中国历史和它的女人们——艳照苦主小周后
(一)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正月,当人们还沉浸在元宵佳节的节日气氛中时,南唐后主李煜却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在家中恨声连天,却又无计可施。他的老婆小周后自元宵佳节当日随各命妇入宫庆贺,不料过了数日,却仍不见归来。
此时的李煜已是亡国之君,生死富贵全掌握在他人之手,就算心中不安,也只能强自按捺,无可奈何。
一直到正月底,小周后才被宫中的乘轿送回府邸,李煜将自己的老婆迎入当中,小周后当即倒在床上,失声痛哭。
李煜不敢多问,只好温柔劝慰好言相劝,却不料一向温柔可人的小周后对自己破口大骂。
李煜不解,但看到小周后伤心欲绝的样子也只好忍气吞声,后来在他的一再追问下,小周后才道出实情。
原来赵光义表面上优待李煜,其实早看上了生得花容月貌的小周后,意欲对其图谋不轨。那日进宫,朝贺太宗及皇后之后,众命妇各自散归。赵光义却假皇后口谕将小周后留在内宫。小周后信以为真,只满心欢喜在内宫候召。谁知当晚却等来急不可耐的赵光义。
赵光义先是逼着小周后侍宴倒酒,而后又强迫她入帐侍寝。小周后哪敢违抗,只好含泪顺从了赵光义。
从元宵佳节进宫,直至正月将尽,一连半个多月,赵光义一直缠着小周后,行则并肩,寝则叠股,那场面简直不忍直视。
在宋朝,不同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强奸别人的老婆可是很荒唐很不要脸的事情,尤其是这个人已对你俯首称臣,这么做简直是龌龊下流。
但赵光义却一不做二不休,干脆龌龊到底,下流到家,他不光当着众人的面凌辱小周后,甚至还厚颜无耻地把宫廷画师召来,将“行幸”小周后的场面进行“写生”绘画,也就是流传后世的著名春宫图《熙陵幸小周后图》。
对于这幅画作,在明代文人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篇》中和姚士麟的《见只编》中均有详细记录。
元代文人冯海粟看到这幅惨不忍睹的“写生”画后,愤然题诗曰:“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
这首诗翻译过来就是:好你个不要脸的赵光义,简直是衣冠禽兽斯文败类,我恨不得一口水喷死你!不过正所谓风水轮流转,昔日你强迫别人的老婆就范与你,后来活该自己的子孙后代也遭人凌辱,报应,真是报应!
后来金兵南下掳走钦、徽二宗是不是报应很难说,但“熙陵幸小周后”这一事件却可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牌的艳照门事件了。
而身为艳照门事件苦主的小周后,这个霉倒得可算是空前绝后。
熙陵幸小周后图(二)
小周后是大周后周蔷(字娥皇)的同胞妹妹周薇(字女英)。她比姐姐小十四岁,李煜与周蔷结婚时,周薇年仅五岁。
随着时光的流逝,十年后,这个当年懵懂无知的小女孩已出落成婀娜多姿的花季少女。
周薇生性活泼,美丽可爱,因亲戚关系,常出入后宫,并深受李煜之母钟太后的喜爱。
长大了的周薇酷似初入宫时的姐姐,只是她比姐姐更年轻,性子也更活泼。
随着接触的增多,李煜对小姨子的态度渐渐产生了变化。在大周后周蔷病逝四年后,周薇便被封为皇后,为了和姐姐区分开,人们便称她为小周后。
而混沌未开的花季少女之所以能到李煜的青睐,不仅是因为倾城的容貌,还因为一次偶然的机遇。
乾德二年(964年),时年二十九岁的大周后突然生病,本来病已经好了一半,病情却又因为幼子的夭折而加剧。李煜和大周后自结为夫妇以来,二人伉俪情深,十分恩爱。大周后久病不愈,李煜十分着急,遂召大周后的家属入宫探视。
于是大周后的父母携带次女周薇入宫问候。大周后留家人在宫中多住数日,本想待自己病愈后再让他们回去,但没想到自己的病情反复,始未见好,而父母又因家事繁冗,不能久留宫中,遂留下刚成年的妹妹在皇宫陪伴姐姐。
这样一来,周薇和李煜见面次数就不由得多了起来。由于大周后长期缠绵病榻,李煜心内郁结无处可诉,心中的希望不由得变成失望,失望渐变成绝望。
此时的小周后已出落成风华正茂的纯情美人,容貌肖似姐姐年轻的时候,时日一长,李煜不禁对面前这个活泼可爱的少女产生了异样的情愫。而成熟儒雅才华横溢的李煜对情窦初开的小周后而言,也已不再是姐夫那么简单。
到了此刻,爱情所需要的天时地利人和已全部集齐,两人想不发生点事情都难呐!
于是故事朝着最俗套也最理所当然的方向发展,多情姐夫恋上纯情小姨子,二人坠入爱河不能自已。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月色朦胧花儿娇艳,趁此良辰美景我要和你秘密相见;
光着脚呀提着鞋,
我的意中人呀等我在画堂南畔;
此刻我依偎在你怀里心肝儿发颤,
幽会不易我要你今晚把我尽情爱怜。
李煜的这首《菩萨蛮》可谓将少女幽会情人的忐忑和甜蜜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创于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的艳情词,描写的正是李煜和小周后在后花园幽会的情景。
可纸总是包不住火的,大周后虽然身体有病,但脑子却没病。丈夫和小妹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偷情她怎会不知?可是知道又能怎样,此时自己已是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只好睁只眼闭只眼,就连牢骚也懒得发了。
乾德二年冬,大周后因病早逝,李煜悲痛不已,又作《昭惠周后诔》、《挽词》等文章以悼念,以至形销骨立、扶杖方能站立。次年正月,大周后葬于懿陵,谥号昭惠。
次年九月,李煜生母钟太后去世,李煜按制守丧三年。
开宝元年(公元968年),李煜服母丧期满,此时皇后之位空缺已有四年之久。但在李煜心中,皇后之位从不曾空缺,大周后周蔷逝世后,在他心中,周薇便是唯一的皇后。同年十一月,李煜按国礼册封周薇为后,人称小周后。
那一年,周薇年仅十八岁。
(三)
和李煜成婚之后,小周后备受恩宠,李煜对这个青春貌美婀娜多姿的小姨子爱护有加。他本就不喜欢政治上的纷纷扰扰,这时索性再也不管朝政大事,日日与小周后流连金陵美景,吟诗作对,闲云野鹤,两个人过着才子佳人神仙眷侣的生活。
小周后喜欢华丽奢侈的东西,李煜就用嵌有金线的红丝罗帐装饰墙壁,玳瑁为钉,绿宝石镶嵌窗格,以红罗朱纱糊在窗上。
小周后喜欢梅花,李煜就在屋外广植梅花,于花间设置数处彩画小木亭,仅容得下他和小周后二人,李煜就和小周后在这亭中赏花对饮。每逢花开,就以隔筒为花器,遍插鲜花,置于梁栋、窗户、墙壁和台阶上,号为“锦洞天”。
小周后痴迷绿色,衣服首饰被衾被褥古玩清供皆为青碧色,并在宫中掀起了一股时尚风。妃嫔宫女受其影响,都争穿碧色衣衫,并自己亲自动手染布。有一位宫女染成一匹绢,置于庭内忘记收取,绢布染上露水颜色却分外鲜明,小周后见了觉得很好看,遂叫宫人广置此色,呼为“天水碧”。
小周后不仅擅长音律,还是制香的专家。她用鹅梨蒸沉香,置于帐中,香气散发出来,沁人肺腑,号为“帐中香”。
除此之外,小周后创作的《击蒙小叶子格》可以说是叶子戏规则的早期记录。叶子戏虽然名称为戏,却并不是真的戏。它只是麻将棋牌的一种,也是现代扑克的原型,现代桥牌等许多牌类的玩法规则都由《击蒙小叶子格》来。因此,小周后也算是“雀圣”鼻祖式的人物了。
就在李煜和小周后沉湎于儿女情长的温柔乡时,北方的宋朝却日益强大。此时的南唐内外交困,风雨飘摇。久被国事折磨的李煜也只有在小周后的柔情和妩媚下才感到自己的生活仍有乐趣可言,但这使他更加无心处理国政,整日与小周后厮守缠绵,过着痛并快乐着的生活。
(四)
开宝七年(公元974年)九月,赵匡胤以李煜拒命不朝为辞,发兵10余万,三路并进,趋攻南唐。次年十一月,金陵城被围,李煜为了南唐的黎民百姓,肉袒而出城请降,以换取江南的平安,赵匡胤接受了李煜的降表,自此,南唐灭亡,李煜成了亡国皇帝。
按照北宋的要求,李煜率领王公后妃、百官僚属经过数月的艰难跋涉,前往北宋都城开封朝觐北宋皇帝赵匡胤。赵匡胤为羞辱李煜,封他为“违命侯”,并封小周后为郑国夫人。
李煜被封为“违命侯”之后,在北宋过着清贫且压抑的生活,北宋统治者虽接受了他的投降,但始终不放心,明里暗里派了许多人监视这个亡国之君。
在这种苦闷的环境下,幸好有小周后作陪,这个昔日娇滴滴的妙龄女郎,以自己的聪慧为李煜灰暗的生活增添了一抹彩色。但身为亡国之君,客居异地,他心中仍然感到无限悲凉,于是他在《相见欢》中这样写道: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在这首词中,诗人愁苦凄婉的形象跃然纸上。
公元976年十一月,宋太祖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于“烛光斧影”中,同年,他的弟弟赵光义即位,改国号“太平兴国”,是为宋太宗。
赵光义即位之后大赦天下,并废除掉李煜的爵位,由“违命侯”改封为“陇西郡公”。表面上看,“陇西郡公”意味着李煜身份的提高,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不同于哥哥赵匡胤,赵光义是个疑心重心眼小的男人,他常常用言语侮辱李煜,使李煜感到十分难堪。但面对赵光义的羞辱李煜只能强颜欢笑,但内心深处却是越来越悲痛。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五)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虽然也十分爱惜小周后的美色,但还算是个正人君子,更何况那时他的身边已有花蕊夫人,所以尽管小周后姿容艳丽却得以保全。
但赵光义不同,他表面上一本正经,城府却极深。对赵光义而言,放弃像小周后这样唾手可得的绝色,简直是愚蠢。
于是太平兴国三年,在赵光义的周密计划下,他的龌龊心思终于如愿以偿——强幸了小周后,并对其百般折辱。
自此以后,赵光义常以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理由,强召小周后入宫,小周后入宫“参拜皇后”之后,就会被赵光义强行留在宫中。为了李煜的安全,小周后只好委曲求全,满足赵光义的任何要求。
而生性本就懦弱的李煜,除了唉声叹气陪自己心爱的女人落泪之外,并无他法。在小周后饱受折磨的同时,李煜的内心也被丧国之痛辱妻之恨所填满。他只好将自己的无限哀思寄托于一首又一首的诗词当中,以抒发思国之情。
从“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的逃避到“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怀恋,从“江北江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的无奈到“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忿恨,这些充满亡国之痛的诗词传遍大江南北,也传到了赵光义的耳中,这个本来疑心就重的太宗对李煜动了杀机。
赵光义深知李煜才华过人,随着那些动人心弦的诗词四处流转,有李煜在世一天,南唐故地的人心就不安稳一天。
公元978年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乞巧节,这天也正好是李煜四十二岁的诞辰。酒过三巡之后,沦落在异国他乡所饱受的又勾起了李煜对故国和往事的思恋。从前金陵城内,歌舞欢饮,群臣祝贺,香樽美酒,肆意欢笑。而今夫妻两人,形单影只,好不伤感。被触动愁肠的李煜悲愤不已,那些痛苦的快乐的回忆和感情一起涌上心头,李煜决定填词一首,终于用这首词道出了自己无限心酸和满腔愁绪,由此也诞生了中国诗词史上最感人、成就也最高的作品之一《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小周后看了这首词不禁感慨万千,便低鬟敛袂,轻启朱唇唱起来,李煜乘着酒兴亲自吹着玉笛相和。二人一吹一唱,虽并无别的乐器,但宛转抑扬的歌笛之声皆是两人心声,音韵凄楚,动人心魄。
李煜和小周后在这边公然怀念故国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赵光义的耳中,情绪激昂的词曲令赵光义勃然大怒,杀机顿起。他立即命令秦王赵廷美借代他前去祝寿之时,用一杯毒酒毒杀了李煜。
李煜饮了这毒酒后,四肢抽搐,不能停止。小周后吓得魂飞魄散,双手抱住了李煜,哭着问他何处难受。李煜口不能言,依小周后的怀里,不到片刻,已是气息全无痛苦而亡了。
这便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七夕惨案”。
赵光义得知李煜已被毒杀,一边惺惺作态大张旗鼓地厚葬,一边荒淫无耻地宣诏小周后进宫。
此时李煜已死,小周后悲愤难禁,再无顾忌,拒不入宫。赵光义又召,小周后干脆自杀,追随李煜而去,一代绝世美人就此香消玉殒。
身为女子,小周后美得令人目眩,令人惊叹,但这美,也为她带来耻辱和杀生之祸。
美人之美,向来引人侧目,可这美是用来怜惜用来呵护的,绝不该成为人们嫉恨她的理由,摧残她的借口。
小周后自杀那一年,年仅26岁,终究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