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原谅也没关系草稿三
CPTSD真正的关系型疗愈可以来自人际关系以外的关系,哺乳类动物是特别好的对象,他们的依恋需求和依恋方式与人类非常相似。
自然,音乐,艺术,阅读都能提供关系型疗愈。
CPTSD是一种依恋障碍
幸存者在同年阶段找不到一个可以与自发只能健康的亲密关系的安全可靠的成人,因此也就无法向他人学到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技巧(原来我们成年后与他人的交往与相处模式于童年有关)
社交焦虑的成因
成长过程中没有可靠的人给予爱,支持和保护,孩子通常会对社交活动感到不安。成年后不愿意向任何人寻求支持,把“靠自己”当作生存策略。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有些人说我太难了。这一方面是他确实挺难,一方面是不会寻求有效社交支持。
在结构化社交情境中,也就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目标名曲热,共同的目标使人们不在关注对话,而聚焦任务的完成情况。
在非结构化的社交情境中,比如派对和朋友小聚,则可能出发社交焦虑。因为大量的童年虐待经历会给幸存者的大脑植入一种“他人即危险”的强大“程序”他心里盘算着如何以最快的速度以不引人注意的方式逃离社交场合。
真正有效的关系型疗愈核心是“治愈束缚你的羞耻感”。在那种毒性羞耻感束缚下,只要无法做出完美的伪装,就会选择躲起来。疗愈型关系帮助摆脱毒性羞耻感的束缚,强化自我同情,因为缺乏自我同情是最糟糕的发展停滞。而恢复自我同情能力是一切有效疗愈的关键。
寻找足够好的关系型帮助
CPTSD幸存者,也就是创伤性家庭心理障碍患者得到充分治愈的状态叫赢得的安全型依恋。当幸存者在治疗关系之外还建立起了赢得的安全型依恋关系,就标志着治疗的的成功结束。
如何获得这种赢得的安全型依恋关系。
第一,切断与父母的联系
父母仅仅通过每周一次电话就能实施这种控制。来访者自我抚育能力的提升,往往和大幅减少或完全断绝与父母的关系有关。
再抚育
再抚育是关系型疗愈的关键
受创伤的孩子有许多发展需求没得到满足,尤其是两个基本需求爱和保护,而再抚育的主要目标就是满足这些需求。
内在抚育—当自己的父母
做自己的母亲,获得足够多的母爱,建立自我同情。做自己的父亲,获得重组的父爱,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自我同情和自我保护协同共生,如果无法获得这两种原始的生存本能,那么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的非常可怕。
自我母育与“无条件的爱”
自我母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在内心建立一种“我们可爱且值得被爱”的深刻感受。自我母育要在精神,情绪和身体等所有层面接受和爱自己的内在小孩。
自我母育的基本原则:获得无条件的爱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权利。而孩子只有在出生后的前两年左右享有无条件的爱,这种损失永远无法完全弥补。
所以,心里健康的基础是在两岁以前享有不容置疑的无条件的爱,弗洛伊德将其描述为“婴儿陛下”。CPTSD正是因为缺乏无条件的爱而引起的综合征。
两岁以后,孩子必须学习理解人类的爱是有条件的,有条件的爱始于这一时期。
“无条件的爱”的界限
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渴望得到无条件的爱,但作为成年人,我们无法指望他们来弥补我们违背满足的童年需求。幸存者往往不切实际西渴望,从朋友和伴侣哪里获得永久的无条件的爱,但我们最终不得不接受成人之爱的限制。
养育你的内在小孩---纠正内在批判者
自我母育:让我们再来谈一谈自我母育。做自己的母亲,致力于增强自我同情和无条件的自我关注。
想想自己在心中开辟一片安全区域,在那里内在小孩和但该永远被接纳,这里是一个受到温暖而强大成人保护的滋养之地。
用疗愈性话语对内在批判者的负面想法进行纠正。
自我父育与“时光机营救行动”
自我母育主要聚焦于疗愈忽视所造成的伤害,而自我父育则着重疗愈无力保护自己免受虐待而造成的创伤。(自我同情自我保护)
自我父育旨在建立自信,并培养为自己说话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包括学习如何有效地对抗外部或内部的虐待,并维护自己的权利。
自我父育练习方式“时光机营救行动”。想象自己回到童年通过各种手段子之父母对自己的虐待。这样的想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逃离恐惧和羞耻感的出口。
外在方面:代表团的再抚育---来自他人
最好的再抚育是一种平衡的动态活动,讲究平衡他人再抚育和自我再抚育的相互促进。
他人包括治疗师,慈爱的老师,和善的评优或其他支持性团体,还有阅读。
从他人处获得母亲式和父亲式的支持是一种众生的需求,不仅仅限于童年。我体验过的多层次他人再抚育,我将其成为代表团的再抚育。
核心圈子:五个人。妻子、治疗师、运动伙伴、社会团体两位成员。
第二圈:过去非常亲密,现在不能经常见面的人。祖母,以前的三位疗愈师,服役时结识的伙伴,高中同学大学老友。
第三圈:护理师,偶尔见面的身体疗愈师,同事。
第四圈:一起运动的朋友,儿子朋友的父母,社区邻居。
四五圈:偶尔出现的陌生人。
自我关系和他人关系之道
实现深层次的康复,以及成为健康人,通常需要结合自我疗愈和关系型疗愈,走我疗愈能减少因模仿父母的行为而产生的自我遗弃,关系型疗愈有助于愈合家庭遗弃造成的初始创伤。
进阶阶段,自我疗愈和关系型疗愈融合成为“道”。道时相反且互补的力量的调和。
“关系型疗愈之道”需要平衡健康的独立和对他人的以来之间的关系。我们越能做到自我支持,就越能得到他们支持;反过来,我们得到他人的支持越多,就越能支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