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紧手中的“锤子”
这几天接连看到几篇关于“锤子理论”的文章,还有与之相关的一幅漫画。
“锤子理论”是马斯洛提出的。通俗的理解是,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工具,给他一个锤子,那么他遇到任何问题都会当成钉子,总想去锤两下。也指有些人学会了一个新的方法,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觉得这个方法实在是太好用,他就总会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过度依赖这种方式,以至于忽略了不同问题间的差异,以及不同问题的最好解决方式。看起来就像是他只有锤子这个工具,是一种路径依赖,又是一种惯性,通常带有一种贬义和讽刺的意味在里边。
作家马克.吐温也说过:“对手中有锤子的人来说,所有的东西看起来都像钉子。”
也确实,人们遇到问题时,往往都是利用自己熟悉的东西,比如固有的思维方式、角度和行事方法等去看待和解决,按照自己的固有路径去处理,即使遇有新情况也很少灵活变通,毕竟经验用起来省力省时,而要找寻新路径、去创新很烧脑。
有时,我们遇到的情况不属于自己的认知范围。如果自己只具备单一领域的知识,加上思维又固化,就很容易看到“任何问题”,都用“这个领域”的知识来应对,拿着自己的“锤子”去敲任何问题的“钉子”,即使这个问题并不适合用该领域的知识处理,用手里锤子敲着不合适——以至于造成事倍功半,达不到期待的成果,只会让人贻笑大方。
所以,这种对“锤子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道理,是对一些固执己见、不懂变通、自大或自卑的人而言。但是从另一方面看,锤子的存在也有其合理的一面,角度转换,情况与结论便有变化。
比如,前段时间读过几本书、看过多篇文章都强调,很多人生问题只要关注内在、安住当下便可解,只要把握这个锤子,各种对过去的焦虑、对未来的担忧,一切的烦恼、痛苦等负面情绪都可当成钉子被敲掉,在平和与宁静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幸福也就不言而喻、不期而至。这个“锤子”自己亲身实践,确实管用。
再如,在学习过程中,要真正掌握知识,使之内化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必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手中就要掌握“连接”这个方法,用此锤不停地敲打现实中的某些钉子,看这些钉子在所学理论这堵墙上订得更加牢固,让知更好地指导行。
再如,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一直推崇跨界思维,并将跨界思维誉为“锤子”,将创新研究比作“钉子”,用跨界思维去创新研究,这个锤子起到了大作用。
在《认知觉醒》一书中,作者认为,人的思维就好比是一把锤子,它不但能钉钉子,还能复制出另一把锤子来反思自己、捶打自己。只要方法正确,时常修订,那么这把锤子就会进化成更高级的工具。
因此,锤子无罪,关键是如何看待它、用在哪里、怎么用。不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不同概念,都是人们定义的,不同的思维与视角,不同的高度和广度,认识自然也不一样,可以是反面理解,也可以去正面对待,如果认知陷入“锤子理论”也就把自己禁锢了。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大部分是在特定的时期和阶段得到认可,理论也需要与时俱进。学习知识要有一颗好奇心和怀疑的勇气,有自己的想法,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虽然自己的认识可能比较片面,但只要去思考了,大脑就得到了锻炼,也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以上是自己的一些浅见,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建议,我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