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内耗:刻意合群
不知什么时候,在这个社会,合群成为一种社交正确。 我们按捺住心中的抗拒,钻入各种圈子里,硬着头皮参加无意义的酒局,使劲琢磨别人的想法。 最终呢,因为刻意地去合群,让自己在人群的喧哗中压抑着、消耗着。
畅销书《害羞与社交焦虑症》里说,世界上40%—60%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 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担心别人的指指点点,许多人在成长中逼迫自己去强融圈子,试图换来内心的安全感。 可惜的这样的合群,不仅是无效社交,还让自己的能量源源不断地流失。
拼命想去融入别人的圈子里,只会消耗掉心力,浪费掉时间。 当一个人陷入社交内耗中那一刻,其实他就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力。
摆脱了这种社交内耗。 第一话是叔本华说的: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当你完美融合到群体中,自己也就消失了。 学会不往人群里走,不迎合、不盲从,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社会学家阿里扎说: 一个人扎进人堆里,就好比水融入大海,你的个性与特质就会被迅速稀释。 介意别人怎么想,模仿别人怎么做,我们就会成为泯然大众的一员。在刻意合群中,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往往会变得荒芜与贫瘠。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越是卓越非凡的人,越会选择独来独往。
余秀华在《无端欢喜》中写道: 我从来不指望吸引别人,我觉得这样很浅薄,我得吸引我自己,让我对自己有了热爱,才能完成以后一个个孤单而漫长的日子。这是治愈我社交内耗的第二句话。独处亦是清欢事,未必旁人尽相知。灵魂丰盈的人,不需赶赴一场又一场热闹,不需再从人群里汲取满足感,在自己的世界里就足以把自己安顿好。
离人群越远,离自己越近。独处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灵魂抽根发芽、精神愈发丰满的过程。不合群的人,不意味着孤僻无趣,只是他们能享受一个人清欢。
周国平曾谈到人在独处时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一心想融入人群里。二是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用读书等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大部分人都处于第一种状态,总想在人群里寻求存在感。活得通透的人,无暇顾及他人,专注在岁月中练就自足的内心,修养饱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