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鸿蒙之初
今天呢,我们以神话的传说作为开始。
为什么我们要先讲一下中国早期的一些神话传说,因为神话往往是一个民族早期生活的状态的记录,所以我们从神话里边可以解读出来,一个民族精神的源头和文化的源头,进而从这个源头的思考中间,我们可以抽离出来这个民族未来发展的整个轨迹和脉络。
所以呢,我们在讲述中国经典的时候,应该首先从神话开始,当然我们的神话特别多,我们只折取三两个。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神农氏尝百草,很多材料里面都对这个故事有记载。
神农氏,他是以农业的播种、耕种、收获作为他主要的生活方式的一个部落,生活的年代基本可以断定的,他是尧舜禹之前的,至少是和炎黄同时代或者之前的年代。
首先,看一个“农”字,我们都很清楚地看到,就是我们中国文明和整个地中海,包括古希腊的这些文明有明确的区别,大家知道在地中海沿岸不论是迦太基,不论是古希腊,他们当时很多都是工商和航海的文明。为什么我们有个“农”字,因为我们中国的文明,他出生地主要是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这个地方土地肥沃,灌溉的条件比较好,非常适于农业的种植。
农业的种植啊,它有几个特点,它需要定居,它不用像游牧部落,也不像商业文明,到处在奔波流离的时候,去寻求生活的依托,这是一个特点。
第二个呢,农业对整个自然界整个环境的依赖或者关联特别强。你比如说在南方种水稻,如果说在立秋之前种的,那你这个水稻还能收一场,如果在立秋以后种的,这个水稻的收成就大大受影响。你比如我们黄河中下游种葱,在秋分之前种,它就会长出很多“菠萝”,就是开花;如果你在这一天或者这一天之后种的话,它都能够比较正常地生长。
朋友们,农业的生产,他和整个大自然界的变化关联性最强。如果说你过了这个季节去播种的话,可能是颗粒无收,所以我们中国文化或者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他对天时、对季节的领会是极其深刻的。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的出现是非常自然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理解,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农业文明,为什么在几千年人类的历史里面,我们能够遥遥领先?人类早期的这些文明,人类的生存之本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农业。
谁如果把人类的生存之本抓到手,而且在生存之本上做出成就、取得成绩,就容易在人类文明中间能够取得遥遥领先的位置。
农业文明呢,它是一个定居的生活方式,它容易造成文明的累积。文明的累积就意味着这一代人达到的文明程度,下一代人可以在这个文明程度上不断地去提高。所以中国文明在先民的基础上,一代一代的探索,一代代的累积。由于农业生产和整个自然界的关联性最强,就使得我们中华民族早期对自然界的体会,对宇宙的体会,包括对人生命的领会,应该说是相当相当深刻的。
在后来的工业文明,包括今天的信息时代到来的时候,有一些人就曾经提出批评意见,就认为农业文明是不是已经过时了?甚至说,在农业文明下产生的中国文化是不是也已经过时了?实际上人类的这种生存方式依靠农业,不仅是三四千年以前,包括现在乃至未来,无论生活方式发生多大的变化,我们对农业永远是有深深的依赖。也就是说早期人类的文明可能是单一的农业文明,后来有了工业文明、有了信息时代,人类的文明的内涵在不断地扩展,但是对农业的那种依赖,农业对人类的重要的影响,永远都不会过时。所以呢,重视农业,这应该是人类文明永远的主题。
再就是我们在农业文明期间,我们体会的好多的道理,尤其是人和大自然关系的这种领会,往往反映了人类文明永恒的东西。你比如说作为大自然和宇宙中的一部分,我们人类生活的方式永远要和自然宇宙要协调一致,这叫“道法自然”,这种深刻的体会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中间永远有他的价值。相反的,到了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以后,由于社会急剧的变化,人类对自然界的体会,对整个宇宙的体会,对人类生命自身的体会,包括对人和大自然的关联的体会,往往还不如一个相对安静的农业文明时代的人们体会得深刻。
所以呢,中国的早期农业文明在那样一个生活状态下,他的很多对宇宙的探索和思考,对人类生命自身的探索和思考,包括对人和自然界关系的探索和思考,永远有他的价值。我们中国的文明形态是个农业文明做为我们起点的,我们对“农”做一个解释。
在当时那个生活的时代,由于火还没有普及,人类的生活方式,由于吃得很多是生食,极容易得疾病,那么面对经常得疾病的这种状态,神农氏他就提出了一些应对的办法。那第一个就是种五谷,农业的产品,它对人的健康应该是帮助很大。
第二个得了病以后怎么办呢,由于中国当时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农业的生活方式,就养成了我们中国的先民非常善于从生活中间看一看哪种植物对解决人类疾病有价值。这是我们中国的先民在长期生存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生活经验,比如说大黄,吃了以后呢可能就会拉肚子,这种生活经验,他就使得中国的先民,对这样一个植物有一种认识,当一个人吃得特别饱、特别撑的时候,在肚子里面有大量的积存,你吃这个植物的话,它迅速地给你泄下去。
你再比如说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难免会被蛇咬伤,有些是毒蛇,有些蛇自己也受伤,它也会用某一种植物给自己治疗伤,包括一些小动物被蛇咬了,它是怎么样用植物给自己治疗的,这在自然界中都是会发现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他就会得出哪一种草药对人的这种受伤是有治疗作用的,哪一种对蛇的咬伤是有治疗作用的,如此等等,应该说是一个农业的文明,他长期在和自然界的各种植物打交道的时候,很自然地去对植物的各种性能或者功能进行观察和总结。
那么神农氏尝百草呢,实际就讲的这么一个故事,就是当他发现部落里的很多民众得了疾病以后,他就开始去找到哪一种植物对治疗哪种疾病有作用进行探索和总结。在神农氏尝百草的过程中呢,据说,一天都几十次中毒,但是呢,他无怨无悔。据说有一次他吃到了一种草以后,他的肠子烂掉了,这个草叫断肠草。后来呢,神农氏这么一个部落的领袖,为了医治老百姓的身体,为了解决老百姓的病痛,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应该说这是一个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尊重的领导人。
那么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本身,它作为我们中华文化的基因和源头,它折射出来的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却特别值得我们进行总结。首先,我们要看农业文明。它是一个不怎么用迁徙,它有利于文明的积累发展和壮大,它不像游牧民族在到处奔袭的过程中,它的文明形态很难积累。所以你会发现,我们中华民族早期的农业文明应该说大多时间都走在其他文明的前面,是一个比较遥遥领先的文化形态。
然后农业文明由于它对大自然的依赖性很强,中国人对自身的生命的领悟,对人和大自然的关系的领悟往往极其深刻,甚至比我们工业革命时代的急功近利、追求效益、追求产值的那样一个环境里边的体会要深刻得多。所以呢,我们要注意,说中华文明做为一个农业文明,早期的好多文化丧失了它的合理性了,就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然后呢,就是我们中草药,通过神农氏尝百草我们会发现,它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农业文明,非常善于从身边生活的各种植物里边去找到解决身体疾病的办法,所以呢,我们有中草药的这样一个学科,后来以至于产生《黄帝内经》,这都是很自然而然的。
那么在这个故事中间的,尤其需要我们去吸取和总结的就是神农氏尝百草背后所体现的中国价值观。那么我们中国的价值观放在整个人类的文明事业里面,我们的价值观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通过这个故事,要进行分析。当老百姓有了病痛之后,神农氏为了解决民众的疾病和痛苦,甚至一天有几十次的中毒,更甚的是,最后他就死在了为解决老百姓病痛的过程中。那么神农氏为了民众的疾苦、为了老百姓的福祉,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出来的这种行为,它体现的是中国的什么价值观呢?这就是很典型的将“小我”融入到“大我”中去的奉献精神。所以我们中华民族从整个神话的开始,我们所歌颂的人、所赞扬的人、所钦佩的人,就是将“小我”的生命融入到“大我”的福祉中去,这就是中国所赞扬的价值观。
我们有生活经验的人就会发现,比如说露水,无论它多么晶莹剔透。当太阳出来的时候很快,这滴水就干了。那么这一滴水,我们怎么样才能让它不干呢,有人就问佛陀了,佛陀的回答非常清楚,就是将这一滴水融入大海。当这一滴水融入大海以后,这一滴水和大海是一体的,大海就是这滴水,这一滴水就是大海,这滴水永远都不会干涸,那么这实际上就反映了一个中国的价值观,“小我”就是这一滴水,“大我”就是大海,“大我”就是民众,就是所有的生命。当我们把“小我”的这一滴水融入到民众的大海中去的时候,这一滴水实际上就获得了永恒。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全国学习的一个榜样雷锋,雷锋有一句话,他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生命就好比一滴水也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可以理解为为人民去服务就像大海一样,雷锋说“我要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就是雷锋的这一滴水就融入了人民的大海中间,雷锋永远的被人民所缅怀,被我们所纪念,成为我们很多人学习的榜样,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雷锋的这种行为高尚伟大,他体现了我们中国的价值和精神。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由于西方文明传到中国来以后呢,实际上对中国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家如果是读彼特拉克,包括《人权宣言》、《权利法案》等等,我们很清晰的都能看到从文艺复兴以来,整个西方文化,它在核心的价值观念是强调个体、强调小我的所谓的自由,这是西方文化在价值观方面的一个明显的体现,那么在这里边呢就产生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中国的价值和西方所倡导的对个体的尊重、对小我的尊重,两个价值之间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看。
从我们现实生活的体验来看呢,很多年轻人听到了注重小我、注重个体的价值,他会有好感,而且觉得特别具有合理性或者正当性、合法性,有的时候对那种强调小我去到大我中去奉献,可能觉得很高尚、很崇高,但是他会觉得有疏远感、有距离感,这是当前我们应该正视一个现实。
但实际上我们客观冷静的去分析的话,人类社会大多数的灾难、苦难、冲突、战争和血腥,其背后的根源是什么?从个体的角度,为什么很多人人际关系也有冲突,内心里边有很多的纠结和挣扎?为什么很多人活得那么痛苦,那么多烦恼?为什么他的生命中间有那么多外在的张力或者冲突摆在面前,而不得释怀?如果一个人过于注重小我,过于注重自我的价值,实际上在生活中间,工作中间,他必然会带来各种的冲突。
比如说我们提拔一个岗位,如果说一个“小我”的人,就觉得自己志在必得,而没有考虑过同事,只是想我志在必得,最终的结果是和同事的关系剑拔弩张,自己在这个小团队里边生活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你再比如说有的大学生为什么宿舍的关系处理不好,有的同学只关注自己的悲欢离合,只关注自己的小确幸、小幸福,甚至连打扫卫生,只打扫自己床下的卫生,这就是小我的极端的膨胀或者自我为中心带来的必然结果,实际上我们生活中间个体的好多痛苦、烦恼、纠结、冲突和张力,都和这个小我的过度膨胀有关。
如果我们放置在整个人类社会中间,近代以来大家知道两次世界大战。那么两次世界大战有各种原因,如果从价值观的角度,实际上就是某些国家和民族自我的利益至上,对整个国际的规则,对整个人类的利益和其他民族利益的不尊重和不关注,带来的必然的恶果。你包括近代以来,整个人和自然的关系应该是高度紧张,为什么是这样?就是人类在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向自然界开战,大量地去征服自然,攫取自然,它势必带来人和自然界关系的冲突。
所以呢,我们今天客观的冷静去总结,近代以来无论从个体层面那么多的冲突、纠结、痛苦,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什么那么多的战争和冲突,自然界为什么遭遇那么大的破坏,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清楚的结论,就是在价值观层面,人类的自我中心、个体的、小我的过度膨胀,势必会带来我们刚才讲的各种冲突;反过来讲,如果我们不这么做,那么我们每一个人不仅有小我的价值尺度,而且还有大我的立场,也就是说,我们从个体的角度来讲,我们不仅重视自己,而且还要重视别人,还要关注自己的集体,关注自己的国家,甚至要在整个人类命运的角度去思考,我相信一个人最容易和自然界和解,和他者和解,和社会和解,和单位和解,和自己的同事和解。这个时候,生活最容易心情舒畅,最容易在和谐的大家互相理解、互相支撑的氛围里面得到你所要的幸福。
从国家的角度,如果一个国家提出以自己优先,就像美国的口号,现在美国提出“美国优先”,你对整个国际规则是不尊重的,你对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也不尊重的,只强调本国优先,这势必会带来整个人类利益的冲突,甚至对整个人类共同发展的伤害。现在应该说美国掀起的整个贸易战,实际上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起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影响。相反,我们中国文化几千年以来,一直倡导的是“小我”和“大我”的和谐统一,甚至要强调“小我”要融入到“大我”的这个大海中去,所以你看我们中华民族现在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提出“互利共赢”,我们主张“共商、共建、共享”,主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我们所有这些政策,你看起来是当下的国策,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中国的价值观一脉相承在当代的必然展现。
所以呢,我们就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西方过于强调自我、重视自我的那种价值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认同或者说是喜欢,这是现实。但是如果我们非常冷静地去看社会中间的很多冲突、很多张力,很多很多人类近代以来发生的苦难,我们就会发现对我们个体对整个人类社会都好的那种价值,应该是重视“小我”,同时一定要重视“大我”,而且我们个人和“大我”之间应该是融为一体的,个体应该和“大我”在整个和谐统一的状态下,人类社会才有好的未来。一个人只有融入的“大我”之中,融入到整个人类的命运之中,融入到整个国家的命运之中,融入的各个集体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也更容易有幸福感。
那么我们分析到这里以后呢,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去理解中国的文化史,理解中国当前的一些政策,也更好地去理解西方社会提出的一些理念,因为我们放在整个价值观的立场,任何一个所谓的口号,任何一个重大的国策、宣誓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其背后都有厚重的价值观依据,那么我们看中国的历史几千年以来,我们就能理解了所有镌刻在中华民族文化丰碑上的那些人,无论是孟子讲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论是诸葛亮讲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论是杜甫写诗里面讲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还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包括孙中山讲的“天下为公”;毛主席说的要为“天下兴亡为己任”;周恩来讲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等,在中国历史上所有镌刻在丰碑上被我们缅怀的人,都是那种“小我”和“大我”融为一体的人,在为整个大我,为民族、国家奋斗中做出牺牲和奉献的人,应该说是永垂不朽。这是我们从神农氏尝百草的精神里面,提炼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那么在当下,我们既关注自己,也应该关注到他国的正当利益,也关注着整个人类的命运,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世界才有大同,小我才有幸福和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