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集•作业本

有一种偏执

2023-06-27  本文已影响0人  A醉艺楼字画收购

读了徐则臣小说《露天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文章中对农村的描写:农村的过去和现状,人们的意识习惯等等。反而对引起祸端的秦山原并不是很在意,他只是历史时空中出现的一个过客,如果不是他,可能也会是别人。诺大的沃土在那里摆着,原始、矇昧、饱满,带着对新事物的追求,眼巴巴地望着,盼着。要说秦山原的过错,就是利用自己独特身份,带着文艺的梦幻色彩,路过沃土肆意妄为而已。

但能够让他肆意妄为的深层原因呢?就是知情者的讳疾忌医、秘而不宣。

正如15年后,秦山原无意路过扎山,仍然得到了隆重欢迎一样,老人念叨他,小孩听老人念叨莫名羡慕露天电影的时光。

难道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没有人知道并传播出秦山原曾经做下的丑事和伤害吗?文中没有提及,也许有,也许没有,以我个人的感觉是没怎么有。

正如文中的孙伯让,他学会了放电影,自己在家里布置了整套的放映设施,可村里人鲜少人知。可以想象,在这15年的时光里,他曾多少次一个人拉上幔帏,舔着他不愿让其愈合的伤口,默默地重现露天电影的感觉给自己看。

这是一个偏执的人物,偏执到让人心痛。读完文我会想,经历秦山原的唐突造访,村民们第二天就会和没事人一样了,继续柴米油盐的日子;秦山原,估计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期,才能从噩梦般经历中复原,但以他的品性,可以想见,这中复原是迟早的事,且不需要太长时间。

可孙伯让就不同了,本来抱着偏执的信念和隐忍的痛苦生活了十几年,一直一个人,从他的经历等能看出,他如果放弃执念重新生活,完全是有能力生活得很好的一个人,可他抱着无法与人言的羞耻心,自伤自怜。在这个过程中,他即没有选择主动去寻找秦山原,也没有选择放下自己,最终,成为一个让人同情的悲情人物。

他的设定,让我想到《天龙八部》中的马夫人,同样的偏执,不同点在于马夫人更加心狠手辣一些。但报仇以后又怎么样呢?这是我想关注的问题!

孙伯让,十几年的痛苦和等待,终于有了一个结果,然后呢?年华已老去,青春已不在,他能面对复仇以后寂寥的自己吗?

虽然文章写的是孙伯让的命运,其实又何尝不是无数底层农村人的缩影呢?对事物认识的狭窄及整个大环境的状态,让他们选择自我蒙羞,自我偏执。这也许就是时代强加给他们的宿命吧。

写到最后,我还是忍不住想说教育了,农村,教育的提高和普及,我觉得势在必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