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三月』卷: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隨筆)
在近十一月的季节里,去感受春天的美好是不是会别有一番风味。
今晚,王安国的这首《清平乐·春晚》就在手上。初冬,一壶小酒。在西伯利亚寒流已经到来,寒风凛冽的冬夜里品味着这首小词,“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感触立马从心底里涌出。只是这种在冬天里遥望春天的眼神充满了酒意和期待。
提及王安国,知道他的读者我想不会很多;但是说起王安石,那可是家喻户晓。王安国,王安石的弟弟。北宋著名诗人,生于1028年,卒于1074年,字平甫。北宋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而对于王家,可谓是书香门第,后人将其两个弟弟王安国、王安礼及其子王雱称为“临川三王”。而其中大弟王安国文思敏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谓其“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可见其文采之深厚。想来读他的作品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尤其是在冬天里去读这首关于春天的词。
新疆的四季总是这样的分明,一场秋一场寒,冬就这样料峭着来了。每当这个时候总喜欢斟满小酒杯,只是在这寒冷的季节,几杯小酒可以温暖整个身体,顺带着让自己的思维天马行空。就像这个夜晚,去遥望春天,轻嗅着淡淡的春天的气息……
这一刻,甚是美好。一个人静静地于世界的一隅,静静地读着:
清平乐·春晚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暮春的某天清晨,走在南园里,看着满地的落花残红,一片狼藉,犹如一幅宫廷里的锦缎被污染。望着这场景,想来即使莺歌燕舞,也无法将春天的胜景留下。一场风雨就已经将春景凌乱。听,远处歌女的琵琶声声;思,春之曲也将去也。放眼望去,那春风里四处飘飞的杨花,自由自在的终究会到达自己的归宿。
也许正是这样的季节,才更觉得春天的温暖和缤纷。在中国人心里,春天不仅仅是个季节了,更多的是赋予了一种希望和生机勃勃的人文气息。对于中国人而言,春天又是一年之始,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中国人对春天总是钟情厚爱。
因此,从古至今咏春的诗词举不胜数。而对于春天的留恋始终伴随着这一首作品。
自然界的春天总是很短,而新疆的春天更是转瞬即逝。春天是在一场场风沙的簇拥下呼啸而来,当风停沙落之时,春天又如少女般款款,风沙落尽,尽显妖娆。待想用心体验而甫一露面却又戛然而去,悲喜瞬间转换,让人不住扼腕和叹息!而王安国笔下的这一次风雨后的绿肥红瘦,已经留春不住,春天已逝矣!
每次读到自己心仪的词作,总会一遍遍地诵读。总想去体会作者那一刻的心思。但最终又总是觉得缺点什么。也许还没达到这些文人所应有的人文精神的核心吧。
南园的鲜花一夜之间香消玉殒,面对眼前触目惊心之晚春残景,有谁不感慨丛生呢!生命的短暂和残酷也让作者“惜春”的感触一目了然。这首《清平乐·春晚》中作者描写“惜春”之情的形象生动、传神就已将文字表象上的体味转至意象之后作者那份细腻、孤傲精神的表达。因此可以说作者的思想是以微知著,从简单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到由此及彼达到了对于人生感悟的升华。我想这是这首词作的本意。即使有“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的小情和“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的大志但对于人生的感触却是那么的简单和朴素。
其实,每个人对春的留恋其核心思想就是对生命的珍惜。白驹过隙,沧海桑田,多少词句在表达着一个意思那就是美好的事情总是那么快得逝去。或许,在王安国的词作里想要表达的另一层意思就是逝去才是永恒的。
永恒,每次想到这个词,就不由自主的想到时光,想到这个有点飘渺的时间概念。而对于时光,我所喜欢的就是在它的某一片段,某一时刻就这样静静地独坐,慢慢地品着小酒。
读着,品着,想着这个寒意冷冷的冬夜,我虚无地在想蝴蝶翩跹,杨柳依依,姹紫嫣红的春天,是不是也在“惜春”,还好雪莱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又会安慰我许久,让我温暖许多……
字数:(1694)原创
2019.10.21 23:30寫於新疆.庫爾勒.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