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有门创意思维与灵感

也聊Me too | 每一个创意, 都在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2018-07-31  本文已影响4人  Wesight换个视角看未来

#Me too#的标签已经在微博“被消失”,你是否还在关注这件事?

最近,从一位女生说出遭遇知名公益人雷闯性侵的经历开始,学术圈、媒体圈不断有受害人站出来,揭露曾经对自己进行性侵与性骚扰的“大佬”。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有公众号谈及这个话题,竟然不到一天就收到了1700多条关于性侵的遭遇。

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这个令人发指的现实,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支持这场中国的“Me too”。当然,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包括带来二次伤害的“荡妇羞辱”,以及“大鸣大放”的标签。

这一期话题,我们也想和你聊聊米兔,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

如何用创意的方式支持Me too?

#Dribbble 作者 Liza Otchenashenko

前两天和一个朋友谈到“性骚扰”,对方表示,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女生不注意,穿着暴露,举止不当。她给那位朋友发了一个链接,对方看完沉默很久,然后回复:是我没有足够的了解。

这个链接里,正是一个呼吁人们重新审视“性侵”和“荡妇羞辱”的创意:

美国堪萨斯大学和比利时圣约翰社区中心举办了一场名为“What were you wearing?(你当时穿什么)”的特殊展览。展出的内容是18位女孩不幸遭遇性侵时候身穿的衣物。

在性侵新闻传出之后,经常出现一些糟糕的评论:“穿的少活该被强X”、“作风不正才会吸引犯罪”……他们颠倒黑白,不惮用最坏的恶意打量受害者,就好像性征与衣着应该为事件承担责任。

这次展览,就是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这件事情和当天穿什么根本没有关系。牛仔裤、工装、甚至是6岁孩子的连衣裙……最应该跌入地狱接受惩罚的,其实一直都是恶者之心。

正是这样一个创意,以展览的方式,把局外人带到了现场,让那位朋友真真切切地理解:性侵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

也正是这位同事朋友的改变,让我们打消了第一点顾虑:创意是一种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的表达方式,能让人们更加直接和深刻地看到问题,产生同理心。

用创意的方法,唤起人们对一个社会议题的关注,这样的例子并不少。

比如2016年初,艾玛·沃森与公益组织“地铁上的书本”合作,悄悄在伦敦地铁各处藏了100本《妈妈和我和妈妈》,她还亲自手写便条,夹在每本书中,邀请发现那些书的有缘人一起讨论阅读心得。

这并不只是在倡导阅读,而是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关注性别平等的议题。

这样的创意,同样在国内发生着。

比如2017年,女权倡议者张累累就发起反性骚扰“人肉广告牌”活动。

活动送出100块广告牌,参与者将闪亮的广告牌带在身上,走过人群、穿过地铁,甚至逛街吃饭买衣服都带着,就是要告诉迎面走来的人重视这个被回避多次的问题。

除此之外,参与者还需与城市地标合影,上传到微博进行打卡。为了让更多人意识到性别友好环境的重要性,争取反公交系统性骚扰的广告牌,组织方还设立了一块地图,每当一个城市中有人举起了这块人肉广告牌,地图上就会出现醒目标记。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无论名人还是普通人,都有机会借助创意的力量,让更多人听到女性维护权益的声音,让更多关注与思考这个议题——当然,也包括你我。

说到这里,好像还没有说我们为什么打消了第二个顾虑:创意提出之后,如果没有办法落地,还有什么价值?

针对这点,我们会和一些关注女性权益的公益组织取得了初步联系,也许有机会来把一些创意实现,让创意发挥力量。

即使最终这些idea更多停留在探讨阶段,我们同样认为是有意义的——这是一种态度,我们在用创意,为自己想要的那个世界投票。

参与话题

围绕如何用创意的方式支持Me too/让更多人关注性骚扰问题

你可以有各种角度的创意:

也许是一场线上行动

也许是一场线下快闪

也许是性别视角互换

也许是He for she

也许理性温和

也许更有冲击力

...

评论区分享你的idea,

我们会在下周日前选出3位朋友,

送出特别的T恤。

最后,引用Emma在2016年联合国女权主义演讲提的两个问题,也许可以激发你思考今天的话题:

“如果不是我,那又是谁?”

“If not me, who?”

“如果不是现在,那又是什么时候?”

“If not now, when?”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