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的转化

2022-07-11  本文已影响0人  董余兰

当老师的总会遇到不开窍的学生,别的学生一点就会,他就是手把手教也不会。别的同学一讲就明白,他总是想很久也不知道什么意思。遇到这样的学生,老师也总是想方设法帮助他,让他进步,以免拖班级的“后腿”。

可以说“学困生”的转化对老师来说,一直是一项难题。大部分老师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往往都是靠“补”。课堂上没听懂,课下再单独给他讲;练习题一遍不会,做两遍;别的孩子学一遍教材,让他学两遍等。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我觉得,可能是我们转化思路错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彼嘉,找出儿童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苏霍姆林斯基深信,儿童学习困难,功课不及格,落后于别人,其原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彼嘉就是这种情况。遇到这样的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利用“思维课”对儿童进行智慧训练。彼嘉在老师的引导下,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去学习,最后学习慢慢就跟上了。儿童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看出不懂事物的能力、寻求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答案的能力,以及不断增强的认识的欲望,这些远不儿童掌握知识更重要。培养智慧,发展大脑,教他去贯彻世界,发展儿童的智力,是教师永远都不能忘记的。

第二个例子,巴甫里克,一个“差生”思维的“觉醒”。巴甫里克最初被老师鉴定为“思维迟钝的儿童”,他在学习上总比别的孩子慢一步,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老师急得给他补课。在一次参观生物实验室的时候,巴甫里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后来,他在生物课上展示出他过人的天赋,他嫁接苹果树的成活率超过很多人,因此,他的思维开始觉醒,他在植物栽培方面的劳动成为真正的创造。后来,他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农艺师。

由此可见,每个学困生都有他独特的思维特征,只要用合适的方法,开发出他的思维,点燃他的兴趣,他就会在另一个领域里有所发展。

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我们没有必要用一个模子把学生教成一个样子,而是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特点,因材施教,挖掘他的潜能,让他们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人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