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读书

读刘瑜《厨房政治》

2017-06-07  本文已影响80人  望舟

这篇文章说的是关于实施的"制度",

但请允许本人来一次"偏激"的陈述。

法不责众,责众者必为苛政,而非从众。

用完了厨房要收拾,这是定下来的规定。然后讨论如何执行,是靠自觉,还是执行成本补贴?

读刘瑜《厨房政治》

首先第一个问题:

作者对"收拾厨房"的要求合理吗? 当然,我亦排斥脏乱的厨房,纷飞的菜叶,满是油污的灶台,要是遇见此景,想必也会撸起袖子好好地把条件改善改善。

显然,"公共道德"早已主流价值认可,所以在社会的大潮中有着必然性。可现实是"两人即为社会",当我们把这个社会模型缩小,就又是一番新的天地。

我们都还记得"大炼钢""红卫兵"那个年代,在那时候似乎所有的荒唐都成了当然。愚以为,无论是始皇焚书坑儒也好,是朱元璋八股取士也罢,我相信结果都不是他们所期待的那样。也许每个时代,每个地域里都有它认知的局限性,因此,如果这时候我们去指责他们为什么去做这些荒唐事的时候,若是站在他们的时代里,那些赤手空拳开疆扩土的皇帝,一定会比现在的头头是道地说着他们愚昧,蒙塞,无知的那些人来得更有说服力,说到底,只是认知而已。我们站在新时代的起跳点上,站在了历史的肩膀上,眼界开阔。

所以,是会出现一种情况,一部份的人精神达到了一种高度,要更多的为这个社会考虑(我相信比起自私,这是一种更加高级的人类智慧),当然,也有可能有一些人,因为时间,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 尚且没有意识到"社会责任"。这个时候,当这个过程成为必然,我们也需要允许一些人的精神"先富起来"。

存在即必然,这句话真的对吗?这个问题我想了好久,可是没有答案,但是我相信存在即有合理性。把这个社会模型缩小,回到这个宿舍本身,这个小小的社会模型的思维发展程度是怎样的呢?换言之,在这个宿舍团体里像作者这般,意识到"公德"的人,毕竟在少数,大多数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置厨房卫生于不顾,这仅仅也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件事情不够重要。

这时候我们来谈规则,规则的意义在哪里。真正的规则来自于两方面。第一,极高且专制的约束力,就像是中央集权国家一样,无论决定是对是错,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这里会有一个问题,民意。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你是否也曾听过,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第二,是民意。大多数人的想法是怎样的,往往决定了一件事请的动态和走向。所以 其实真正的话语权,还是在大多数人的手里,这时候,他们都整体信念才是关键的所在。

规则靠什么来决定,本身是一个问题,但是另外,我们执不执行这个规定,又是另外一个讨论范畴。我们都知道大学宿舍限水限电,可是在评估风险之后,我们也会打破那些我们觉得可以不执行,或者惩罚力度不够大的规则,就比如偷偷带电炒锅和电饭煲进宿舍并美其名曰为改善生活。执行,最重要的不是规则,被约束者的意愿和需要。此时,付出"执行成本"乃是必有之路。就像是我们的社会需要警察来维护,而我相信乌托邦就不需要这种东西,人性之中本来就会有自私的成分在,只是会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摊开,既然不愿意付出执行成本,那就不必要去站在道德层面上去谈秩序。

那这时候,其实在厨房里,大多数的人都没有想要保持厨房卫生的觉悟,或许也可以换个角度想(既然你要用厨房,那为什么不可以在使用之前打扫卫生,如果忍受不了,那可以放弃使用厨房……)虽然这个逻辑很恶心……但仍旧是一种逻辑。当然,如果一个宿舍里十之八九是整洁干净,这时候可以帮助那些落后的人摆脱后进,可当你一枝独秀地意识到某些事情,这时候其实也只能是无能为力,因为这就是代表着它发展的轨迹。就像是在历史发生之前地那些准确的预测,往往会被写进小说,因为单枪匹马,确实改变不了什么。

这个世界,就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人,才精彩,连吐槽都变得有意义了起来,可我愿意试图去理解他们,他们的人生也并不悲哀,我只求对人有了解和认识,想想他们背后的故事,然后合上书,背上书包,找到自己的位置。

但我们能改变自己。白岩松说,无论风怎么动,树静。但是刘瑜老师依旧是为了传播一种美好价值而奔走的好同志 :) 首先要对此经历表示同情,其次希望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要变成一个讨厌鬼,就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