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人,头条的算法,谁是阅读的未来?
Hi,大家好。我是Allison平姐,这是我的第三篇文章。
今天在阅读的时候看到这篇文章,我个人觉得非常好,总结一下,分享给大家。
最近微信7.0的大改版引入了不少新设计,尤其是在“好看”的设计上,体现了或许是Allen张小龙在社交化阅读方向上的一次尝试。
对此,褒者不一,贬者亦众。
有趣的是:莫论褒贬,都喜欢拿今日头条的算法阅读作比。
希望本文,能够跳出人和算法的争论,带给你一些不同的见解。
一、什么是“好看”?
在微信公众号发表的文章,右下角原本是一个大拇指形状的“点赞”图标,只有一个计数功能。
新版微信将其改为星星形状(这个形状的历史渊源应该是浏览器书签的Favorite喜爱或收藏)的“好看”图标。
而且,更为重要的,它的功能从计数(count)变成了投票(vote),这个投票会让你的好友在“看一看”里面看到这篇文章的可能性提高。
微信的人,头条的算法,谁是阅读的未来?二、微信“好看”想干什么?
其实微信“好看”和今日头条都在试图解决同样一个问题,就是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如何让受众或者读者更有效的接触到他希望阅读的信息,而摒弃掉他不希望阅读的信息。
我们把这个问题叫做“信息筛”问题(the information seive problem),即如何设计和构建一个效率最高的信息筛子,满足几亿甚至十几亿读者众口难调的要求。
粗略地讲,(微信)碳基筛派经过三代发展:
第一代是靠权威编辑,编啥你看啥,这叫门户;
第二代是靠大V,大V你要仰望,说啥你听啥,这叫微博;
第三代就是靠朋友圈,朋友读啥分享给你,你就读啥,这是微信。
到了微信这一代,还有个名字,叫做社交化阅读。
而(今日头条)硅基派迄今则经过了两代发展:
第一代是靠关键词检索,你得明确告诉电脑你想看啥,这叫搜索引擎。
第二代就是电脑会试探你,先推一批文章看看你的反应,然后慢慢揣摩你的脾气和喜好,不断调整策略,逐渐让你欲罢不能,这就是今日头条这一代所搞的。
还有个名字,叫做个性化推荐。
微信的人,头条的算法,谁是阅读的未来?三、什么是算法?
个性化推荐背后的工作机制就是所谓的机器学习算法,更迎合大众的讲法叫做AI人工智能算法。
有了这个函数就简单了:把所有文章都算一遍,就知道你最喜欢的是哪些了,优先把这些推荐给你;如果你表现出了不喜欢,比如看都没看一眼,或者匆匆看了一眼就关掉了,那么算法会默默地看在眼里,然后偷偷地调整函数里面的参数,争取下一次能够选的更合你的心意哦。
微信的人,头条的算法,谁是阅读的未来?四、算法霸权主义
个推算法(个性化推荐算法)也常常为大家诟病。
算法在拟合读者的喜好,读者也在出卖自己的灵魂。读者在用自己的偏好训练算法,算法也在用自己的推荐驯化读者。所有个推算法的终极优化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读者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量。
最终,上帝控制算法,而算法控制了所有人。
微信的人,头条的算法,谁是阅读的未来?五、失控、涌现和自组织
微信之父张小龙和头条之父张一鸣信奉截然不同的哲学。
六、社交推荐比算法推荐更好吗?
朋友推荐的假设是,你所在圈层的信息来源、阅读口味都比较相似。
七、推荐系统的dilemma
推荐系统的结果有两个效果指标:一个叫做中意度(affinity),一个叫做提升度(lift)。
中意度指的是:推荐结果整体而言符合喜好的程度有多少,也就是整体打开率的情况。
而提升度指的则是:进行个性化推荐相比于不作个性化推荐,文章的打开率提高的程度。
微信的人,头条的算法,谁是阅读的未来?八、隐私问题
社交推荐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隐私问题。
九、把算法的控制权交还给每一个人
AI智能体通过区块链而组成网络,这是下一代信息筛技术。
这,也是阅读的未来。
微信的人,头条的算法,谁是阅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