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点“我以为”,多点“沟通”
—1—
前段时间婆婆回老家,妈妈过来给带娃,闲聊时就说到我结婚时的彩礼钱。
我和老公是同事介绍认识的,两家的风俗习惯不太一样,我又是一个不太懂风俗习惯的人。
当时问老公家要彩礼时,我就想着我爸妈肯定不会收彩礼,只是要彩礼的数量回头好在村里人面前说——有面子。
于是自作主张的在婚前男朋友打来电话时讨论彩礼时,随口一说:我爸妈又不会收你家的彩礼,最后还是会给我的,只是要来走个过场。
最终在彩礼拿来了,我爸就把彩礼八万现今给我了。
我现在才知道原来的“我以为”并不是我爸妈的想法。
我爸认为女儿养了这么多年,尤其是在我们村里就供出来我第一个女大学生,起码要把上大学的费用给收回去。
我爸本来想着自己收四万,给我四万做陪嫁。但当听到我说的话之后,没办法,只好把八万元都给我当陪嫁了。
—2—
还有一个事例,就是结婚当天,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习惯是需要男方带几箱烟酒过去,但之前我并不知道有这样的风俗,于是当我妈问没带烟酒怎么娶媳妇?
只好把婚车上本来准备带去酒店的两箱酒留了下来,还好边上有录像师调节了下,才算勉强过关。否则当天估计连婚就结不成。
这本来是可以在婚前多沟通,多问一句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但多了“我以为”,就差点酿成大事。
—3—
这两件事让我做了很多思考,想起了小时候有次被学校选中去参加九七香港回归演出,需要半学期的排练。
当时“我以为”父母会担心我耽误学习而不让我参加,但当我把事情和他们说了后,他们非常开心甚至感觉骄傲,他们的女儿有资格代表学校参加演出,是多么光荣的事情。
小时候有事情都是告诉父母,父母给我们的回应永远是积极的。
现在离家多年,和父母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少,只有每周定期的电话,有时讲不到2分钟就挂了。
沟通少了,隔阂就多了。父母的年纪大了,作为子女的我们是否应该像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那样,牵涉到父母的任何问题都能多和他们沟通呢?
—4—
不仅是父母,还有很多其他人,包括同学、同事、朋友等等,面对别人时很多人都会用“我以为”来思考问题、解决事情。
比如丈夫在外为了多赚钱陪客户应酬,喝得大醉回来,妻子就会“我以为”丈夫在外喝花酒而在回到家后大吵大闹。
比如部门举办的聚会取消了,而作为联络人的你收到同事发来的消息‘怎么酒店没人?’,你会说“我以为你收到取消的通知了”。
当看到儿子回来不好好吃饭时,“我以为”他在外面买垃圾食品吃了,实际上是他今天肚子不舒服。
太多的“我以为”,造成了夫妻之间矛盾不断、同事之间关系紧张、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僵化,实际上,我们需要的只是多一句的沟通,在“我以为”之前,问一句“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