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故事里的《诗经》-北门
《北门》是《诗经·国风·邶风》里的第15首诗,写一个小官吏诉说自己愁苦的诗。他整天为政繁忙,辛苦劳累,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回到家中,还受家人的责怪和讽刺。无可奈何,他只能归咎于天命。
在衙门上班的阿牛虽然夙夜在公,无比辛劳,但他有温柔体贴的妻子翠花,所以,只是偶尔发发牢骚,基本上还是能做到勤勤恳恳、恪尽职守的。
而他的同事兼好友阿明就没那么幸运了。阿明性格内向、软弱,不会拒绝,上司安排他的工作比任何人都多,常常加班到深夜,有一点点差错,就会受到领导的责罚。有时出差很远,遇上恶劣天气,他得忍饥受冻;遇有狼虫虎犳,他担惊受怕,差点送掉小命。而工资,并不比别人高,难以养家糊口。
又到了月底,加班到满天星斗的阿明还没领到工资,妻子等着他的俸酬买米买面,养育他的两个未成年孩子。其实,阿明有五个子女,两个死于瘟疫,一个饿死在那年的大旱,这两个小的都瘦得皮包骨头,走路摇摇晃晃、颤颤巍巍,除了会哭喊饿,一句囫囵话都说不好。阿明每次看到都心生愧意,不忍直视。
下班的阿明低着头,愁容满面,有气无力地穿过城北门,向城郊走去。他的家不在城里,也不是学区,而是偏辟的城郊,虽上班较远,他也愿意住那,因为房价更便宜。
离家越近,阿明的步履越沉重,他忧心忡忡,萎靡不振。他囊中羞涩,怕见自己的妻子,妻子若见不到工资,那张刀子嘴肯定骂他、怨他、责备他,嫌弃他没本事做大官,没本事挣大钱。累了一整天,还得应对妻子的一哭二闹三上吊,他真的压力山大,真的烦闷重重,真的倍受煎熬。
阿明走到家门口,听到孩子孱弱的哭声和妻子刺耳的责骂声,他没敢进去,而是走向了屋后的树林。微风吹过,树叶发出呜呜的哀鸣,仿佛明了阿明心中的哀愁。阿明的眼睛湿润了。他想着明日繁重的工作,想着家中贫困的生活,想着家人不理解的抱怨,除了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上苍啊,我阿明工作任劳任怨、忠于王事、勤于政事,那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上司不理解我也就罢了,可是,我省吃减用,用微薄薪俸养活的家人也不体谅我,甚至还责怪、讽刺、挖苦我,我有什么办法呀?我地位卑微,是天命安排,我还能怎么办啊!
哀怨的阿明对着黑暗的树林发出低低的吟唱: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yīn)。终窭(jù)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zhì)我,政事一埤(pí)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讁(zhé)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dūn)我,政事一埤遗(wèi)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殷殷:忧愁深重的样子。
窭(jù):贫寒,艰窘。
已焉哉:既然这样。
适(zhì):同“擿”,扔,掷。适我,扔给我。
埤(pí)益:增加。
徧:同“遍”。
讁(zhé):谴责,责难。
敦(dūn):逼迫。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一路走出城北门,忧愁烦恼压在心。既无排场又贫困,有谁知道我艰辛。算了吧!老天安排这个样,我还能够怎么办!
王室差事派给我,政事全都推给我。累了一天回家来,家人个个责怪我。算了吧!老天安排这个样,对此我也无奈何!
王室差事逼迫我,政事全都推给我。累了一天回到家,家人讽刺挖苦我。算了吧!老天这样安排我,还能有啥办法啊!
阿明自叹自怜的哼哼叨叨后,擦干眼泪,坚定地走回了家。家里有亲人,他是一家之主,他不能倒下,必须接受一切,面对一切。
写在题后:
本诗虽然哀哀怨怨,也只是小人物无可奈何的情绪宣泄,没有放弃的心绪,没有太多的责怪,也没有过于自责,而是归咎于天命,接受现状,让工作和生活继续。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太容易的生活,无论前面是高岸还是深谷,都必须咬牙面对。身上的责任太重,容不得人停留、畏惧,“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为了那些期待的眼神。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65899/1af411b18fab375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