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课改基本失败——读书摘要
这是2016-09-07在“微教育学”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作者查有梁。分析和结论令人信服,原因发人深思。但愿这次的改革能多些务实真实,少些长官意志。有了锤子、看全世界都是钉子的人,在政界基本没治,尤其在……本文对于家长价值不菲,因为由此造成的观念和学时上的后果,你要全部承担。
从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称为中国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笔者不赞同将中国的基础教育简单评价为:“应试主义教育”、“精英主义教育”、“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所谓“三中心”)等等,而这些“论断”正是新课程改革专家对中国教育的评价。由此引导课改专家提出他们的“新课改理念”。
笔者也认为中国存在“应试教育”的种种严重弊端,这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需要全社会长期努力才能够解决,绝不是“课程改革”能够解决的。在中国“应试教育”这一概念,相当混乱。不能简单认为只要“升学率高”就是“应试教育”。升学考试需要改革,但不可能取消。
从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到2011年,第8次课程改革已经结束。笔者界定所谓“基本失败”,主要指这次课程改革鲜明倡导的“两大理念”:一,“课程总目标”以及“课堂教学目标”定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二,大力实施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两大理念”在教育理论上是错误的,在教学实践中证明是行不通的,因而是失败的。2011年国家新发布的《课程标准》之中,上述“课改理念”已经得到部分纠正。
失败主要应当由少数“激进派”官员和课改专家承担责任。广大的学科专家编写教材、上千万的一线教师具体教学之时,绝大部分都持“稳健派”的态度。他们不可能像“激进派”要求的那样“突变式”、“运动式”、“大跃进”地改革“教学目标”和“学习方式”。由于学科教学专家和编写教材的教师们的努力,不少的新教材,有改进,成绩不可抹杀。教师们即使“不得不”适应“突变式改革”的大潮,也只是在少数“表演课”上展示“三维目标”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满足行政上级的检查评比。
当然,也有教师真正相信课程改革的“两大理念”是正确的,作为学术的一家之言当然可以,但是作为“行政推动”“全国实行”那就必须承担失败的社会责任。
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结合,是造成课改失败的根本原因。“课改两大理念”违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学实践中难以操作,试行的结果效果很差,是课改失败的直接原因。
一、“主旋律”与“异曲调”
首先要正确认识“主旋律”。政治上有“主旋律”,也需要“主旋律”。当代中国政治的“主旋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这必须坚持。但是,在课程改革中,在一些人看来,领导定的调就是“主旋律”。这是在乱用“主旋律”。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什么?一些人认为只能为课程改革唱赞歌,不能唱反调;只能说正确,不能说错误;只能说好,不能说坏;只能说成功,不能说失败。这样看待所谓的“主旋律”,是非常不对的。
笔者在2004年底写了一篇文章:《对新课程改革的三点提醒》,一,注意辩证思维,克服非此即彼;二,注意打好基础,克服好高骛远;三,注意情绪安定,克服急功浮躁。《光明日报》2005年3月30日给我寄来排稿的清样,说明已经通过初审。但是,编辑室主任说,最后“送审未获通过”。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编印的《高管专供信息》(教育版),于2005年3月24日第11期发表了这篇文章,说明有合理之处。这是新华社内刊,领导们是能够看见的。
二、做一个国际比较
美国的教育家早就在反思搞“标准课程”、“标准化考试”的问题,并且反对“统一的课程标准”。中国课程改革的个别专家仍然坚持要学美国,将原来的“教学大纲”改为“统一的课程标准”,而且加以扩展,包括“课程目标”和“学习方式”也要统一。2008年,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Nel Nodings)写道:“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美国的学校教育经历了一种令人可悲的变化:所有学生都被强迫灌输一个统一的课程标准,并且接受统一的标准化考试。虽然遭到众多富有远见的教育理论家的反对,考试机制仍然控制着我们的学校生活。”这些论述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内尔·诺丁斯在《幸福与教育》一书中,指出美国教育强调:“课程的7个目的陈述:1.健康;2.基本学习过程管理;3.可敬的家庭成员;4.职业;5.公民资格;6.有效应用闲暇;7.道德品格。”在这“7大课程目的”之外,她认为还要“再加上另一个目的——幸福”。这表明“课程目标”是多元化的,变化的,第一条就是“健康”,新增加的是“幸福”。新课程改革提出所有学科的“课程总目标”是“三维目标”,相比之下“太单调”了。为实现“三维目标”,提出转变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严重忽视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三、复习一下中国先辈们的教导
课程改革之中,应当充分继承中国优秀的教育传统:“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孔子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因材施教”这四个字,但是在教育学生时,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问同样一个问题“什么叫仁?”孔子的回答不一样,因人而异。所以,朱熹说:“圣人教人各因其才”。程颐也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才”。“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方法的一大特色。
概括上述《论语》的经典格言,在战略上有“教育五行”:一曰“有教无类”,教育必须公平;二曰“启发教学”,教育要顾民生;三曰“因材施教”,教育科学保证;四曰“择善从之”,教育重在创新;五曰“和而不同”,多样方为根本。中国的课程改革理当继承这些经过两千多年教育实践检验的“经典”,不一定要“仪型他国”,迷信西方。
四、十年课改要看成败
《纲要》的提法比较稳健,但是直接领导这次课程改革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教育部聘请的重要专家对《纲要》的解读很激进。
2007年,笔者曾经将论文《论新课程改革的“软着陆”》寄给教育部部长。文章批评了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每一节课都要落实“三维目标”,写教案必须要在“教学目的”中一一写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认为这是形式主义的“新八股”。部长将笔者的文章转给了司长。不久就有教研员告诉笔者:“朱副司长在一次大会上说,并不要求教师每一节课都要写出‘三维目标’。”
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抓主要矛盾”。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专一,不可能完成太多目标,目标过多,其结果必然是所有的目标都落空。哪有可能一节课面面俱到,要“落实三维目标”,一共七个方面!
此外,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所新设置的“综合课程”:初中的《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等等,“试行”之后,差不多都“不了了之”!
在全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之中,没有哪个国家敢于给所有的学科课程强加一个非常不合科学逻辑的“总目标”:“三维目标”,而且要求“一层一层”的“具体落实”。这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我国自蔡元培先生提倡“五育并重”以来,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目标应当是“德、智、体、美、创”“全面发展”。“创”包含了“劳”和“群”,核心思想都是与“创”有关。“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只能是“德、智、体、美、创”“全面发展”。具体到每一具体学科,课程目标的侧重点应该是不同的,提法也会有学科性质的区别。例如,思想品德学科的课程目标重在“德”,体育学科的课程目标重在“体”,如此等等。
五、课改举步维艰原因很简单
1. 看“目标”,指要按照教材具体地确定。新课程改革在编写学科教材时,“三维目标”就难住了学科专家和教材编写人员。笔者参加一个出版社编写的初中《科学》教材,担任副主编。参加编写教材的教师都是北京海淀区的优秀教师,他们一写再写,很难“落实三维目标”,出版社花费了许多资金,优秀教师浪费了许多时间,结果教材还没有完全编写出来,教育部就宣布不再审定《科学》教材了。更不说全国各地担任《科学》的初中教师了,他们几乎无法承担教学任务。《科学》这一门新课程的设置,目的是要打破“学科本位”的课程,现在,全国许多地方纷纷停止试验,包括北京和深圳。
2. 看“时间”,指教学的程序和节奏分明。在中小学中,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40分钟或45分钟),每一节课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很难把握教学时间。“探究”不仅只适合于“小班”,而且,需要较长时间。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课型的教学方式必然不同。教学方式必然包括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肯定是多种多样。不能做统一的“硬性要求”。
3. 看“地点”,指教学的设备和课堂环境。城市、乡村、山区、平原,那里的课堂内部的物理环境,包括座椅、黑板、白板、多媒体投影、基本实验器材等等真能“城乡一体”吗?这十年来有较大进步,但差距悬殊依然惊人。教师学生的心理环境这个软环境很多还顾不上。
4. 看“学情”。对于水平太差的,教师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引导,要有针对的多讲解、多辅导。水平一般和水平较好的学生,需要较多的听讲和认真思考。水平很高的学生,教师应当积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自学,教师的确不必讲得太多。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的比例肯定不同。不能“一刀切”的要求教师“少讲”,不能规定一节课教师只能讲几分钟。
5. 看“教情”。中国的教师上千万,中国的学生2.2亿,师生的水平都是多种多样的。如此数量,从概率统计的观点看,教师和学生的水平都应当满足“正态分布”。水平太差的教师,的确要“少讲”,多讲,学生是“受罪”!水平一般和水平较好的教师,对大多数学生上课,要尽量做到“精讲”。水平高的教师应当“多讲”,让学生在较少时间里得到较大收获。教师的水平有高有低,不能为了体现学生“自主”,用一条标准“少教多学”来要求教师。优秀教师,无论要求他们采用什么教学方式,都能“左右逢源”,取得好成绩。
综上所述,恢复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常态,不要搞激进的“突变式的”、“运动式的”、“大跃进式”的课程改革。恢复常态恢复理性,学校教师才能做到“静心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