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啊西藏
文/洛木
那时候,我们梦想去拉萨。
我们还年轻,趁着年轻,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是在文学作品中了解到的西藏,阿来笔下的早期的西藏、仓央嘉措诗下的西藏、安妮宝贝小说里的西藏,因为这个缘故,我还记住了安妮笔下的一个几近与世隔绝的地方----墨脱。
室友曾经和自己的母亲去了一趟西藏,带来了西藏的绿松石、藏香、牦牛肉干。当然还带回了一颗虔诚之心,他给我讲述了当地人的那种信仰,我们都知晓几乎所有西藏人都信仰藏传佛教。佛教给西藏这个地区带来的影响上至政治,下至文化以及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他说自己完全被藏人的那种虔诚的信仰所震撼住了,在我们这儿,信仰为何物?这个问题大概会令多数人哑言。
他说当地藏民为了一次朝拜要准备几个月甚至更久,朝拜者走三步,磕一步,朝拜者的目的地是拉萨,他们大多是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有专门负责嗑等身长头的朝拜者,还有专门的物资供给队,开着三轮车,插着旗帜,车上运着帐蓬、被子、食物、做饭用的工具等日用品。
1
杜峰是成都人,和一般成都人不同,杜的皮肤并不很白,反倒偏黝黑,个头却像北方大汉,理着寸头,鼻梁高挺,小眼睛,一个高大威猛的汉子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每次看都特滑稽。
我现在已然忘了与杜是如何初识的,人生有时候相当奇妙,有些人忽然一下子就熟悉起来,而且你压根想不起你们是怎样的一个相识过程,有些人则是突然就陌生起来,你却不清楚缘由。
是吉他还是自行车抑或其他使我俩熟悉起来已不重要了。杜很会弹吉他,我倒是有把破吉他,但至今连扫弦都扫不好。我和杜一起加了学校的骑行社团,每个周末我们一有空都会一群人骑着单车奔赴昆明周边的景点。
所以,当杜邀请我骑行去西藏时,我开始留心这个大男孩,其实他邀请了所有人,只因邀请去的这个地方对我而言具有难以言状的情愫,所以我才不管他是否只邀请我一人。
从大一到大二整整两年,杜一直在准备这个工作。只是我后来放弃了,我解释说是家里有事去不了,但事实是我害怕路途的艰辛和各种突发情况。从昆明到拉萨,大约2000多公里的路程。单这个数字就吓住我了。
2
杜也没再劝我,他大概猜出我的心思。杜曾经说过:“有些东西真的没有必要勉强,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我就是那个装睡的人,叫不醒的。
那个夏天,我回到Z城,整天无所事事,吃饭、睡觉、打豆豆(玩游戏)。
那个夏天,朋友圈被杜刷爆了,杜此前不怎么玩朋友圈。
他每天在出发前、到达目的地都会发朋友圈,报告他的行踪。清一色九张配图。
我看到他朋友圈显示的地点从昆明到大理,到丽江,到迪庆香格里拉,一直到林芝,然后就是拉萨。
有雨的夜晚,我会想着杜他们骑行的路上是否也下雨,他们是在什么地方度过这一晚。然后一方面庆幸自己待在安乐窝,另一方面又满是遗憾。
3
旅行之不同于旅游,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精辟的见解。
旅游者,不论人在不在路上,心始终是在家里的。旅行者,不论人在不在家里,心一定是在路上。
我大抵属于前者,有固定班车、有星级宾馆,有导游,摇旗排队、定点就餐,这样的选择,正如多数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在既定的公式里,以为这个世界只有这样才最有意义。
杜该是后者,一个背包,一颗向往自由的心,便开始了真正的旅行。正如广告词中所说,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行者无疆,旅行本身赋予我们太多生命的内涵,丰富多彩的户外生活为我们的人生开启了一扇扇窗,看到外界的风景,也看到了自我,换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人生,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在行走中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升华……
未至大理古城,天气急剧变化。他们到一座山顶上,同伴指着山下的古城说,“看,大理。”大家刹时欣喜,但是天骤然暗下来,雨冷不丁劈头盖脸下来。
杜染了风寒,在大理住了一星期。
杜说:“之前我一直以为终点才是唯一的归宿,殊不知,路途的风景也很重要。”
那段时间,他们找了一家不是旅社的人家住下,旅店太贵,他们找了一户出租房付了一个月租金。同行的一共七人,七个大男孩。
老板娘在古城开了家奶茶店,兼卖咖啡。杜和小伙伴们每天就是晒晒太阳,逛逛古城,喝喝咖啡。
老板娘家有个的女儿,17,读高二,听说杜他们是大学生对其甚是崇拜,毛遂自荐要当导游。
姑娘是白族,但名字看不到名族影子,刘婷婷。长得白皙可爱,一脸粉嘟嘟的有些婴儿肥,扎马尾辫,喜爱运动装。
大理婷婷带领大家领略大理人最引以为傲的“风、花、雪、月”。
在大理当地,白族人民有一首世世代代传诵的谜语诗,诗曰:
虫入凤窝不见鸟(风),
七人头上长青草(花);
细雨下在横山上(雪),
半个朋友不见了(月)。
这首诗谜的谜底就是大理最著名的风花雪月四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在洱海看月那晚,月亮迟迟未升起,大家等得有些急躁,“风花雪”皆看,唯独这月。杜身体恢复差不多了,大家商议明天要走了。这“月”看不成终究是件憾事。婷婷比大家都还急,来回踱步,双手五指交错嘴里念念有词地祈祷。月亮终未升起。
杜说,我给大家唱首歌吧!取下随身携带的吉他。是丽江小倩的《我会想起你》:
苍山洱海旁 你在我
这次的夏天和从前不太一样
单车在经过田野 你轻轻唱
睁开了双眼只剩下相片
牵手走过的街道就在眼前
经过的路人和我们那时一样
真的永远无法和你在一起
但我会微笑着想起远方的你
我真的只能唱歌给你听
因为长大后的世界还是分不清
一颗心 不大的地方
有许多许多你
明天的电话里依然是我想你
……
那晚他们在一家叫“浮游吧”英文名叫For You的酒吧喝酒。杜说:“这家酒吧很奇怪,中文名叫‘浮游’,意为漂浮不定,英文名又叫为了你。”
婷婷接过话茬:“杜峰哥,不奇怪嘛!你们漂浮不定地到处骑行,但总有个地方是为你停留的,比如大理,比如我家……”
大家就起哄,问婷婷是不是喜欢杜峰,不知道是酒喝多的缘故还是害羞,婷婷的脸绯红。
杜的脸刷地红透。
4
第二天继续上路,下一站丽江。
到了丽江杜一直抱怨丽江不如大理,不是说商业化气息太浓就是怨丽江太俗气,因为一到丽江就看到一大块写着:丽江,一个艳遇的城市。
大家都明白杜不是不喜欢丽江,其实丽江和大理古城区别也不是很明显,都商业化,都不是世外桃源、人间净土。只是丽江没有那个人。
因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到香格里拉后,杜的心情才有所好转。后来大家清楚原来他和婷婷通过微信聊得火热,每天发风景照和自己的照片给婷婷看,到了晚上还打电话至夜深。
到了林芝的时候,杜的单车坏了,大家也很疲倦,距离拉萨还有400多公里的路程,大伙商议将自行车在林芝的集市上出售。
林芝到拉萨,汽车票价150,坐了近七个小时,一路遇到最多的就是收费站。
到了拉萨的第一件事,杜就奔赴西藏大学,给婷婷发微信,告诉她这是“211重点大学“,之后杜和小伙伴们游到八廊街,小昭寺,大昭寺,对于一个蜀地之人,见到西藏民族及佛教文化的物品,杜特别激动,但他更激动的是与婷婷分享时,似乎同行的人都不懂,只有婷婷懂。
此后的风景,杜似乎不是为了自己,在见到布达拉宫时他脑海中第一个印象是婷婷,在见到纳木错时他想到的也是婷婷。当转动着经筒,听喇嘛念佛经时他还是想着婷婷。
那段时间,杜就像一个诗人,他写了十几首歌和几十篇短小的诗。
5
离开拉萨时,同伴们都特别不舍,只有杜心情特别愉快,哼着赵雷的《南方姑娘》,催促着大家。
按理,杜应该和大家一起坐火车回家的,回到他的天府之国——成都。但是他却买了到大理的机票。
他没有告诉婷婷,他想给她惊喜,在飞机上他幻想了无数次和婷婷见面的场景,他想,见到婷婷第一件事就是去洱海看月。这回他要唱自己写的歌给婷婷听。他拿出自己写的诗,默默念。很虔诚地念,他惊讶于自己的才华。他甚至还怀疑这些诗是不是自己写的。
其实杜并无甚才华,只因陷入爱河,他写的那些诗不过是从某些著名的诗中拼凑而来的。他到了纳木错湖写的那句“今夜我不关心纳木错的满天星斗,今夜我只想你”是来自于海子的《日记》。还有许多借用仓央嘉措的、舒婷的诗。
杜下飞机后直奔婷婷家的店,老板娘说婷婷疯去了。对于杜的到来,老板娘似乎不感到惊讶,大概来来往往的旅人见太多了,你留,或者走,似乎都无关紧要。
杜等了一下午才等到婷婷,婷婷手里牵着个看起来比婷婷还小点的留着长长刘海的皮肤白净的男孩。对于杜的出现,婷婷惊讶万分。
当婷婷介绍说那个男孩是他男朋友时,杜在心里骂了一句:“狗屁不懂的小孩,还谈爱情。”但是杜却微笑着学着Jay的口吻说“哎呦,不错哦!”
杜还送了他俩拉萨带来的绿松石,情侣款的。
6
杜那晚一人到洱海看月亮,月亮大而圆、明而亮,周围人潮汹涌。
杜吃着牦牛肉干,看着洱海的月亮,他拿出吉他唱逃跑计划的《夜空中最亮的星》,然后就哭了起来。
他突然很想家。
月那天是中秋节,杜从未如此急切地想念父母。
他给母亲打电话,一接通母亲就喊了句“幺儿,你在哪点?”
杜更加委屈了起来,哭诉着向母亲说他要回家,他要回家。
……
后来
杜打电话给我时,我刚和母亲闹别扭,她嫌我回家就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务正业。杜给我叙述了他入藏故事。
讲到尾声,杜说:“其实不论是旅行还是旅游,心都在家里,在最爱的人那里。人嘛,还是得有个归宿,无论到哪儿,总要回来。但是也只有离开了才能更好地回来,或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我的脑海里却浮现出拉萨的布达拉宫,大、小昭寺,转经筒的僧侣,画唐卡的工匠,还有袅袅升起的藏香,羊群,蓝天,湛蓝的湖面……
杜叹道:“拉萨啊拉萨!”
我应和:“西藏啊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