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生活哲学简书作者群投稿专用专题

高考结束了,有些话还是想告诉你们

2018-06-08  本文已影响281人  张伯谆

这篇文章是伯谆 2018 年以来分享的第42篇原创文章

温馨提示:本文字数有1986个字数,预计8分钟阅读完。

文|伯谆

很开心,高考结束了,通知书来临后又有几百万莘莘学子即将步入大学。想起自己当年,同样的激动和兴奋,至今历历在目。

也许你们暂时意识和认知不到,作为过来人,有些话还是想告诉你们,关于教育,关于大学,关于从业,关于未来的你们,的一些事情。

教育

万事总有利弊,我们接受的教育并十分完美。面对未来,两个明显的弊端坦然而在

对于自身的剥夺

与社会节奏的脱轨

青春期是一个人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但是在我们所接受的封闭填鸭式教育中,身上与创造力有关的宝贵品质都被剥夺掉,而大部分人也都不可避免地遭到同化。

在中学时期,为了追求更好的学校,在老师领导和家长的作用下,持续地沉浸于学习中,这种专注式,让人无法直接获取到人生经历

而这些经历会让人在洞穿人性和不同事物上有一定的敏感和精确性,除此之外,还会掌握解决事情的不同方法。但很遗憾!这些都是你们所没有的。鱼与熊掌之取,一个必须的专注,也将失去另一个

自此最严重的后果,是近年来的几例准大学生,受骗,直至自杀

生活经历的极度缺乏,洞穿不了人性,对于事物没有敏感和判断力,导致了受骗。而受骗后心理奔溃,缺乏解决事情的方法,乃至绝望而选择极端。

而与社会节奏的脱轨直接带入到大学

关于大学

进入大学,年龄上你们已经接近或已成年,但是在认知和心智上,却还只处于分辨善恶是非的水平。

一些坚不可摧的常识,勇气以及意志力都是不可缺少的品质,对你们来说,却是少的可怜。

处大学时,迷失于毫无压力和无所约束的环境,让自己不断放纵而异常安逸。

大一时,结识了一位家庭比较特殊的同学,其为单亲,贫困。他告诉我,他母亲不是本地人,生了他不久后就走了,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直把他拉扯大。我问他:你老爸没有再娶吗?他:没有,我家也就我一个。

大学生活刚开始,上进,勤奋读书到晚上10点,其他舍友都各做各的事,他刚刚自习从教室回来,如此这般,大致三个月

某一个星期五晚,我从食堂兼职回来,看到他凑着室友(8人寝)的电脑,我也凑过去,原来是“地下城”(当时最热的大型网游),其看到我后走开,去自己的位置,看书还是写作业我没有注意到。我当时没什么感觉。

但是后面发现,他“融入”了大集体,"不再勤奋,一起玩游戏,上课迟到,偶尔旷课,抄作业"。虽然这只是逐渐的一个过程。

我天天兼职而没有时间,终于某天,晚上请他吃面

我:怎么不好好读书,拿奖学金了?

他沉默

我:我能理解,家里这样,这么多年,你都很孤独,高三的那段时间是最难熬的。一直是一个人。一个人在战斗,你父亲也给不了你多少帮助。说心里话,其实我也是一个人,但是我的家庭比你好很多。

他身体有点颤抖

我:大学刚开始你想着好好读书,但是随着大家的趋势,你也想玩,这个是正常的。

他说话了:每一次回到宿舍的时候,我看到他们在玩游戏,刚开始看一下,后面看着看着就不想走开,他们也让电脑给我玩。(顿了下)每一次浪费时间,我内心好自责,但是不知为什么........。

后面相遇我大三,他大四,我休学了一年,这一年也断了日后的联系,当时他实习的时候我们聊了一会儿。

我:现在怎么样

他:哎,浪费了好多时间

我:现在努力也可以

他:来不及了,都快毕业了...........

人的不幸,属于生活方式的一种,这种生活方式像一个曲折漫长的故事,或者像一座使人迷失的迷宫,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种的吸引都能产生很多真实的享乐和短暂的愉悦,让人欣然所往,使它变得很随大众;人在这种随大众中沉沦下去,从本质上让自己陷入颓废之境。

大学本是自我塑造的平台,接近社会最近的书香地,精湛的专业技能,自我的品质塑造,社会的适应能力,都迫在眉睫

雨果曾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当不在意它时,从业之刻,终将无所适从

关于从业

在我大学毕业前,辅导员曾在就业工作指导上,讲了一个故事:以前一位毕业女同学打电话找她哭诉,在实习的时候,主管居然凶她。

温室成长后的树苗,经不起些微的风吹!

无论凶与骂,签合同的那一刻,早已成契约关系。每年几百万大学生实习,就业,一笔签下便成社会人,

大学前与社会的脱节,大学时沉浸于温室,岁月流年,日新月异

真正踏入社会时,与他人相处,洞穿不了人性,为人处世能力的缺乏,短时间难以适应环境。总是接二连三地遭受挫折,这些挫折将是导致你们心灵长时间受到创伤的原因。

人最终嵌入了社会的某个角色,若承载于落差而匍匐接轨。关于未来的你们,遥望着美好生活时,将面对的,又是”起跑线“的生生打脸!

关于未来的你们

我们的终点不过是别人的起点,就是如此

王小波在上个世纪就写出:受到未知世界的魅力,也发出了起跑线上的叹息。那个时候还未成型,现在已是铁板定钉。

能呼吁不公平吗?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公平的,大自然唯一公平的规则是死亡。

关于起跑线,我身边有一个实例:

我的一位表弟,其20岁时,家里给他买了辆3.6排量的卡宴。其家BBA车也有几部,由于在我还没有出生时其家就开始打拼,将近30年的积累,从一贫如洗,到现在的成就。

不用怀疑,贫,小资,中产,富人,每个人的起点,本就不一样,仅是有迹可循的现实存在。

最后我想告诉你们,寒门再难出贵子,它不是一句空口无凭的话

大学前封闭式教育对个人时间的剥夺,缺失了认知世界,人生经历,洞悉人性等品质;大学时认知局限,又被安逸的环境所迷失,自甘堕落而感觉良好;

从业后与社会严重脱轨,艰难的跟进,烙印下心灵上的严重挫伤;抬头仰望的那一刻,又将触摸到”起跑线“。

当这一切席卷而来,甚至会让人丧失掉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鸡汤盛行,游戏风靡,佛性青年,或仅作为现代年轻人的一个焦虑情绪出口,但也是其中的一个根本原因所在。

如果这一切你们都看到,回归于自身,家庭殷实,代之以庇护,家庭无力,代之以忧虑。

人人都只能靠自己,承认现实去面对。虽,个人的起跑线,于客观因素而无法改变;但,自身不足和与社会的接壤,自始至终都是可以通过行动进而颠覆,直至追求到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认知,乃至不断升级认知;努力,守望朝暾般的拼搏,把握好大学时光吧

莎士比亚说: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THE END—

 ☀ 专注生活感悟,分析,深度写作。微博头条文章作者,简书作者。

我们用肉眼看到的现象背后,存在着的都是运用我们本能就可以看清的其他现象,而后者也许隐藏着一些我们根本无法看清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