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读书营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练好写作基本功的4条原则

2020-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泥小零成长说
image

2020年第22篇文章

(本文共1484字,预计阅读3.5分钟)

昨天花一个多小时看完了《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加拿大作者布兰登·罗伊尔。

他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总结出了适用于学生和商务人士的20条写作原则,书中还附有练习题和参考答案,非常适合写作初学者阅读和练习。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其中的4条原则,分别是:“自上而下”的结构、具体例证撑内容、多用积极的语气、文章排版要留白。

1.“自上而下”的结构

这种结构是一种头重脚轻的写法,就是把一篇文章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开头,往下是次重要、次次重要的内容,最不重要的内容放在文章的最结尾处。

比如我前几天写的一篇文章《2020年复工的第一天,我失业了》,第一句就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我失业了”,而这句话就是整篇文章的重点,让读者一打开文章便一目了然。

接着下面我再讲述事情的经过,我是怎么失业的,为什么会失业,最后写一些自己的看法。

当然,结论先行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章,比如小说一般都是看到最后才知道结局,那么就不必采用这种写作方法。

2.具体细节撑内容

再长篇大论的观点也需要用具体细节来支撑,否则很难让读者信服。

假如你想告诉大家你很优秀,那你得拿出具体的案例和细节来证明,比如你一年营收上百万、两年内独自在一线城市买房等等。

假如你想表达你今天心情不好,但是读者没法从“心情不好”这四个字里猜出原因来,所以你可以具体说明遇到了某人某事让你心情郁闷,你气得连今晚的聚会都没参加。

越详细越具体的例证,就越能支撑你所说的内容,也就越能说服读者。

就如作者所说:“好作品和普通作品的最大区别,在于你是否使用了准确、具体的例证。”

image

3.多用积极的语气

作者认为,写作时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积极的语气,因为这样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

其实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虽然不是面对面地交流,但读者也能从你的文字中感受到你的态度、情绪和语气。

一个玻璃杯里装了半杯水,乐观积极的人会说“这杯水还有一半”,而悲观消极的人则会说“这杯水只有一半了”。

积极的语气让人充满希望,而消极的语气则会让人失去希望。尽管我们是用文字来表达一个故事、一个观点,但语气不一样,传递给读者的思想也会不一样。

同样是《2020年复工的第一天,我失业了》这篇文章,虽然主题是失业,听起来有点丧,但我一直在客观理性地分析失业的原因,最后还以积极的语气作为结束。

一方面是鼓励自己,另一方面也是想传递给读者正能量。

所以不要小看文字的力量,多用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语气来写作,时间久了会受益匪浅。

4.文章排版要留白

作者建议,增加文章周围以及段落之间的留白,避免大堆文字堆积在一起,这样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大家可以看看《“寒门再难出贵子?”可怕的不是社会抛弃了你,而是你放弃了自己》这篇文章的排版,当时我没有设置字间距和行间距,文章两边也没有留白,所以看起来会有些拥挤。

最近日更的时候,我刻意对文章排版做了一些改动,写作班的几位小伙伴都夸我的文章排版很好看、很舒服。

这其实是因为我研究了鱼哥(水清亦有鱼)公众号的排版,发现他文章的两边都有留白,行与行之间也有一定的距离,用手机阅读的时候体验感比较好。

于是我模仿他的排版调试出了自己目前最满意的排版设计,并记录在手机备忘录里,有小伙伴问的时候我也会分享给他们。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我要分享的4条写作原则,总结一下:

“自上而下”的结构:把重点放在开头;
具体例证撑内容:用具体案例支撑内容;
多用积极的语气:多用积极的语气;
文章排版要留白:增加文章周围和段落之间的留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本书里的方法太多,要慢慢消化才行,先将这4条原则用熟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