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看连载小说专收录优秀短篇与连载小说!

超时空面包车

2020-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18403473180

第一章  看不见的食堂二楼

    推推搡搡地从狭窄,闷热的教学楼走出来,一群穿蓝校服的学生便马上四散开来,就像是几个渔民的小孩在某不知名的湖心岛边缘上戏水,波光粼粼,一圈圈的花纹似有规律,似无规律地奔向他们所想要去的地方。

    其下学生们也正是这样。时值初夏的傍晚,六点一刻了,天还没有全暗。太阳西斜,金色的光芒却同样刺眼,建筑物的影子被投射到学校的小路和白墙上,亮堂堂的。偶尔几辆自行车经过,那影子就随车轮轴子动起来。影子就像是活了一样,跟人似的,扭动着身体,在白墙上跳舞。

    学生们有的朝校门走去,有的朝操场飞去,有的朝行政楼跑去…校园范围内,去哪儿的都有-------朝校门走去的,大多是回家吃饭的,抵不过吃完晚饭后再回来自习;朝操场走去的,多是男生,嘴里嗷嗷的,一件蓝校服上衣拧成麻花状扎进腰间里,倒像是穿了苏格兰的男子裙,这些人手里拿着乒乓球和球拍,发疯似地跑着去占球桌。一是一,二是二,球桌这个东西,在这会儿学生们吃晚饭的自由时间里,那就是硬通货!先来后到,来早去迟,愿赌服输,都是大家潜意识里的操场规矩。

    也有去学校食堂吃饭的,在师长眼里,除了回家吃饭的孩子外,他们简直是在吃饭问题上,学校规章制度的优秀践行者。

    然而,不管怎么说,即使有错峰,校园里将近2000的学生,以及200多各类教职工,仅仅一个一楼食堂是远远不够的。也许这就是当华科的老师来校宣传时,一众学生听说华科有30个食堂,都一股脑儿跑去西侧的教学楼去听华科教授演讲,仿佛进了那个教学楼就是进了华科的大门,进了华科的食堂,可以坐在华科食堂的椅子上,可以大快朵颐一顿。

    华科的教授宣传终有结束,教学楼一楼会议室里的大灯灯光一暗,今年的秋季宣传就基本结束了。熙熙攘攘往出走的人群中,有老师,有学生,不管被刚才教授所说的启发到了什么,但每个人的心中都被华科可以30个食堂吃饭的壮观景象而掠过一记波澜。有时候,给人印象深刻的不是赤裸裸的炫耀,而是在你不经意间,在你不留意间,给你某个时刻最需要的东西,给你心头上刻下重重的一笔色彩,让你觉得炽热,寒冷,舒服,膨胀,难受。即使若干天后这个印象不是那么明显,它也仿佛是余音绕梁,萦绕在你的耳边,让你挥之不去。

    “我们得修一个像样的食堂了,即使我们马上就要毕业了,这么多人的一所高中里,只有一个小小的食堂也不像回事儿。”几乎所有的从会议室里走出来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想,不管这个感想到底存在了多久。

    修建食堂的倡议在学生群体间迅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洋流”,在加上个别老师对这一倡议的切身感受,不久就让学校中层领导层起了反应,年级主任和级部主任把这个事列为每周班主任会议的重要议题,就必要性,可行性,操作性,风险成本,所需时间等各方面问题展开了一系列商讨。

    校园里不乏有消息灵通的学生,修建一个食堂的倡议被老师们反复讨论的爆炸性新闻不胫而走。学生们都异常兴奋,虽然毕业生马上就要高考了,可是他们一想到毕业之前,还能感受一下学校新食堂的魅力,感受一下学生群体可以激发出来的能量以至于被老师所认可,他们就觉得他们是值得的。最起码这一届的学生会被校史留名,在自己的高中三年里没有白活,有自己所自豪的事儿。

    就这样,随着六月高考的时间一点点临近,空气里弥漫的紧张气味和试卷印刷的气味也一点点浓重了起来。讨论食堂修建,刷题与整理错题,考虑志愿专业,成为快毕业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课下的谈资。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不管是应届毕业生,还是高一高二的同学,直到高考结束后,都没有发现一点学校食堂破土动工的迹象。

  当然,他们没有想到的,远不止这一点…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