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知识和世界相处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叫“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我每次听到这句话,都感到非常荒唐。
苏格拉底是圣人,但是圣人的话也是有具体背景的,不能直接当鸡汤喝。你怎么可能唯一知道的就是一无所知呢?如果你一无所知,那要你有何用呢?
比如现在有个事儿,大家正在议论该怎么办,看老王过来了,说老王你有什么意见?老王如果高调地来一句“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那就等于宣告了两点。第一,这事儿你们别指望我,我不负这个责任。第二,如果现在谁说他有主意,我这个高姿态就是告诉你们:有主意的人傲慢无知 —— 连苏格拉底都说他一无所知,你居然敢说你知道?
我觉得我们学习知识和哲学,千万别学成老王这个样子。
我们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关键时刻敢于为自己甚至为别人负责任,我们就是要在关键时刻决定该怎么办。
今天咱们把尤德考斯基的《不充分均衡》这本书讲完。尤德考斯基的最主要思想就是“不充分均衡”这个概念,咱们其实已经说明白了。今天要探讨的,是作为个人,应该怎么处理好知识和社会的关系。
这本书全部的意义,就是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漏洞,哪怕你不是专家,你也不应该全听专家的。
1.医生到底行不行?
我想请你回忆一个自己找医生看病的经历。从道理上讲,医生都经过专业的训练,而我们并不懂医学,所以我们如果有病就应该把性命交给医生,医生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对吧?但这件事儿并没有这么简单。
有时候医生是真厉害。我先贡献一个自己的经历。三四年前,我有一次突然感到躯干内部某个地方剧痛,到了满地打滚的程度。我妻子就赶紧把我送到了急诊室。我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救护,但是很快我就发现,那些医护人员似乎都没把我这个病当回事儿,她们几乎是面带笑容地看着我在那儿疼。因为我完全相信医院,我当时心里就宽慰了一点,可能真不是什么大病。然后我就听到护士们私下交流,说这是肾结石的症状。
拍片子,发现结石;做尿检,发现血迹,医生确诊了是肾结石,还给我讲了他的诊断逻辑。然后他给我开了止疼药,说下次再疼的时候吃点药忍着,过段时间这个结石自己就会被排出来。医生还特意打了个比方,说你就像生孩子一样把肾结石排出来就好了。我这才明白护士们为什么笑,她们正在目睹一起男人生孩子事件。
结果医生精确预言了此后病情的发展。我又不定期地疼了几次,后来把结石排出来,就啥事儿没有了。在这件事之前,我几乎连肾结石这个名词都没听过,看来专家就是专家,确实得服医生啊。
但是尤德考斯基也讲了一个他的经历。他一度受到头皮屑过多的困扰,去医院看了皮肤科,医生告诉他这是湿疹,给他开了药。尤德考斯基回去用了药,结果根本不好使。尤德考斯基也很相信医生,心想既然医生给的药无效,也许这个病就是没法治的,那也就算了,头皮屑多点就多点吧。
后来尤德考斯基为了减肥,尝试了所谓“生酮饮食”,结果发现头皮屑突然暴增!这回他没去医院,自己先上网 Google 了一番,他居然找到一些文献,说这个症状表明头皮屑是真菌引起的。这种真菌爱吃生酮,所以生酮饮食会让真菌的大量繁殖,所以头皮屑才会大量增加。
那如何才能杀死这种真菌呢?还是互联网告诉尤德考斯基,只要用含唑的洗发水洗头就行。尤德考斯基进一步了解到,美国生产的所有含唑洗发水的唑浓度都只有1%,而有研究表明,如果用浓度是2%的洗发水,效果能提高一个数量级。他又搜索到,泰国的一种洗发水的唑浓度就是2%。
于是尤德考斯基买了泰国洗发水,根本没跟医生交流,自己就治好了自己的头皮屑。
那从这两件事儿上,我们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
有时候医生能表现出极高的专业素质,有时候医生的表现还不如自己上网搜索。现代医疗体系,显然是有漏洞的。
2.医疗是个无效市场
尤德考斯基认为,医疗体系不但不是个有效市场,它甚至都不是个市场。
如果医疗服务是市场化的,那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得知道一个“性能价格比”,最起码我得知道一个医院的性能和价格。
但是第一,医院并不公布它对各种疾病的治愈率。第二,医院甚至都不公布它治疗各种疾病的价目表。我们病了就找一家离家近、看上去“比较好”的医院 —— 你根本就谈不上研究性价比。
如果你觉得这很正常,尤德考斯基举了一个例子。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曾经是不统计行医结果的,后来他们决定对每个麻醉师的记录做个统计,然后还建立了行业标准,结果麻醉事故的死亡率立即就降低了100倍!
性能和价格都不公开,医院就没有提高医术和降低成本的强烈愿望。
不论治疗结果如何,医院该收的钱是一样的。当然你不能因此就说医生都唯利是图不好好治病 —— 我们相信医生确实有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在这个制度下,有时候医生最关心的可能不是把你的病治好,而是确保自己不犯错误。如果照章办事就能获得稳定收入,他就没必要努力钻研医术。
网上的信息是越来越全面,而对一些不常见的病,医生们却不见得了解。所以像尤德考斯基那样有什么重大医疗问题自己会 Google 一下,这个功夫就很有必要了。
3.正确的知识策略
尤德考斯基提供了几个使用知识的建议。在我看来,这些建议最关键的一个出发点,是你必须把“相信知识”和“相信专家”区分开来。
相信知识不等于相信专家,不信任专家也不等于不信任知识。放着现代医学不信,说我非得自己弄些民间偏方治病,这是不信任知识。放弃自己的判断,说我什么都不懂干脆全听医生的,这是迷信专家。
知识,使我们跟这个世界打交道最好的武器。如果知识有漏洞,那我们一点办法没有,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但如果是专家有知识漏洞,我们是可以做些事情的。
具体说来,用知识和世界打交道,你能做的事情有三种。
第一种,是你作为一个主流人物,在主流市场中,做出重要的知识贡献。比如你作为一个医学家发明一个新疗法,这个疗法能让所有相关的病人都用得上。这种贡献是你为人类文明创造了新知识。
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你一生之中大概可以指望0到2次这样的机会 —— 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机会。
但是不创造新知识,可不等于你就得放弃主动使用知识的权利。
第二种,是你根据自身的情况,综合现有知识,给*自己*定制一个解决方案。
比如尤德考斯基给自己治疗头皮屑就是这样。他运用网上公开的知识,自己制定治疗方案,把病治好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机会呢?因为大部分知识针对的都是一般情况。本来每个人都是特殊的,对不同病人应该使用不同的疗法和不同的剂量,但医生每天面对大量的病人不可能专门给你太多的关注!医生在乎的是程序正确,他会采用最常用、最保守的治疗方法,而这种方法并不一定适合你。
我再举个例子,教育也是这样。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老师讲课应该讲给谁听?最标准的办法肯定是按照班里中等水平、甚至是比中等略低一点的学生水平制定教学进度。那如果有个学生学得快,她应该信奉老师的专家意见呢,还是应该按照自己的节奏走?
肾结石是个典型的病,按照固定流程走就行;头皮屑是个疑难杂症,那你就得定制方案。
你管不了别人,但是你可以管自己。当然,自我定制对人的要求仍然非常高,你需要具备很强的综合调研能力。不过在互联网时代,取得专业知识是越来越容易了。
不论如何,尤德考斯基认为,像这种事情,你可以指望每年都做一次。
第三种情况,是你能不能在互相矛盾的专家意见之中,选择一个你认为值得相信的意见。
比如说,日本经济过去一二十年停滞不前,很多人说这是日本的社会结构问题:老龄化社会,企业没活力,年轻人没奔头,经济不行是注定的。但也有些专家认为其实没有那么深刻的原因 —— 原因很简单:是日本中央银行的错误货币政策!这一派专家说,只要日本央行多印一些钱,日本经济完全可以起来。
那你信谁的呢?像这样的情况,你再说我水平低,我就信专家的,这种态度就完全没有可操作性了 —— 现在是专家都不信专家的。
会看球的人不一定非得会踢球。如果你对各路专家的立场、风格、利益所在和门户偏见有个基本了解,如果你能认识到日本央行领导人面临的利益格局,你完全可以对这个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
当然,你仍然*不是*专家,你的观点并不是你自己原创的,但是知道采信哪个专家,这也是你主动运用了知识。
尤德考斯基认为,像这样的判断,你可以经常有。
以我之见,这一切的一切的根本,就是你到底敢不敢*运用*知识。通过考试发射一个信号,那不叫有知识。高谈阔论装点门面,那不叫有知识。拿知识武器在辩论中压倒对方,那不叫有知识。
一切不牵扯利益得失的知识,都只不过是智力游戏。
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错误的判断会导致不良后果的时候,你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这才算是真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