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成大器的三个潜质

2023-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经纬成长说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中练。

杂事考验耐心,经历成就定力,困境考验心态。

一个人能不能成大器,就在于这三点。

01

能做好杂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一个学习茶艺的男生,被安排到一家茶社实习。

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端茶倒水、打扫卫生之类的杂事。

他打电话跟家人抱怨,说学不到东西,完全是在虚掷时间。

被领导安排一些杂事,就抱怨不休,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谁的工作,不是从打杂开始的?

作家刘同说:

“打杂的工作给了我很多机会去了解这个行业的内幕,

你可以站在狙击手的角度去看待这个行业,

打杂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做好眼下的每件小事,不疾不徐,才能触碰更大的可能

能做好小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9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了石油开采热,年轻的洛克菲勒也来到了采油区。

刚开始时,洛克菲勒只找到了一份极其简单的工作。他心里很不平衡,认为以自己的创造性,做这类型的工作简直是埋没才华。

于是,洛克菲勒去找主管换工作,没想到主管只回了他一句:“要么好好干,要么走!”

后来,洛克菲勒突然想:我不是有创造性吗?那么为何不能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先从小事做起呢

洛克菲勒立即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中一道很小的工序,如果加以优化每次可以节省一滴油。

经过反复的试验,洛克菲勒终于发明了一种更为节油的机器,并为公司节省了巨大的成本。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出自《礼记·中庸》)。

坚持做好每件小事,你就会发现:

一步一个脚印,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捷径。

02

大胆经历

“能说服一个人的,

从来不是道理,

而是南墙”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

能点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说教,而是经历。

吃过生活的苦,才知道读书不苦。

微博曾发起过一个调查:人生十大遗憾之事。

排在首位的,就是未能珍惜年少考入好大学,以致此生碌碌无为。

读书的苦只是一时的,生活的苦却是一辈子的。

一个男孩说:“以前觉得上学辛苦,没想到打工的生活更苦。”

曾从大学退学去送外卖,几年后又参加高考重返校园的一位年轻人,在回望自己的经历时,诚恳地告诫人们:

“人生能倒着走的话,可能每个人都能走得很好,但是现在人们都不能倒着走。”

遭遇一次冷遇,

才知道

圈子不能硬挤

“能说服一个人的,

从来不是道理,

而是南墙”

曾在知乎看过一个帖子。

一位网友参加同学聚会,他本心潮澎湃地想与同窗共忆青春岁月,可到酒店后,却发现所有同学很自然地分成了两个圈子。

一边是朝九晚五的普通白领,而另一边,要么是企业高管,要么是创业老板。

两个圈子之间,泾渭分明:前者闲话家常,后者畅谈经济。

白领同学想融入高管老板圈,可是他们身边早已围满了人,即便勉强挤在边缘,也说不上话。

这大概是当代人际交往最真实的写照。

你没有实力,认识谁都没用。

有了实力,才有人脉;

有了价值,自然有了圈子。

03

强大的心境

俗话说:“水到绝境是风景,人到绝境是重生。”

人们常常被绝境吓昏了头脑,但很少有人意识到:

真正的绝境并不是绝境本身,而是面对绝境时那个羸弱的心境。

越是绝境,越考验一个人的心境。

在面对绝境时,唯有提高自己的心境才能扭转乾坤,迎来破局。

《反脆弱》中有这么一句话:“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

生活同样如此。

有的时候我们拼尽全力想完成一件事情,却最终没有收获完美的结果。

但我们为之拼尽全力的过程,却已经深深地刻入我们的灵魂当中。

与其成为被风吹灭的蜡烛,不如利用风的力量,成为那一簇越烧越旺的火。


来源:投资经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