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世间事情感的港湾💅世间语

石岩磊/最霸气的炫耀

2020-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石岩磊简书

最霸气的炫耀

文/石岩磊

点击这里听我的声音

“告老还乡”是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为由向皇帝请求辞去官职,获准后回到家乡,而实际上许多人辞官另有隐情,有的人是难以忍受伴君如伴虎的提心吊胆,有的人是自知失宠不得志主动请辞,还有的人是由于政绩不佳而引咎辞职,真正“老”到无力继续任职的很少见,唐朝的诗人贺知章可算得上是一个代表,并且他在临行前受到文武百官的夹道欢送,令其倍感荣耀与欣慰。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86岁的贺知章因病恍惚不能处理政务,于是上疏请求回乡,耄耋老人来到阔别了50年的家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感慨颇多,作了两首《回乡偶书》,其中的一首朗朗上口妇孺皆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他用平直戏谑的口吻将自己重回故里的场景刻画得生动鲜活,既有岁月催人老的悲凉,又有小孩子天真问话的欢乐,而我从中还解读出贺知章的一丝骄傲。

杜甫有诗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可以想见唐代人的寿命并不长,贺知章绝对是超级寿星了,他在外为官半个世纪,其发小同乡应该都已作古,难怪村头迎面见到的是些重孙辈的“儿童”了,他的内心应该是五味杂陈吧,既有物是人非的凄凉,又有重返故乡的豪迈,里面或许还多少掺杂着任凭岁月无情“我自岿然不动”的惬喜,这是赤裸裸的炫耀呀!炫技、炫富、炫酷哪有“炫寿”霸气!

长寿、富贵、安乐、好德、子孙众多被称作“五福”,而长命百岁位列第一,足见人们对寿命的珍视,长寿不仅代表着年高德劭,而且还意味着生命的厚重。毋庸置疑,经验全是经历咀嚼出的滋味,没有经受上世纪“三年困难时期”的苦痛,怎知道草根、树皮、观音土的味道,没有经过当前灾难的磨砺,将来的20后、30后怎会和我们感同身受?正是苦不堪言的痛楚与欢欣鼓舞的喜悦如尖刀般,在生命的旅程中刻记下一个又一个的符号,给人生增添了很多可堪回首的记忆。

磨难过后,人们会倍加珍惜大好时光,对身体健康又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愈加祈盼寿命的绵长。前几天,有位好友跟我开玩笑:“咱们打个赌吧,看谁领的退休金长!”我欣然应战,尽管明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的寿命比天气预报还难以推断,可这有意思的“竞赛”也不失为一种生活情趣。我和他没有明确赌注,或许可以说我们是在拿明天作筹码,将每个白天与黑夜视为铺路的青砖,一块一块地码放成幽静祥和的小径,便可漫步于憧憬与希冀之中。

古人的一首“偶书”勾起了我无限的遐思和瞎想,尽管是毫无根据的猜度,但还是令我对贺知章无比崇敬,不仅在于他的超长寿命,更在于其屡有建树还能善终,他才是当之无愧的大智大勇之人。贺知章的睿智从诗中也可窥见一斑,两鬓斑白使人愁,可他印象深刻的却是孩子们的笑脸,都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同样的,寿由心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才是最好的保健品,这也许就是古典诗词留给我们的话外音吧。

      2020.3.26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