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农经济看中国内卷
吾来藏地四年,在与留守牧区和耕耘农区的本地藏民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对藏地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整体说来,牧区藏民纯朴,大气,热情,好客,具有天然的共享心里,而农区的藏民,相对精明,狡诈,对钱有一种嗜血般的热爱。初,老夫未能深解其意,后经过深层次的接触与思考,逐出悟到其人性差异之本质, 在此,稍作分析,或可抛砖引玉。
为何农区的藏民比牧区的藏民更会“算计”,其本质在于农业的内卷所至。在更大范围内分析,无非是生存资源导致生存内卷,其根本原因如下:
首先,藏地属于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恶劣,人烟稀少,本属于游牧民族生存之所,本就靠牧业生存的藏民,只因个别区域如山南,日喀则,林芝等地具有土地肥沃,日照时间长,水源丰富等特点,导致其部分迁徒的牧民开始出现定居的态势,一旦定居下来,其原以畜牧生存的方式就会向以农业生存的方式逐渐进行转变。我们不妨以熟知的历史民族交流融合事件来做例证:
唐太宗时期的和亲给西藏带来了农业的划时代变革,文成公主入藏时,除了带来了具有对佛教发展影响深远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以外,更多的是农业种子,农耕工具以及农业专家,这些都是有史可查的,对于靠游牧生存的藏人开始出现了农耕的飞速发展。定居及大面积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是生存比较安逸,在安逸的生存环境里,人们更容易繁衍后代,且后代的成活率也会更高,因为一旦出现定居,其生存的生态系统开始稳定,而这种稳定又会让各种对生存不利的因素都会随之降低,于是家及家族的观念开始生根并随之壮大。于是,藏民便开始有“聚落”及“家族”的观念,其中一部分靠游牧的藏民便变成了依赖固定土地生存的农民。当然,成为农民的这部分藏民,其生活物资来源由单一的肉类变成了以农产品为主的杂食类,在其获得物资的营养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与丰富。
以上,老夫论述了农业给藏民带来的好处,但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必定会存在矛盾的两面。比如藏地的农业,一方面,农业带来了稳定的收入,藏民开始出现了“聚落”,逐渐形成了村,乡,镇,区,市等行政单位,在资源分化方面,也逐渐形成了所谓的各行各业,而这一切,以商作为纽带,以交易作为各个行业运行的根本,在此前提下,所谓的“赔和赚”便成了人们需要精于计算的思维负担,除此之外,稳定带来的人口繁衍也会导致资源的再度紧缺,于是,关于生存的“内卷”便会不自觉的上升到人们的主要矛盾,这是农业的本质决定,我们经常所夸赞的“精打细算”其实是无奈之举,小农的特有的狡诈与算计也就水到渠成,毫无违和之感。
老夫去年和一位藏族朋友聊到关于唐朝与土蕃战争时,这位藏人朋友说道:藏人之所以打进长安,掠夺财富,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建立稳定的居住场所后,特别是有了固定的行政体系后,人口急剧膨胀,导致生存资源匮乏所至,而他们在打下长安,松州等地后攻而不占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地方太过炎热,导致其耐寒性动物如牦牛等无法生存。由此可见,农业带来的根本性问题就是“内卷”,而在当时解决这些“内卷”的方法除了战争之外,很难再找到第二条解决之道。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任何稳定的体系其带来的危害也是极其可怕的,纵观我们的历史,从合久必分到分久必合,从不断的衰败又回复到繁荣的过程中,其内在因素离不开人口的发展与资源增长的非匹配性。当然,这只分配生存资源的无形的手一直在掌控着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西藏也只是其中一个例证。
小农经济的内卷还表现在智力的角逐上,老子之所以提出“弃圣绝智”的主张,乃至要发展成“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其根本原因在于他看到了“内卷”本质,想以这种方式来压制人们思维的“进化”。这种方式显然起不到作用,因为生存的本质就是资源的占有,这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农业的生态系统一旦形成,其“内卷”也就不可避免。
另外,农业的稳定生态系统在促进人口大力发展的同时,其资源的分配便不免与权力的占有挂钩,于是,特权阶层也就开始形成,人们便开始出现对权力的极度崇拜,原本的“大同”社会便土崩瓦解,政权的保护意义便随之弱化,这也是东西方在对待“人”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根本性的分歧所在。
问题分析到此,人们难免要问,这个绝症性问题就没有解决办法了吗?当然有,那就是全球的贸易一体化以及人类自身意识的觉醒,贸易一体化在此不做分析,就人类自身意识觉醒这点和大家商讨。
目前我国人口问题已经成了“首要问题”,据2022年上半年的全国生育统计数字表明,我国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2022年上半年我国人口出生数量约为523万,死亡人口为531万,第一次出现了死亡交叉。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而从本质上来看,这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资源的不足是导致内卷的根本原因,我国目前有14亿人口,而人均的土地面积在世界上排名在110名以后。由此可见,选择“躺平”或“摆烂”是目前解决我国内卷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和手段,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终极自我调节,这比古代通过“战争”或其他“灾难”来控制人口数量要人性化得多,也要文明得多。
最后,我想说,所谓“内卷”,并非是资源的真正稀缺化,而是人为的“制造出了资源的稀缺化”。这也解释了“千里马”形成的原因。
虽然我们是农业大国,但老夫不希望由此而让人们越来越卷,导致本来充满人气的社会变得死气沉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