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桌子撞了你?我拍死它!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27962/8b82703794919c81.png)
球球正在蹒跚学步
所以免不了撞到什么东西上
然后开始哇哇大哭
如果是一个忽略孩子感受的家长
会对被撞到的孩子说
——别哭了,没事儿的。
——你怎么不注意一点?
——不就是被撞了一下嘛,要坚强!
还好我是一个对感受敏感的家长
一般情况下
我会给球球共情的回应
——很疼是不是?
——走得好好的就撞倒了,好难过。
——哭一会儿是不是会好一点?
面对我这样的反应
球球哭一小会儿就没事了
每个人如果是被理解的
那么情绪就是被安抚过的
不再需要用更激烈的方式来表达
以求得关注和照顾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0827962-1f0b0c845cb96d1d.png)
但是最近
我发现球球不满足于我的共情了
她一只手摸着自己被撞到的部位
另一只手拍打着撞她的物品
眼神里写着不满和愤怒
似乎等待着我做些什么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0827962-bdcaa3fdaadb460b.png)
当我一脸懵逼的看着球球时
球球奶奶走过来了
他一看这样的情形
马上很有经验的问球球
——是谁撞的你?
球球马上指着桌子给奶奶看
奶奶驾轻就熟的走到桌子面前
举起手来狠狠拍打桌子,同时说着
——谁让你撞球球!
球球看着挨打的桌子
终于不哭了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0827962-f3586eec0ca9ba37.png)
这一幕如此熟悉
一下让我穿越到了自己的童年
只要我跌倒或者被撞
每当我因为疼而哭泣的时候
大人为了转移我的注意力
或者为了安抚我的情绪
就会打骂那些物品
似乎全是那些物品的错
我们是受害者
而那些物品是居心叵测的坏银
我们如此无辜
我们也如此无能
所以下一次
我们不需要发展出照顾自己的能力
更不需要注意环境来保护自己
因为我们没有错
也意味着我们对自己
是没有责任的
是外面的世界对我们有责任
它们下次注意就好了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0827962-d9c0a89b52da9e56.png)
更可怕的是
我们会认为这个世界有敌意的
这些物品是故意要撞我的
所以它们挨打也是理所应当
我收拾不了你
大人可以收拾你
反正就是强的可以欺负弱的
反正你就是故意的
同时
我们也不再关注自己的感受
我难不难过不要紧
反正你别开心就行了
你不是撞我了么
不能白撞
你也挨打了你也疼了
那我就爽了
所以我是否开心
取决于你是否开心
…….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0827962-c872377e5120d18b.png)
如果不学心理学
我永远都不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也永远不会想到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
会带给孩子怎样的影响
无意识中
我们会传承早年的模式
并不加以判断的继续传递下去
因为那是我们最熟悉的为人处事的方式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0827962-c7ef342a7adbdcfd.png)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认为
这个世界是善意的
我们是要关注自己感受的
可以为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的
那么
这件事情可以这样回应
——你被撞了,很疼吧(共情感受)
——难过就哭一会儿吧,我抱着你(允许情感宣泄)
——桌子在那里没动,被撞了估计也有点意外吧(消除对抗)
——我们下次可以怎么做呢(引发思考,这个适合2岁以上孩子)
期待每个孩子
还有每个成年人
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太阳
无需凭借谁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