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RD到上线:一个需求的完整生命周期

2019-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小二哥很二

产品PRD评审:

        1.PRD评审邮件,评审是否通过,是否有补充点、待决议点,如果场景考虑不全或者主流程不通,评审不通过打回后重新提PRD。

        2.PRD中细节描述要清楚,比如特殊场景的处理,产品容错处理,做到开发人员可以以PRD为准。PRD的细节缺失会造成开发人员的开发场景缺失,测试人员测试场景缺失,大概率的出现线上BUG。此点需要产品、研发、测试的共同努力,争取将BUG消灭在PRD评审阶段。避免出现如下场景:测试完成后准备上线时产品发现需求考虑不全,需重新讨论需求;提测后产品发现有场景遗漏需要补需求;这些场景均会造成测试资源、开发资源的浪费。

        3.PRD评审通过后输出PRD评审报告。

研发人员提测:

        1.提测前执行测试人员提供的冒烟用例,保证100%通过。

        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组codereview 或者结对codereview,review通过后方提测。

        3.提测单上附属codereview通过截图、接口测试附属接口名称#方法#本地测试入参、涉及应用、应用代码地址、分支、修改点。

测试人员测试:

        1.在研发提测前准备好测试用例,其中涉及到主流程的标记为冒烟用例。

        2.与研发人员、产品经理、项目经理一起评审测试用例,并输出测试报告,后将测试用例提供至研发人员。

        3.研发人员提测后,测试人员进行冒烟,冒烟通过后继续执行其他测试用例,冒烟失败则打回提测单至研发人员。

        4.测试人员在测试环境执行完毕所有测试用例后,进行分支预发,分支预发测试完毕后主干预发,主干预发测试完成后输出业务方验收报告。

        5.业务方验收完成后,进行上线。上线后进行线上验证,输出测试报告。

完整流程中共有11种文档输出:

1.BRD(Business requirements document)    商业需求文档

2.PRD(Product requirements document)      产品需求文档

3.PRD评审报告

4.PDD(Product design document)

5.PDD评审报告

6.测试用例 (Test Case )

7.测试用例评审报告

8.提测单

9.JIRA单

10.UAT验收报告(User Acceptance Test用户验收测试)

11.需求测试报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