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驿站

八十岁老汉赶着驴车到城里买妻,你怎么看?

2019-03-15  本文已影响12人  小果书屋
行色匆匆的人群

前言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

我很孤单,不想再一个人了

八十岁老人不耐寂寞,赶驴车进城相媳妇儿竹篮打水一场空 刘家镇北弯子村二队村民张英老人,今年八十岁高龄了,老伴前二十年就离他去了,其子女也相继结婚生子单门另过。老人的身体还算硬朗,子女们各三差五的给老人一些零花,倒也还算孝顺,但是他们都很忙,谁都没有时间去陪伴他,这使的老人感到十分的孤单。 前不久,村里有个赵忠,此人吃喝玩乐都在行,在其囊中羞涩之后,把脑筋用到了别人身上。这天,他串门吃喝后拐进了独居的老人屋里。长久无人陪伴的张英老人自是非常高兴,也不闻是那路子人,便攀谈起来。三谈两语中得知老人备感寂寞,希望有人陪伴的心事。这正中赵某心怀,于是顺口说出自己可以帮忙,给老人牵线搭桥找一个伴,以解老人苦闷,但需要一些钱。于是张英老人便拿出钱交给赵某让其着手办理。

保姆难称心

赵某人走后,张英老人便先后找各种借口让子女们过来说事,这事,那事的乱指点,就是不肯说出自己想找个伴。当大伙都看出老人有些异样时,最后还是小女儿通情理,说爸,我们给您找个保姆吧,往后有什么事让保姆去做就行了。 老人心里乐了,脸上红通通的默不作声,在老人的`默许'下,子女们一致通过给父亲找个保姆,以解决他的生活照顾问题。小女儿帮老汉找了第一个保姆,是从城里请来的刘某,因其家离的比较近,可以顺便回家照顾孩子才接了这个活。刘某今年三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妇女,因为孩子要上学,她每天都要到街上去买菜给孩子做饭,这就没有很多的时间呆在老人这边,只是抽空帮老人洗洗衣服或是拆拆被襦之类的活计,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人的需求。 于是一个月后张老头儿又迎来了第二个保姆,这回是从城里家政公司请来的一位专职家政,说到这,我就想起了小品里的宋丹丹,可谓是小品的翻版,活脱脱的生活写真啊。聊天,哪是一个敬业嗯,只不过场景变换了,小品里赵大叔是到城里儿子家里,感到寂寞无聊才找了个专职家政来家里服务,而张老头是在农村老家找来城里的家政来家里服务这还是一件新鲜事,不过,这件新鲜事很快就被后来的张老头刷新了。 `再来十块钱的'这个小品名典很快验证了在老汉张英的身上是多么的不适应了。请保姆的费用全是子女出的,自己一辈子都在为家操劳,并没有留下什么财富,而这个保姆一天到晚全是钱,走的时候还不忘拿些能带走的东西,跟打劫似的。老汉倒不说什么,可子女们不干了,直接辞掉了。弄得张老头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

思想决定一切,需求就是动力

赵某人从城里回来了,一脚就迈进了张老汉的家,可谓是钦差大臣的他有足够的理由使老汉奉如神名。他带来了大好消息,说是有人愿意嫁给老汉了,并说把张老汉的个人情况都说给了那边的女人,人家听介绍后说愿意了,只要对人家好,对人家姑娘好就行。老汉听得一头雾水,将信将疑,但更多得能感受到他情愿相信这就是真的。因为要说有什么理由要嫁我老汉儿?赵某人不是直说了吗,人家先嫁的老公有病,为了给老公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也没治好,到头来人财两空,如今欠下了乡亲们债务达五万之多。所以啊很明白,女人下嫁的条件便是替我还清债务,待我及女儿好,容得下我们母女。说到这,赵某人眼珠子咕噜地转,看着老汉由喜变忧的脸色,猜度着他有几成决心或是有多大把握。最后张老汉象泄气的皮球一样叹气,我老汉从哪里弄哪么多钱来?

赵某人似乎想到了这般情景,胸有成竹且不紧不慢的问张老汉有没有决心,想不想要这个女人。老汉庆幸地说他有办法吗?赵某人不愧为办大事的,他只一指点,便是老汉重燃希望。原来老汉所住的房子宅基有一半是其兄长所留,也就是说他继承了身无子嗣的大哥的宅基。现在是合二为一,其实际使用不到三分之一,有三分之后在空着,当时有人想要出钱买,后被老汉拒绝。现如今打上此主意,这事情要不要和子女商量,这可是个问题。

在赵某的建议下,两人迅速合拍,那就是先不和子女们说,等到事情办成了,愿意怎么就怎么吧。说时迟,那时快,当即两个人分工,老汉开始准备畴钱,赵某赶回城里按置这个可怜的女人。当然赵某人在张老汉盛情款待下酒足饭饱,临走还不忘拿些盘缠。

我怎么感觉这是骗子的节奏哦,我怎么感觉现在的老年人本事都那么大,那么有主意,脾气胆子都那么大哦,还那么高大尚无私洒脱大方无所谓啊,一身优点全让老年人占了,就连八十岁的赶了一辈子黄牛车的张老汉也是如此。真要感谢时代了,让我们赶上了这个百花齐放的大好盛世!

很快,张老汉拿着地契款五万元,赶着驴子车前往赵某人约定地点,准备迎接新人。

大山里来的女人:"我们那里很苦''

村子距离城里并不远,三十几里路,张老汉赶着驴车不到半晌就到了。在赵某的安排下,张老汉见到了即将属于自己的女人,样子还挺招人喜欢,看上去就四十五六的样子,穿着很朴素,人也很干净,反正挑不出啥毛病。简单的打过招呼后就钻进了其住宿的一家小旅馆,听说在此住了一个月了。赵某说那女人很苦,是大山里出来的(此山指太行山),前年死了丈夫,带着十来岁的女儿,跑到我们这个地方打工,也不挣钱,还欠着乡亲五万元债务,想遇合心的再嫁了,还清乡亲们债款。赵老汉要他别说了,他说他能理解,钱也准备好了,啥时侯走。赵某让其在门口等,自己跑到旅馆楼上去问。开始说要赵某接过老汉的五万元到楼上给了女人,女人收到钱后就随老汉回家。于是赵某把老汉叫到路边的石桥下,准备让老汉解开绑在腰间的钱袋时,又被从楼上窗户处探出的女人喊了过去。来回几次,最后终于在女人的房间里达成了一致。女人让张老汉签了个字条,是这样写的:我自愿帮助xx女士五万元用于尝还乡邻债务,钱财匀直接交于Xx女士无尝使用,于其他人无关,李女士愿照顾xx老人余生,如果遇有特别情况,钱物属赠物,怒不退还,永不后悔。xx签。

你敢嫁,我敢娶

一切办妥之后,启程回家,老人无比的轻松的熟驾驴车,给人一个十足的内行里手的印象。车上的女人左盼右看,赵某做为引荐人十分得意自己的杰作。他可是在老张跟前是个大功臣,看他在马车里喝酒的姿态得意忘形就知道了。一进村庄,立马传遍了整个人群,张老汉的子女们也先后随着他们到了家,一看到老父亲竞然这般不顾颜面,纷纷心中怒气冲天,这要是真的岁数般配也算,这能过吗?分明就是骗钱的吗?我们是缺你吃呀还是少你穿啊,这倒是哪门子事啊?

说我是‘老糊涂就是老糊涂,没出钱就是没出钱’

事情一在升级,老汉死活不承认出过钱,子女轮番上阵,威逼利诱,老汉时终不悔,反倒弄得女人坐不住了,`你这样说你父亲,你能不能让他多活两天吧!`子女们也不示弱,我倒要求你们放过他吧!他就是个老糊涂,你给我走,赶紧给我走,女人眼里流着泪花跑向大街,无人知道她的去处。老汉追到门口一气之下倒地了,乡亲乱作一团。经过抢救,张老汉醒来,众人纷纷凑前,无人敢提及半句所发之事。倒是老汉儿抬眼四顾,'你们去找会来啊!‘方知老汉还在惦记着该惦记着的事。

孩子,记着回家的路

在老汉的弥留之际,一则寻人启事贴满了城市的大街小巷,其中有专门写给孩子的话:孩子,请你记着回家的路。

村里人说这是张老汉一辈子最开心的时日,也有人说是张老汉晚年操守不保,道德伦丧以至于名誉尽毁。还有人说这是世间大爱,也有说是人间大骗。

笔者甚是纳闷,为何姿色尚可的美艳之妇甘愿下嫁一个为了女人连地产都敢变卖的张老汉呢?

后记

你的温柔我永远不懂,但愿在另一个世界还要相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