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决定成年,怎么爱孩子才健康?
大家好,我是可妈,一个十三岁女孩的妈妈,一名心理咨询师。分享成长,笑迎人生。
陪伴女儿进入青春期,她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与我冲撞,要求独立,逆反等等。幸好我们的关系不错,一般发生矛盾或争执,都能相互坦言,彼此原谅。这和婴儿期与她建立良好的关系,密不可分。
心理学讲流派,精神分析为一派,都奉行“童年决定成年”这一理论。在发展心理学中,也比较强调童年对一个人成年后的影响,并且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一生心理发展的趋势的一门科学,就更重视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学龄期(7-13岁)、青春期(11-18岁)的心理变化和发展。
那么在短短的6年中,怎么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既不疏远,又不过于溺爱?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好好爱他,有原则和界限即可。

同时,爱的给与要分时间段和方式。
0岁,婴儿期,你怎么爱他都不过分。一句话,让他有充分的满足感。如武志红老师说的,让婴儿全能自恋。就是,他一哭,妈妈就要有反应。饿了给吃,不舒服了给安抚,高兴了逗他,不高兴了抱他。总之,一句话,他就是神,你就是围着他转悠的天使。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婴儿时期的满足,会让人心理不饥渴,有安全感和满足感。
我女儿出生26天,就出现腹泻症状,需要住院治疗。新生儿住院是全封闭的,父母只能2天1次,通过玻璃墙,远远的望一下,那个揪心呀。女儿住了10天医院,回到我身边,我明显感觉,孩子睡觉容易惊醒,特别胆小,听到一点儿的响动,就哭闹。特别是白天,她根本不睡床,于是我和外婆就宠她,轮流抱着她睡觉(婴儿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要晚上8点左右,她才落床。这样坚持了整整4个多月,我现在都有点腱鞘炎。
就是这样的安抚和满足,女儿慢慢大了,我们天天都要带她出去转悠,一路上,不停地给她讲,“这是树,看树干是灰色,树叶是绿色”“呀,看太阳,红红的”,反正是自言自语,一路不停,感觉自己真的像个疯子。但是,老话说得好,孩子要逗,家长疯三年,孩子聪明一辈子。其实,这就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在1--3岁,语言能力发展的提速期,加快词汇的积累,避免用重叠词和孩子交流,不要说:“奶奶、觉觉、果果”之类的词。吃奶就是吃奶,睡觉就说睡觉,苹果、香蕉、梨子,是什么水果就说什么。不要含糊不清,更不要以为孩子不懂。尊重,就从充分信任开始。相信他就是一个完全的人,他什么都想知道,他也什么都能懂,我们要告诉他世界的美妙。
3-6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他会迎来第一个叛逆期。他会有自己的一点儿小脾气,他也会什么都强调“我的”。这时我们不要妄加推断,说他“自私”,他只是在成长中开始寻求自我。尊重他,真实的告诉他,什么是他的,他可以拥有,什么不是他的,他要归还,要遵守规则。这就是定规则,立界限。如果,我们作为父母,没有事先告诉孩子规则或确立的界限,就不要责怪孩子,说他倔强。不论断,是父母给孩子最大的爱。

有规矩、有界限地爱,怎么宠他都不过分,因为他就是你心中的宝贝!
每天5分钟,了解一点发展心理学,为自己和孩子做准备。期待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