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己·一以贯之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华杉讲
这一以贯之,是儒家的一贯思想。“贯”,三层含义:
一是贯穿、贯通,一个思想,贯穿所有的思想,融会贯通,所有的道理,都是一个道理。
二是贯彻,把一个东西贯彻到底,不要东想西想。孔子跟子贡也说过一以贯之。孔子问子贡:“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你以为我是学得多所以懂得多么?
子贡曰:“然,非与?”是啊!不是吗?!
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当然不是!我是一以贯之!不要今天学这,明天学那,要把学到的东西融会贯通,一以贯之,按一个道理去做。
贯,还有第三层含义,一以贯之,就是一贯之,一贯如此,专注坚持。不管世事风云如何变幻,不管别人怎样,不管多少诱惑,我的原则,一贯如此。
总结就是,融会贯通,贯彻到底,一贯坚持。
学习不难,难在一以贯之。因为真正学到,学通了,不容易;学到了还能做到,照那样去贯彻,不容易;做到了,还能坚持不变,不受外部环境诱惑影响,那更不容易。
正解
这个解释是字面意思。从上下文来看,夫子的意思是:我一直是忠恕啊。当然,夫子之道一以贯之的是忠恕吗?这是曾参的解释,门人大多认同。但是道可道非常道,还是读通论语才可以领悟于心,难以一两个字描述。
原文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华杉讲
这段对话,我们在上一节介绍过了,按《史记》记载,是发生在孔子和弟子们在陈国被困绝粮的时候。孔子对子贡说:“子贡啊,你认为我是对天下事物之理,件件穷究,事事学习,所以学得多、记得多、懂得多、会得多吗?”子贡说:“那当然了!同学们跟老师学,就是老师无所不知啊!”说完想想不对劲,老师问这个问题,肯定有什么话要说,马上又补一句:“不是吗?”孔子说:“当然不是!我是一条道,一以贯之!”
所以有人问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忠恕之道了,忠恕之道,用民间的俗话来说,就是四个字——将心比心。儒家讲日用常行,儒家思想,和中国的民间智慧是一体的,都是讲日常生活。就像禅宗讲修行是什么,就是挑水砍柴。
忠恕之道,将心比心,落实到行动上是什么呢?“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你想得到的,让别人也得到,或者让别人先得到。因为你想要的,你就知道别人也想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就懂得别人的感受和诉求。恕道呢,就是反过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遭遇的,不要施之于别人。
正解
“吾道一以贯之”在不同的语境之下有四种意思:一方面指道是什么,即曾子所阐释的忠恕之道。然而这一点我个人是存疑的,夫子之道博大精深,包括但不限于忠恕之道,所谓“道可道非常道”,难以一言蔽之。另一方面说一以贯之,有三种一以贯之,一是从知到行的一以贯之,不是仅停留在认知上;二是不因穷困通达的外在境遇而变,一以贯之,“独立而不改”,“确乎其不可拔”;三是不因家事国事军事等具体领域或者事情、华夷蛮陌等对象而改,一以贯之,“周行而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