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纱窗真情揆痴理"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的回目是《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这一回主要是讲宝玉在杏子阴发现藕官烧纸钱,并且庇护了藕官,使藕官免受惩罚。回到怡红院,宝玉问芳官,从芳官的讲述中知道了藕官与菂官、蕊官的同性之爱。
藕官问题是,回目中的"茜纱窗"是什么意思?
01
有的读者根据本回的故事内容,认为"茜纱窗"就是指怡红院,宝玉住的地方。
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作者为什么不用"怡红院"或者"绛芸轩",岂不是比"茜纱窗"更贴切吗?
有的读者说,宝玉喜欢红色,所以窗纱是茜红的,所以用"茜纱窗"指代"怡红院"。
果真如此吗?熟读《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茜纱窗"到底是指代谁的住处?
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贾母带着刘姥姥以及众人来到黛玉的潇湘馆,就对王夫人说,这窗纱旧了,不翠了,就不好看了。而且还说,这院子里并没有桃、杏树,都是翠绿的竹子,用碧绿的窗纱反而不配。还跟众人讲,这糊窗子的料子叫"软烟罗",一共有四种颜色:银红色、秋香色、雨过天青色和松绿色。
银红色的"软烟罗"也叫"霞影纱"。贾母让王熙凤明儿找出银红色的替黛玉糊窗子,从此,黛玉潇湘馆中的"碧纱窗"就变成了"茜纱窗"。
那宝玉房间的窗纱也换成银红色的"霞影纱"了吗?作者没有写。不过我们可以推测,从"怡红院"的名字以及"怡红快绿"的匾额看,怡红院中应该少不了红色的花朵,宝玉也一向喜欢红艳的、热烈的色彩。可是正因为如此,宝玉的窗子再用银红的"霞影纱"来糊窗子反而不配了。
另有,第七十八和七十九回,宝玉写下并吟诵祭奠晴雯的长篇诔文《芙蓉女儿诔》,黛玉从芙蓉花丛中走出来,称赞宝玉的诔文可以与曹娥碑并传了。但是黛玉提出"红销帐里,公子情深"这一句意思很好,但用词过于熟滥了。因此建议宝玉把"红销帐里"改为"茜纱窗下"。
宝玉认为改得好极、是极,但是却忧虑一件事:"但你居此则可,在我实不敢当。"黛玉就说:"何妨,我的窗即为你之窗,何必分晰得如此生疏。"
从宝黛二人的这段对话里也可以看出,黛玉居住的地方是茜纱窗下,而宝玉住的地方却不是茜纱窗。
宝玉把诔文改了改去,竟然改成了"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黛玉听了,忡然变色。黛玉为什么会忡然变色?因为宝玉写出了她最担心发生、也早有预感会发生的事情,那就是她与宝玉虽有真情,却无缘份,而身体羸弱多病的她也必然会早夭而亡。
她自己的《葬花吟》中写的非常明确了:"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但这话从宝玉的口中说出来,还是有些让黛玉感到惊心,让她有不祥的预感,让她忧虑不安。
"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写得很直白,就是说宝玉与住在茜纱窗下的黛玉没有缘分,黛玉早亡,与宝玉阴阳两隔,宝玉感叹黛玉的薄命。
如果第五十八回回目中的"茜纱窗"代表怡红院,那么就大大削弱了这句诔文的悲凉气氛了。黛玉也不必为此忡然变色了。
从第四十回以及第七十九回这两处看,第五十八回写到回目中的"茜纱窗"都不可能是指宝玉住的怡红院。
如果说这里的"茜纱窗"是指黛玉的潇湘馆,又不合本回的故事情节,因为本回关于藕官的故事发生的地点一个是杏子阴,一个是怡红院,而不是潇湘馆。
这一回只写了潇湘馆的一个小片段,宝玉拄着一支杖踱到潇湘馆,瞧黛玉益发瘦的可怜,问起来比以往已算是大愈了。黛玉见宝玉也比先大瘦了,些微谈了谈,便催宝玉回去歇息调养。
那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回的回目写作《茜纱窗真情揆痴理》呢?"茜纱窗真情揆痴理又有什么深刻含义呢?
02
我认为有一种可能,就是预示八十回之后的情节,为宝、黛、钗三人的命运走向埋下伏笔。
宝、黛、钗《红楼梦》这部奇特的小说,每一回都非常精彩,而且可以单独作为中篇小说来欣赏。但是每一回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有些看似比较独立的故事,也与主线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我们前面讲的龄官与贾蔷的爱情故事,看似与宝黛爱情没有任何关系,宝玉只是一个见证者,由他的眼睛让读者看到龄官痴情画"蔷",看到龄官与贾蔷情深意厚,而把宝玉冷落在一旁。
贾蔷与龄官事实上,龄官与贾蔷的爱情启发了宝玉,让宝玉悟到"人生情缘,各有分定"的道理。也使他由原来的"情博"转而为对黛玉的"情深",也使他在"金玉"与"木石"之间做出了选择。
宝玉挨打之后,宝钗来看他,他看到宝钗心疼、娇羞的样子非常感动,就想:"我不过挨了几下打,她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假如我一时遭殃横死,她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
这是宝玉在悟出情有分定之前的想法,他以为自己会得到所有女孩子(包括宝钗)的感情、所有女孩子的眼泪,所以他才会对袭人说出那样的疯话:
"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飘起来,送到那鸦鹊不到的幽避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
但是宝玉看到龄官与贾蔷的爱情之后,就明白原来自己想错了,他并不能得所有人的眼泪,不能得所有人的深情。从此各人各得眼泪罢了,而他所得的其实也只有黛玉的眼泪。
这是宝黛爱情发展过程中,继诉肺腑之后的一个里程碑,他悟出了情有分定,由"情博"变成对黛玉的"情深",而促使完成这一步的正是龄官与贾蔷的爱情。此后他就再也没有之前那样的痴心妄想,也没有之前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的行为。
正是因为有这一步的完成,才会有第五十七回的《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正是因为有宝玉对黛玉的情深,才会一听到紫鹃说黛玉要回苏州就难过得死了大半,人也傻了。
第五十七回的内容可以说是"宝黛生死恋",是继诉肺腑之后宝黛爱情的又一个高潮。紫鹃试出了宝玉对黛玉的真情,得到了宝玉的承诺与誓言,但是却并没有迎来家长们为他们定亲
第五十八回,却写了另外一个故事,藕官与菂官的生死之恋以及藕官与蕊官的后续情缘,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03
难道作者曹雪芹只是要写一个小戏子之间的同性相爱的故事以增加此书的看点吗?
如果那样的话,作者不必非要把这个故事和宝玉扯上关系,让宝玉看到和听到。完全可以按照写"二尤"那样的模式来展开。
作者安排芳官到宝玉房里,藕官到黛玉房里,蕊官到宝钗房里,这样安排也是有深意的。
作者的目的就是要让宝玉清楚地看到和听到藕官的故事。藕官的故事只有藕官、蕊官、芳官三个人知道,藕官与蕊官是当事人,她们都不便把故事讲过宝玉听,唯有芳官合适。芳官既是知情人,又是局外人,她更能清晰客观地还原整个故事。
蕊官到宝钗房里,是不是作者在暗示宝钗是在黛玉死后嫁给宝玉的呢?
藕官、菂官、蕊官生死相恋的故事,是不是在预示宝玉、黛玉、宝钗三人命运走向呢?
藕官不顾受惩罚的危险在园子里为菂官烧纸钱,是不是预示着宝玉在黛玉死后,依然对黛玉"终不忘"、"意难平"呢?
所以,藕官的故事绝不是作者无意穿插,而是精心布局,与宝黛爱情形成呼应,并预示宝、黛、钗三人未来的命运走向。
在高鹗的续书中,黛玉的死与宝钗的出闺成亲是同时进行的,这样写的确达到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悲剧效果,但却产生了一种缺憾,让人觉得宝玉、黛玉、宝钗的人格都不那么美。
金玉良缘黛玉死前焚烧诗稿,她是带着绝望与怨恨而死的。她带着爱与感恩来到这个世上,却在尝尽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之后带着绝望与怨恨离开,似乎和她的报恩目的相符吗?
黛玉焚诗焚烧诗稿似乎是黛玉对与宝玉一世情缘的否定,让人觉得宝玉是无情的,黛玉付出的所有爱都是不值得的。似乎黛玉不是来还泪报恩的,而是要得到与宝玉的婚姻,得不到就怀着怨恨死去。这样反而减弱了宝黛爱情原本撼动人心的力量。
宝钗呢,在明知宝黛二人爱之深切的情况下,在黛玉还在病中的情况下,依然答应嫁给宝玉,就显得宝钗特别无情,置黛玉死活于不顾,有意拆散他们。也让人怀疑她之前对黛玉的情都是假的。即便是宝玉抛下她出家了,也让人觉得她没有那么值得让人同情。
宝玉呢,在黛玉还活着时就与宝钗成亲,虽然是在凤姐等人的布局安排下,看似情有可原,可是读到他听说黛玉死了时的表现依然是让人失望的。
读到"又想黛玉已死,宝钗又是第一等人物,方信金石姻缘有定,自己也解了好些。"这样的句子让人生气,也让人觉得突兀。
宝玉在黛玉死前没有尽心守护,那时他在与宝钗拜堂成亲。知道了黛玉死的消息,以及黛玉死的时辰,他竟然对黛玉没有任何愧疚之心,而是转而接受了宝钗,这让人觉得宝玉无情。以及后面他与宝钗的相敬如宾、举案齐眉都让人觉得背后有黛玉的幽怨与叹息。
续书中贾母的冷酷无情也到了让人难以接受的地步,完全不顾黛玉的死活,与之前她对黛玉的疼爱也无法对接呼应。
从深情衷爱黛玉到接受与宝钗金玉姻缘,对宝玉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高鹗的续书把这个转变写得太潦草了。
如果把宝玉宝钗的婚姻安排在黛玉死之后呢?在成亲之前,宝玉是否回再次来到潇湘馆,回忆他与黛玉的一世情缘呢?是否会想起他写下的"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没想到写给晴雯的诔文,竟然成了写给黛玉的谶语。
他是否还会想起藕官的故事来,想起藕官所说的那番话:
"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
宝玉在潇湘馆的这番思量,不正是"茜纱窗真情揆痴理吗?
经过一番思量、揣度之后,他觉得藕官的话是有道理的,他不会把死了的黛玉丢过不提,这是他对黛玉的情深意重。他也不想让死了的黛玉不安,这才接受了与宝钗成亲,并与宝钗有了一段举案齐眉的婚姻生活。
这样安排是不是更合情合理呢?所以,第五十八回回目中的"茜纱窗真情揆痴理"实际上映照的是后面情节,宝玉在黛玉死后,与宝钗成亲前,在潇湘馆回忆与黛玉的真情,揣度藕官的那番痴理。
但是宝玉终究还是无法忘怀黛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正像第一回中一僧一道对顽石说的:"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生悲,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宝玉正是因为经历了与黛玉爱情的纯净美好,经历了家长反对的无奈,经历了黛玉死去的巨大悲痛,他才体会到了"美中不足"的深刻涵义,所以纵然有宝钗的"举案齐眉",依然是"意难平"。
宝玉经历黛玉的死,经历贾府的逐渐衰落,经历大观园由热闹兴盛到萧条荒芜的转变,经历诸芳齐聚大观园的盛景到诸芳散尽的衰景,死的死,嫁的嫁,都离开了大观园。他才深刻体会到人非物换、万境归空,到头终究是一场梦,所以他才出了家。
这种情况下,宝钗才是令人同情的,才会让人体会到她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她要面对一生孤独无依的苦难,她的悲剧不亚于黛玉。
黛玉得到了宝玉的爱,却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得不到婚姻,最后幽怨而死。但她与对宝玉一世情缘并不后悔,因为她本就是为报恩还泪才来这个世上的。
她不是焚烧诗稿愤恨而死,而是遗言要带着诗帕一起下葬。因为这手帕是宝玉给她的定情信物,而上面的诗则是他们爱情的升华。
大家觉得难道这样写会削弱悲剧的力量吗?我们已经看不到曹雪芹究竟是如何安排后面的结局了,只能根据前面的伏笔猜测一二。
深刻体会到,张爱玲为什么会把《红楼梦》未完作为人生的一大憾事了。
藕官的故事也像龄官的故事一样,对宝玉产生了重要的启发。只不过,龄官的故事让宝玉当时就领悟了,而藕官的故事,却要使宝玉在黛玉死后才领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