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从来只来自你内心——《百年孤独》
都说孤独的人怕听情歌,其实孤独的人更不适合看孤独的文章。
最近读了两本传达着孤独的书籍,包括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而《百年孤独》是一本听名字都可以感受到文字将要表达的孤独的书,文章采用插叙的方式进行介绍,以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上校的回忆展开叙述。
每次读完一本书,都迫不及待的去找相关的书评,而这样做只是为了找到人来认可我,给出和我有共鸣的证据罢了。读《百年孤独》分了两个时间段,第一段是在自己比较消沉的时间,作为二十多岁,未出校门的孩子,实在没太多的生活体验,而唯一能让自己感受到孤独的是实习期间工作上的疲惫。正因为没有生活的责任,没有明白活着的意义,因此才容易在工作中产生疲惫,才会找不到工作的意义。不是刻意选择了这本书,而只是因为想读书,并且kindle里只有这本书还没有阅读,或许你与某本书的缘分就来自于这些不经意的巧合。看到第四章的时候已经被反复出现的名字弄得摸不着头脑,且被布恩迪亚家族成员中毫无情感交流的生活弄的苦恼,烦闷的内心只能更加烦闷,因此中断了阅读,想着等自己有了更深的生活体会后再来看这本书。
第二次读这本书其实距上次中断才3个月,跟孩子一样的是烦恼的事很快就过去了,因此再读时已经很轻松和安逸,趁着过年在家想把kindle里的书单都阅读一遍,换一批新的书单。这样的阅读心情带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没有被书中的孤单给带进深渊而无法自拔,并且可以有闲心缕清文章脉络。
在我看来,文章通过三条脉络来阐述这个百年家族的经历和这百年的孤独。其一是,马孔多是家族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及其伙伴们创建,可以说是这个百年家族所在的村庄是由无到有,随着一代代的发展以及与外界的接触,使得这个地方外观上看着日益繁荣,可仔细观察作者的描述,以及观察布恩迪亚家族的发展便可知晓这繁荣只是看上去的繁荣,实际上的马孔多如同这个家族一样,空虚且孤独,除了家族中的第一代女人乌尔苏拉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在忙碌,其他的人似乎自顾自的在自己孤独的精神世界里徘徊,而贯穿于家族发展从头到尾的就是乱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整个家族在最后从马孔多消失,而从文章开始就提及的蚁患在这个家族最后一代过度沉溺情爱时毁了这个家的所有建筑,而根据预言马孔多最后从世界上消失,一如它从未存在过一样。
第二条线索是书中那句最明显的预言,“家族的第一个人被困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在被蚂蚁吃掉”。整个家族从开创到人丁繁盛,到布恩迪亚上校下一代,仅上校的儿子都达到了17人,最后的最后,只剩下奥雷利亚诺和姨妈阿玛兰妲.乌尔苏拉,秉承了这个家族的乱伦特性,于是在乌尔苏拉活着时担心却未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乱伦使得二人剩下了猪尾巴的孩子,且出生后阿玛兰妲.乌尔苏拉便去世了,而孩子则被蚂蚁吞噬,故事的最后,奥雷利亚诺只看见孩子干瘪的皮被蚂蚁拖走。他开始记起那个吉普赛预言家梅尔基亚德斯留下的预言,破译多种语言以及加密方式后的预言,则清晰阐明了该家族的命运,而预言的最后则是他正在破解羊皮卷的最后一页,宛如他正在言语的镜中照影,而当奥雷利亚诺.巴比伦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诗人记忆中根除。
第三条线索是家族中反复重复着的姓名,包括:何塞、阿尔卡蒂奥、奥雷利亚诺、乌尔苏拉、阿玛兰妲,最后也没能摆脱这个名字的循环,谁又能说这是作者刻意为之,谁又能说这不是命中注定。
看完整本书后,整个人仍然一身轻松,幸运的是自己在幸福的时候看的此书,当真说,孤独的人不适合听孤独的歌,更不是适合看孤独的书,因为很容易不自禁被书中的浓重氛围所感染,甚至怀疑人生,从我了解的读者中可以看出,不幸的是这类现象确实存在。比较两次阅读此书的心境,和看完后的感受,相信书中的感同身受确实需要你当下处在这种情境下,但这往往会让自己的孤独加深,不利于自己乐观的对待生活,所以内心孤独的时候不推荐看这本书,希望我自己今后的生活,希望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一如我此刻的心境,简单而幸福,愿孤独与我们无缘!
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