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想法

同样是旅游,为什么王维觉得有诗意,我们觉得没意思?

2019-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韩金量读书
同样是旅游,为什么王维觉得有诗意,我们觉得没意思?

只要出发,总会有意外收获。

距离查济古镇还有2公里,被路两边的大片荷花塘吸引住了。粉红的花、绿色的叶、青黛的山、青瓦白墙的房,淡淡地勾勒出一幅中国山水画。

01 景

寻一处空地,车子欢快地发出刹车声。车一停,我们马上冲进了荷花深处。但好像永远只游走在荷花世界的边缘,荷花连绵不绝看不到头。

我不是在欣赏美景,而是在欣赏美人。风裁出了柳树的青丝,又裁出荷叶的绿罗裙,那朵朵粉的、红的、白的荷花是点缀在裙子上的装饰。她扶摇着,和蜂儿、蝶儿和蜻蜓嘻戏,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02 情

清香暗吐的荷叶风,消减了夏天的酷暑。荷是如此的灵动和清凉。

荷是灵动的。微风过处,水珠在荷叶上滚动,散开了。风停,小水滴又弯弯曲曲地滑下来,聚合在一起。若风大了,荷叶便俯下身,水珠如珍珠项链式地倾下。

荷是清凉的。有水的地方,就会吸纳热量,水又会蒸腾出水汽,所以荷塘总是比其他地方清凉。所以,我们往往会在喷泉边找到同样的感情。而不同的是,荷叶的意像是永恒的清凉,浮躁之心,见荷一凉。

3000年前,《诗经》:山有扶苏,池有荷华

800年前,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今年,我:流火八月觅清凉,查济古镇,信步荷花塘

从先民到现在,3000年过去了,荷花给了我们同样的灵动和清凉。

03 禅

水搅动的声音,把我从深思中拉回,心中马上冒出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但从莲花深处出来的不是采莲女,而是穿着齐大腿根的长靴的大叔,心里落差让我脸一红。生活不仅有诗和远方,也有艰辛和苦难。而且王维并没有说“莲动下渔舟”的是采莲女啊!

事实上,他即使与农村老人,一样谈笑风生。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那么,为什么无论是不是采莲女,王维都能写出那么有诗意和禅意的诗句?

答案还是在这首诗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我认为最具禅意的一句诗。

什么是禅?静观内心,去繁就简,直达本真。王维放弃了富贵的世俗官场,隐居在终南山,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富足。所以,我们身边很多平凡而宁静的灵魂,是真正的觉者。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提到过沙漠中修行的尼姑,还有去北极圈生活的现代人。

生活即修行,最普通的生活细节都值得我们用心体会。人生本不设限,能体验到什么样的风景,取决于诗意和禅心。没有王维的禅心,我们在哪里隐居都体会不到生活之美。

我,带着荷叶的清香归去,如同王维消失在终南山中,他行走在山尖上,白云上;他行走在脚底下,眼皮下。

正如慧能所言: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同样,让我们产生禅意的不是采莲女,也不是采莲叔,而是赏莲的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