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男孩抱着妈妈睡衣不撒手,背后原因让人心酸……
前几天,一位妈妈心急火燎地来找我们求助:她说 儿子就要上幼儿园了,为了入园时更加顺利,全家早早就开始让孩子把上厕所、穿脱鞋、吃饭都锻炼了起来,幼儿园绘本的心理建设也没落下。
一切看起来都进展的非常顺利,除了……儿子睡觉一定要抱着她的睡衣。
奶奶为了让孩子放弃睡衣,经常一边对孩子说“这么大了还拿着妈妈的睡衣,等去了幼儿园,其他小朋友会笑话你的”,一边对他做出羞羞的表情。
这位妈妈看着儿子抱着睡衣小树袋熊一样委屈巴巴的模样,觉得好笑又心酸:因为儿子这个喜欢抱妈妈睡衣的毛病,是从她回去上班开始的。
这位妈妈哺乳期结束重返之后职场后,儿子白天醒来经常哭着找她。为了哄孩子,婆婆想了很多办法。后来发现只要抱着妈妈的睡衣,他就能很快安静下来。
于是从那天开始,儿子吃饭睡觉都要抱着睡衣不放。
▲睡觉也要抱着妈妈睡衣的儿子
对儿子的这种“迷之爱好”,这位妈妈非常能理解:他这是把睡衣当成“妈妈”的替代物了。
可现在他还改不掉这个习惯,上了幼儿园可怎么办?
2
我和周围妈妈说起这件事,得到了特别多回应,大家纷纷说起自家孩子的“小癖好”:
“我家女儿喜欢毛绒兔子,从小玩到大,走哪儿带哪儿,有时候不小心被其他小朋友拿去玩一会儿,那简直是不得了了。脏了还不让洗,实在脏得不行,我只能趁她睡着以后,偷偷放在洗衣机洗好再烘干。”
“女儿从小到大最喜欢一条姥姥做的小被子,洗得都旧了也不肯换。去年上幼儿园她也非要带着。因为幼儿园有统一发的,我就悄悄把小被子藏了起来。结果被她发现了就一直哭,不愿意去幼儿园,最后没办法了,只得把被子还给她,这才去了幼儿园。”
对孩子的这种执著的迷恋,很多妈妈甚至会有点担心:孩子这么“迷恋”某件物品,正常吗?
这里糕妈要给妈妈们宽宽心:有“恋物情结”的孩子还真不少,这是他们某个阶段特殊的心理需求。
对这事,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是这么解释的:依恋物是小宝宝抵抗焦虑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分离焦虑。宝宝拽着不放手的物品,是他们发明的“过渡性客体”。当母亲无法总在他们身边时,宝宝会借用它,来满足自己对母爱、对温暖、对安全感的需要。
被子、毯子、枕头、毛绒玩具、妈妈衣服等等,只要陪伴宝宝渡过了成长的重要时刻,就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依恋物帮助孩子了解和接纳真实世界,陪伴他们渡过恐惧和孤单,是心理发展连续性里重要的一环。
所以,千万别为了着急让孩子改掉“坏毛病”,就强行拿走他的依恋物。这样不仅不能改变孩子的习惯,还会让他烦躁焦虑,甚至给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3
那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孩子还总离不开依恋物,该怎么办呢?
有一个绘本叫《阿文的小毯子》,里面就有这样一只叫阿文的小老鼠。
阿文很喜欢他的小毯子,无论是走路、吃饭、睡觉还是玩耍,都要带着它。隔壁阿姨出了很多主意,想教阿文的爸爸妈妈让阿文丢掉他的小毯子,可是都失败了。
最后,还是妈妈想出了好办法:她把小毯子做成了一条一条的小手帕,然后阿文每天都会带着他的小手帕,再也没有人说什么了,阿文也很好地适应了学校的生活。
这个绘本,是不是给了爸爸妈妈们一点解决问题的思路?
绘本中阿文的爸爸妈妈虽然有点着急,但是并没有粗暴地对待阿文,而是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在既尊重孩子意愿、又照顾孩子需求的基础上解决了问题。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尊重孩子”一定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有了这个前提,爸爸妈妈可以试着用一些温和的方式,去逐渐淡化孩子对“寄托物”的情感。
比如,孩子吵闹着非要小熊才肯睡觉的时候,用绘本、玩游戏的方式,让他“忘记”那只熊的存在;如果孩子哭闹不停,可以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及时安慰他的情绪。
爸爸妈妈们还可以用多个物品替代那个“它”:比如,可以给宝宝提供多个毛绒玩具,让他不要“独宠一个”;玩小汽车的时候,教给他不同的汽车种类和功能,让他对多个同时感兴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要增加“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无时不刻感受到你的爱,他们自然会增加自信。
更有安全感,也就更容易戒断依恋物了。
有研究表明,孩子和安慰物之间的联结越亲密,他们面对压力时就越能适应压力。
我们大可不必为孩子依恋物问题而大费周章、忧心忡忡,在没有损害和干扰到其他人的情况下,我们尊重孩子、守护着孩子就好。
真正的爱,就是接纳孩子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