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光谱》3-4章

2021-08-14  本文已影响0人  阿拉比卡纳

第十五周 阅读《意识光谱》3-4章

第3章 实相就是意识

不管是根据逻辑推理,还是量子物理的“测不准原理”(沃纳·卡尔·海森堡,德国物理学家),还是精神世界的“不完备性定理”(哥德尔,奥地利裔美国著名数学家),我们都会发现,一切“观察都会破坏实相”。

但我们别无他法,只能借助三种方法来探讨大概的“实相”(指向月亮)。

这三种方法来源于两种符号化的论述方式:

第一种:线性的、单维的、分析的,通常也是逻辑的。我们看到的科学杂志、法律文书,大部分哲学著作采用这种论述方式。

第二种:想象,它是绘画式的、多维的符号化的阐述方式,是艺术、神话、诗歌、梦境的核心。

这两种符号化的论述方式通过单独或结合,通过三种方法运用到“大心境界”(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叫法,例如纯意识、绝对主观、空虚、法界、梵天等)中,这三种方法是:类推、否定和指令。

类推:对于“实相”肯定的描述,说明实相“是什么样的”。几乎在所有主流宗教中。也伴随想象的方式,例如图腾、神话意向和故事。

否定:说明“实相”不是什么。圣·托马斯(中世纪经院哲学哲学家神学家)有论述,在吠檀多派(印度六派哲学中最有势力的一派)中也有论述。

指令:一个人怎么做才能到达“实相”。在印度教和佛教中指“法”(抵达实相的指示)。指令形成了印度教、佛教以及道教的核心,在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神秘教派中也能找到。

第四章 时间与永恒,空间与无限

1、分离的主观不是真正的主观(我知道“我在看”,在看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真实的“自我”不能从远处认知宇宙万物,只能成为宇宙万物来认知它们,它不会受到哪怕一点点空间的干扰,而无空间的东西就必然是无限的。

2、永恒对于时间而言就相当于无限对于空间。从永恒的观点来看,一切时间都是绝对“现在”,正如同对于“无限”而言,一切空间都是“此处”。既然一切时间都是“现在”,则过去和未来都是幻觉,而唯一的“实相”就是现在的“实相”。

3、“永恒”不是永久的时间,二十真实、不会消逝、无法摧毁,而且没有时间的“当下”。

张莹 2021.8.14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