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深入阅读,然后才有深度阅读
我所能想到的关于读书的美好,这本《深阅读》里面都写了:比如获得一段充实的独处的时光,比如可以暂时抛开现实的烦恼去体验另一种人生,比如看到贤人看问题的视角和思考的脉络,比如获取高度浓缩的知识而不是自己在信息海洋里打捞……
这些都表面的,粗浅的,毫不费力就可以获得的愉悦,这仅仅是读书带来的乐趣。斋藤孝的思考更深入些:读书不仅是有趣,还有用。比如通过阅读你磨练了自己那些方面的能力,比如过上另一种人生的你将会如何探索、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比如贤人的观点你有何见解,同意或是不同意,你都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思考;比如高度浓缩的知识你只是记住了,还是理解消化并能为自己所用……深度阅读带来的不仅是愉悦,还有满足和自信。
什么样的阅读才叫深度阅读呢?
比如你读小说,你在体验另一种人生,为了能和角色感同身受你必须思考,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如果是你的话会怎么做、如果是在现实里你又要怎么做、是什么影响了你的选择……书中展示了许多你在生活里不会有的经验,某种意义上为你的生活提供了“演练”的素材,哪怕派不上用场,至少你培养了从多个视角看问题的能力,也许还能发现生活中没有被发现过的可能性。
比如读经典,大多数都是晦涩精深的,若是觉得实在是啃不动,也可以先读别人的解读。预先知道别人看到了什么,一点一滴加深自己对经典的了解,到了一定程度,再去读它,像吃东西一样从周边吃到中间。请记住无论别人解读出多少种,一定要亲自读一遍原书。
而读贤人的书,就不能光为他就某一点理解出来什么赞叹不已,就得站在他的角度看出去,思考你看到的是否就是他看到的。打个比方,就像一场辩论赛,你和作者达成了共识,你们的想法互为补充,在同一站线上维护自己的观点;不同意了,你肯定会从他看问题的每个视角出发,方方面面驳倒他,证明你才是正确的。这些都是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得出的结论。
斋藤孝强调要实践,指导学生写短文不止是要求写出想法,而是必须最少要有一处引用某本书的内容,这个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在此之前,我都是极力避免在写作中引用,还把“只掉书袋,算不得真本事”写在自己的签名档上。虽然摘抄了许多精辟的想法和美妙的句子在笔记里,细细咀嚼,反复品味,可这终究不是我的思想,这只是我所欣赏的、可望不可即的才华,这都是别人的一部分,不是我的一部分。
但他认为这是一种实践,因为这需要“抱着探索的态度深入阅读,寻找能够引用的内容”,这需要思考,挖掘到的语句越有深度,你的思考就得越深入,你得跟上它,抓住它,把它介绍出去。怎么说呢,你当然希望画册里全是自己的作品而不是别人佳作的临摹,靠内涵获得承认而不是通过炫技博得满堂彩,但是你能临摹什么样的作品,你的技术是有多高超,也是你实力的一部分。你引用的内容反映了你的看事情的角度和思考深度。
书中给出了几种挑书的方法,如行家推荐、排行榜、先读书评再自己筛选。说实话,我不怎么赞同他的看法,也不认为畅销书就不是好书(我可喜欢村上春树了,他的书严重影响了我的三观),好不好,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也许现在读不进大家之作只是因为阅历不够,不足以理解,我的理解是只要能给人启发的、能够常读常新的就是好书。
说了这么多,其实全书着墨最多的并不是如何深度阅读一本书,而是深入体验阅读这一件事。他已经告诉了你许多读书能带来的乐趣,能给人怎样的智慧,为什么能锻炼一个人,这都是深度阅读才能做到。可实际上,这做起来太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抱着学习精进的态度去读书,而且这实在是太无聊了——谁会在看电视剧的时候背下每一句台词呢?
那怎么办呢?持续阅读,深入体验阅读的乐趣。读不进,找找哪些改编成影视作品的,看完再去看原作;读出声,听别人读或读给别人听,一起读书其乐融融;读的过程中不断自思自问,要参与,别只顾着围观;把实体书整整齐齐收起来,每次看到都能提醒自己是个有“阅历”的人;通过大量泛读发现兴趣点,再找准一个点深入下去,再扩散开去;坚持“输出”,通过与人交流来加深阅读的影响……简言之,就是先从“面”和“量”上提高阅读力,再深入到阅读这一领域中去。
这些方法最大的特点从粗浅处着手,再进一步通过广撒网的方式体会阅读的乐趣,尤其是跳读。作者没有指出这一点,可我还是认为:跳读应该是一种选书方法。火速看完并总结概括本书讲了什么,若是好书,你自然会重读,并重点精读第一次读时感兴趣的地方;若是不值一读的书——幸好,你只是囫囵吞枣地翻完了,并没有浪费太多时间。
先要深入阅读,磨练出深度的阅读能力,再用它去深读一本书,发现思想的精髓所在,这就是《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