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你真的逃得出心的折磨吗?
【本文由赞我(zaneds.com)独家冠名】
文/与秋
这个题目在我脑海里已酝酿很久了,却一直不敢迟迟动笔。其实自己也不明白怎么会蹦出这个想法,以致于和友人说起时,大家都有点惊愕,问我为何会有这样怪怪的念头。我淡然一笑,也未作解释,知道他们误解了我的用意。
1、
在以前的传统观念中,离婚总不是件光彩的事,也是羞于启齿的,大家也对此避而远之。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离婚已变得司空见惯。
特别是在大城市,离婚的比例每年都在上升。前些年就听到"无理由离婚时代来临了"这样的说辞。这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呢?
我知道以我的阅历肯定是无法去评论它的对错的,但在我的思维中,对于"离婚"这个词始终不敢苟同。
偶尔听到朋友抱怨婚姻无味,在嘴上时常冒出"离婚"的话题时,我除了冷静地劝说几句外,一般都保持沉默。清官都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是人家夫妻间的事呢。常言道"床头打架床尾和",我一个局外人又能了解多少,起到多大的作用说服作用呢。
那天遇到好长时间未见面的S君,看到他因每天奔波劳神而疲累的样子,我就开玩笑说"钱是赚不完的,别年纪不大就开始透支生命了啊。"他也笑了,带着丝许无奈说:"唉,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家庭也不得已去透支一下了。"我再看看他,尽管劳累,但可以感觉到他心底洋溢着繁忙的喜悦,不禁暗暗为他感到高兴。
记得去年他还在我面前诉说自己婚姻不如意,说离婚是迟早的事这样的话。我当时并未把他的话当真,知道这只是因为心烦气躁而产生的抱怨,因此只简单地对他说"离婚,也不是你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以后还是不要把离婚这词挂在嘴上。婚姻本就是在平凡中过日子,是需要自己去经营的。"今天,他的眼神分明告诉我,他已跨过了一个坎。
婚姻中的爱情,在日复一日的磨合中已形成了他们彼此认同的模式,并为之付出努力,累并快乐着。
2、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茫茫人海中,两个完全陌生的男女能走到一起结为夫妻,是累世的姻缘,怎能不好好的珍惜呢?有谁愿意把离婚视同游戏去折腾呢!对于那些经常把离婚挂在嘴上的人我是嗤之以鼻的。或许他们并不是真正想离婚,但当一个人轻易地说出"离婚"这词时,已是一种对婚姻的蔑视,一种对承诺的不负责任了。
也许有的人是耐不住婚后的平淡,也许有的人是抵不住外界的诱惑,于是脑海中会滋生离婚的念头。可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婚姻中的爱情就是这样,激情会随着婚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淡,而另一种感情,亲情却越来越浓。当浪漫的爱情渐渐变成深笃踏实的亲情后,夫妻二人就成了不可割舍的整体,谁也离不开谁,少了谁都会有剔骨剜肉般疼痛。
那么,离婚就如同是在自己身上动了一个切除某个重要器官的手术,会留下永久的伤口和疼痛。又有谁能真正坦然地承受这样的伤痛呢?
当然,离婚后可以再婚,但你能承诺重新担负起一段婚姻的责任吗?婚姻不是赌博,如果到头来又是重复另一轮的平淡和厌倦,你能赌得起吗?如果能赌得起一次,你又能赌得起终生吗?
3、
自古以来,人们又能真正接受几个离婚再婚者的婚姻呢。
就拿浪漫诗人徐志摩和陆小曼来说吧,他们的婚礼也称得上是"独一无二"的了。当着各路亲眷朋友,徐的老师梁启超的证婚词没有一句"百年好合"之类的话,而是声色俱厉,令这对新人无地自容。
梁启超说:"徐志摩!你性情浮躁,所以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要尽好妇道之职……志摩小曼,你们俩位皆为过来人,希望勿再做过来人。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如果不是对离婚的排斥和不认同,作为老师的梁启超又怎会说这些话呢?
婚姻是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惦念的命运合体,那是用岁月堆砌起的誓言。
围城里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然更多的人总是对婚姻充满着憧憬,那是爱情的产物,是人生的转折。
婚姻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寄托,是对对方的一种许愿。离婚是不得已的结局,当我们走进婚姻的殿堂时就首先应该想到婚姻所产生的责任,没有哪个人在结婚时会想到离婚。既然如此,那何不把想离婚的精力放在好好去经营婚姻上呢。
纵使婚姻真的走到了尽头,那还是要问问自己:离婚,真的准备好了吗?当你真正要解除一个婚姻时,你也就逃避了一份责任,对父母,对爱人,对子女。可逃得了心的折磨吗?
如果还没准备好,那就抛弃离婚的念头,好好想想如何去陪爱人一起慢慢变老吧。
离婚,你真的逃得出心的折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