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帧,你再也回不去的“真实”
文 | MENG
昨天在电影院看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不是120帧,没有超大屏幕,屏幕上还有一块污渍,但是电影并未因此减色。如果说120帧是为了达到逼真的视效,那么这一次略有瑕疵的观影体验,其真实度也不怎么逊色。
电影无论如何是“观看”的艺术,规定了你如何看的是导演,但不可控因素依然很多,比如4K,120帧的影院有限,观影的位置、角度、座椅、音效……指标略动,感受随之改变,“无常”太多,不如“随缘”。
之前看影评有人说必须看120帧,否则就别看了,而对这部电影的讨论都集中在120帧上,我觉得这实在有点本末倒置了。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彻底地“揭发”了“战争”与“日常”的暧昧关系,用琐碎的对话、凌乱的意识流填充了伟大叙事、英雄故事、浪漫爱情。而120帧的意义,还在于理解这部电影想要表达什么之后。
首先,李安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思考意义,所以他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任何一段剧情的展开上,或是任何一个人物的深挖上,而是流畅地将摄影机从战地转移到家庭,从家庭转移到球场,从球场转移到舞台,从舞台转移到后台的谈判,他记录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普通人对战争的感受、利用、崇拜、理解、愤怒、谄媚。
在这部电影中,主角永远是林恩。一次作为战争英雄荣归故里的中场休息表演,成为比利·林恩最重要的成长转折点。也就是在这里,在“和平”中,他经历到了一次比战场上更严峻的“战事”。
两场战事都是别人加在他头上的。
在此之前,作为对战争毫无概念的小青年,林恩被对战争有执念的父亲送去了战场——当然,起因是林恩姐姐车祸受伤,被男友抛弃,林恩打伤了姐姐男友,为了躲避惩罚才被父亲送去战场,但是从一家人吃饭时的紧张氛围中,也可以看出家庭内部的撕裂。母亲非常担心儿子,姐姐更是充满内疚,因为她对战争根本抱持怀疑态度,不相信它的“正义”,而父亲却是一个整天开着电视看战争新闻的战争迷,母亲不敢违逆父亲,只能偷偷同情儿子,姐姐。对姐弟俩来说,家里的气氛已经糟糕透顶,比死还难受,这使得当兵也成为林恩逃避家庭矛盾的一个出口。
林恩在战场上经历了什么?一个初出茅庐的孩子,被迫举起枪对准敌人去战斗,他还没来得及考虑这一切意味着什么,然后,在一次突击行动中,班长被敌人击中,林恩冲上前去赶跑敌人,并和一名敌人进行了贴身肉搏,最后亲手杀死了对方,而班长却也一同死去了。
这对于他最惨淡、最不愿回顾的一天,却使他成为英雄,被千万人观看,鼓掌,成为焦点。随即便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二场战事:登台表演。
在林恩不断闪回的战争画面中,我们看到一种似曾相识的紧张,就是他在回到美国以后,被各种陌生的人包围时的紧张,作为一个战士和作为一个英雄,他同样都毫无经验,同样外行;在和啦啦队员展开的小小恋曲里,林恩也和握着枪走进战壕前对班长说“我爱你”时一样地青涩。
经验永远是新鲜的,但理解总是来得比感觉慢一些。
升国旗时的流泪不是爱国,是感动;真命天女的演出开场前,导演给战士们下达的走位指令,不亚于班长赴死前对大家下达突袭的命令;烟花响起,帷幕拉开,站到舞台前方立定,不是兴奋,是现场剧烈的震撼。
也就在这个时候,120帧的意义才无比明确:日常与战争一样,当巨细靡遗的真实扑面而来,你唯有迎战。一切都在剥夺你的注意,限制你的感官,带走你的自由,突然之间,战争变得触手可及。日常的意义也被改写了,对于一个经历过战争的人,对于林恩,日常显示出了荒诞而虚伪的一面,一切都是表演,一切都是娱乐,就连人们口中的战争也不例外,作为战争英雄,他无法动弹,无法表达。他必须穿上迷彩站在舞台中央,扮演自己,与此同时,看着自己被消费,被娱乐。120帧的画面会把这种充满张力,无比震撼体会放大到极致,所谓的“沉浸感”,其实是一种巨大的抽离感。因为过于真实反而产生了不真实的感觉。此时的林恩恐怕会体会到,舞台上的一刻和遥远的战场毫无二致,都是那么真实不虚,只有在这样的时刻他才活着,才触碰到了某种真实。可是这两者本身却互为映照出对方的虚妄。“真命天女”的表演和被林恩亲手毙命的敌人逐渐放大的瞳孔,在120帧的画质下逼真无遗,这种情况下,你无法不代入林恩去思考,何去何从?
后来,林恩对电影投资人说不,他说:人们总是说,有一点总比没有好。但我觉得,有一点还不如没有。这是片中林恩说的最重的一句话了,也就是借着这句话,我们懂得了林恩(也是导演)思考的结果:我们需要的不是权衡利弊的战争,而是坚不可摧的信仰。
林恩此时也愈发明确了自己不会听从姐姐的劝告,苟且回到家里,不是他不能回去,而是他已经回不去了。战争与和平都是虚妄,但他与队友之间、敌人之间起码是性命相见。
此时他还有最后的牵挂:啦啦队员女友菲珊,当他开玩笑似的说要和她一起远走高飞时,对方却给了他一个(已经不意外)的回答,“什么?你不是战争英雄吗?”其实他只是在确认一遍而已,确认她是“那一边”的人,他只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告别,他知道他再也不会回到他们的“和平”里,再也不会回到他们的“真实”里了。
这就是李安120帧的真实。他说:如果不是这个技术,我也许不会拍这个故事。我没看到李安的120帧,但我看到了这种技术的意义。也许没看120帧有些许遗憾,但绝不会像某些人说的那么绝对,导演想要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本身就是一部好影片,然后才是技术的至臻完美。朋友看完120帧又刷了一遍60帧,表示同样精彩。
遐想一下,如果以后的电影都是用120帧来制作,那种逼真而鲜艳的效果比真实更“真”,我们会不会和比利·林恩一样,从电影院出来,发现我们真实的生活黯然失色,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