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在我人生里曾发过芽
在我读小学四年级夏天的某一个下午,我看见我爸坐在客厅的单人沙发上,左腿盘起,右腿竖起撑着夹烟的右手,慢慢送到嘴边,先用口把烟嘬到口腔,然后深吸一口气把口腔里的烟吸到肺里,再缓缓地吐出白雾。那个姿势已经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甚至我觉得很帅。
然后有一天,我把当天我2块钱早餐省下,买了当时2块一包的黄色包装的烟叫广州,下午放学父母都未到家,便偷偷地在房间里重复爸嘬烟、吸烟、呼烟的动作。听说所有人学抽烟的第一口都会咳,就如所有人学游泳会喝水,学自行车会摔跤一样,我有着心里准备。但是很自然的,我没有咳,也没有觉得特别舒服或难受,吸过三口后就灭掉,还不忘毁尸灭迹,把烟灰和烟头用湿了的纸巾包好,从四楼的窗户扔了出去,剩下的烟和火机藏在枕头底下。
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妈鼻子太灵了,她居然发现了在枕头底下的“广州”,还揪着我的头发让我张嘴让她闻我嘴里有没有烟味,她非常担心我会抽烟就会吸毒。事实上我就抽了那一次后,都过了不知多久,几乎都忘了“广州”的存在。而且在小学我们经常被拉去看“教育片”(吸毒的危害),我早就被洗脑绝不碰毒品,当然妈妈的担心不是这么简单。就这样,小学过完了,我也没抽过第四口。
初一开始学校就要求所有学生上晚自习,但我爸担心我安全,整一学期都不让我去,搞得我在班里自觉像个另类。第二学期我妈终于忍不住跟我爸说“要学坏白天也能坏,根本就不关晚上的事”,我才知道我爸担心的不是外在因素的危险,而是我的内在因素怕我学坏。
事实上也如我爸所想,我学坏了,晚自习课间的15分钟,不少同学会去操场,那时候我们学校的操场都没有灯,就是乌漆嘛黑的一片,然后有一些红色的点点星光,那便是聚集成堆抽烟的同学们,我当然也是其中一员。
一个会抽烟的初中女生给你什么印象?那几年正热播港剧郑伊健的古惑仔,这个坏女孩的的形象让人觉得像大姐大,我的虚荣心越来越爆棚,听着别人的一声声姐前姐后的,真以为自己是个行走江湖的一姐,其实仅仅是会抽烟而已。
那时候我从来不用花钱抽烟,也不缺烟抽,没烟抽也不影响我的心情,所以我一直深信我没有烟瘾,也可以随时不抽。
18岁,我出来工作,一开始住在奶奶家,奶奶是个很自律健康的老人家,早睡早起,好学也勤劳。同时也是个老烟民,从我懂事开始她一直都有抽烟,她在家时除了家务和学习,其他时间要不在卷烟要不就是在抽烟。我曾经怀疑我学会抽烟是被遗传的。她还曾给的递烟,但我拒绝了,主要是不想我妈知道了又叨我。
后来我搬出去跟一个网上认识的姐姐合租,我不会在公同使用的空间抽烟,像客厅、浴室、阳台我都不会抽,一般我会在房间或外出时抽。那时候算过自己买一包烟大概抽一个月,出去玩的话问男生拿就行。直到她的未婚夫过来一起住,我们开始在客厅抽烟。
然后我发现我开始想念抽烟的感觉,特别是受委屈了或是生气的时候,也有曾经好几位前任都说我抽烟的样子很漂亮、很有味道等。慢慢就发展到只要闲着没事就想叼支烟,但我仍然深信我可以随时戒烟。
2009年7月初,我很高兴地跟全世界公布我怀孕了,那天唱K,同事给我送来烟酒,这是我第一次戒烟。
2010年9月,儿子五个月大,我回去工作第一个月就出差,那五天顺便就把奶戒了,回来之后就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哪一天,我又突然开始抽烟。这一年两个月的戒烟成果结束了。
2011年4月,儿子一岁,我爸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跟我说,他戒烟了。我心里替他高兴,但自己并没有想戒烟的想法,因为抽的不多,并坚信只要我想戒就一定能戒。
2012年10月,我们计划要二胎时去做了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结果发现我宫颈癌。从确诊那刻开始,我就没再抽烟,顺便把辣的、冰的都戒了,没有任何痛苦。
化疗了三期,医生说我白细胞没降低,应该是病灶切得干次,证明我身体自己在打仗,可是考虑不做化疗。然后往后一年每月随检。
第二年我的身体基本恢复如常,医生说三个月随检,然后半年,然后一年一次,五年都没复发就不会再复发了。其实叫我三个月随检的时候,我已经又抽烟了。这是我第二次被动戒烟。
即使我收入很低,仍然至少一周一包烟,最多两包。直至三年前,我入职了一个高级网约车的工作,为了避免车内有烟味,我换了电子烟,回家才抽烟。
2019年12月24日,我在樊登读书买了会员,因为2017年有朋友推荐我听《这本书能让你戒烟》,我觉得未是时候,这一天我觉得时候到了,第一本听的就是这本书。樊登本人不是烟民,我听了他的解说,按他介绍书中的方法去做,那些手抖,流口水的症状一直在持续,心瘾比身体的瘾更重。但是我确实又痛苦地怀念地戒掉了。
一年不多一点,我去健身教练学校学习,每天每节课下课同学都会抽烟,我闻着烟味,那口中唾液在翻涌,终于忍不问同学拿了一支,结束了这一年多的戒烟时段。
2022年4月,在一个水疗会所里有一个樊登读书的角落,那一个晚上,我捧着《这本书能让你戒烟》的纸质书,看着作者每个章节后面都会说“看到这里,你完全可以继续抽烟”“这个时候你手里有烟也没关系”“没看完这本书不用戒”这类的话,很别扭地边抽边看,因为我深信,看完就真的完全戒掉了。
于是两个多小时后,我放下书,灭了手中还没抽完的半支烟,连同手中还有三支烟的爱喜和火机一起扔到垃圾桶。
戒烟至今我跟好友喝过三酒,抽过两次烟,但已经没有“痛苦”,当然也会有过想抽一根的时候,但都一一忍了下来。其实用忍字也并不太合适,因为我没有痛苦地挣扎,只是感觉到自己有这念头,就让念头来,它会自己散去,仅此而已。
如上就是我跟烟的故事,作者有25年烟龄,戒十几次没成功,就一刻念头就成功了。那我10岁学会抽烟,40岁才“放下”,算不算是成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