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公司会留你一辈子,你要学学她!
Mia辞职了。
告别宴上,亦立的诙谐幽默,让这场离别显得不那么情绪化,甚至都忘了拍照留念。可曲终人散后,该来的情绪还是会来。做了多年的HR,早已看惯了新人来旧人去,可Mia的离开,还是让我们都有了淡淡的伤感。
Mia是大四时就来我这里实习的90后姑娘,由于表现优秀,毕业后很自然就留了下来。记得Mia来面试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德语专业,长相秀丽,思路清晰,沉着冷静。身材虽有些娇小,但看似柔弱的她,在这样的年纪就表现出来的沉稳和不卑不亢,让我感觉到她的与众不同。直觉告诉我,这样的女孩子,进步会很快,可能也留不久……但我最后还是决定录用她。
从实习到辞职,前后将近三年的时间,Mia的进步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最初给Mia安排的是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比如发邀请函、协调面试、入离职手续,给实习生记录考勤等等,都是些需要耐心和细心,又很难创新的工作。这或许,是大多数刚毕业的HR都必须经历的磨砺吧——重复、枯燥。何况她的专业并非HR,有些基础性的工作是必须经历的,更是磨炼性情的必要阶段。但我知道这样的工作是无法满足Mia这样有创新意识的女孩子的。 凡事一点就通的她,用别人一半的时间就可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还很擅长找到新的办法去做那些看似没有创新可能的工作。
后来,她跟着我做了一次完整的校园招聘,从联系学校,到设计海报,再到校园宣讲,组织面试,一直到最终录用,她学得很快,甚至还尝试着用微信做动画推广,这无疑让学生们感觉生动有趣。第二年,Mia就完全独立担任起了校园招聘的总指挥。不同部门的需求、对优秀学生的争抢,是对HR协调能力的巨大考验。要做到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看似容易,操作起来却需要极高的情商和智商——Mia做到了。
再后来,她考出了人力资源资质证书,并开始在实践中学习绩效管理、薪酬分析、心理学、劳动关系,组织公司大型活动等。到今年,她已经可以自己准备课件,进行员工培训。她甚至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总结各种人力资源专业知识,发表她的独特观点。必须承认,她是我这么多年带过的最有悟性的下属。在欣慰的同时,我也常常想,在这样一间传统的美国IT公司,中国也只不过区区两百人,一切业务都已成熟,我还能为她提供多大的平台去施展才华?于是,我尽可能多地增加Mia在亚太及美国总部的曝光度,让她参与更多跨国HR项目,更快地为她晋升和加薪——我知道,这些只不过是让Mia提出离开的时间晚一点,再晚一点。但她青春的激情始终需要在更加崭新的领域去迸发光芒。
Mia和我进行过很多次职业发展的探讨,她甚至有过是否应该继续做HR的困惑,因为她渴望更大的职业满足,她希望成为一家公司核心业务的核心成员,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倘若现实让转行的可能性变小,那么在HR的领域里,她应该怎么做才更有价值感?我们经常就这样的话题一谈就是一个下午。渐渐地,她似乎找到了方向,某些答案也越来越清晰地在她心里形成。我知道她的那个答案是什么……
一个月前的某个晚上,Mia给我发了一条信息:“Tina,我决定辞职了。” 没有多余的解释。我知道,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我甚至没有做任何客套的挽留,回复:“好”。不是不想挽留,而是知道,一个有胸怀的leader,如果不再能为下属提供更好的平台,就应该放她去外面的天地闯荡。
Mia决定去的,是一家创业阶段的互联网教育公司,这是一个新兴的,很有前途的行业,刚刚结束B轮的融资,很快就要进行上市的准备。在这样的公司,员工平均年龄22岁,有着无尽的创业激情和创新动力。HR制度和管理往往不完善,招聘常常占了HR工作的80%以上。Mia的职责是校园招聘,这是她轻车熟路的领域。她这两年全模块的HR工作经验,一定能让她在新公司的HR团队里迅速脱颖而出。
这样的机会,正是Mia现在需要的,她需要在一个年轻有活力的环境中,放手一搏,哪怕周围的一切并不成熟,哪怕工作变得异常艰苦,她也不甘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青春还未释放生命的华彩,就在按部就班中消失殆尽。所以,我选择了全力支持。最后补充了一句:“什么时候累了想回来,就再回来。”这当然不是客套,回来的,也不一定就是现在的公司。我只是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为了工作常常通宵达旦,也曾为了实现理想,不知疲倦地日夜兼程。历经铅华之后,终于明白了自己要什么,所以选择了回归。当Mia经历了一切该经历的,也许也会有另一种心境看待人生,那么我还是很愿意张开双手拥抱她。
Mia的职业生涯从我这里开始,如今离开我这个港口,开始新的航程,正如她的公众号里说的:“没有哪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也一如我的主张:“不要为了留下而努力工作,要为了离开而奋发图强!”
所以,Mia,我支持你的选择!未来的日子,你要好好哒!
这是电脑里为数不多的一张Mia的照片。那是2016年圣诞Party上拍的,也是Mia主导的一场创新游园会,仿佛就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