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联网快速上手新领域,高效解决问题(十六)
今天的主题是怎么用最小的时间和精力,做最有效的提升呢?这里教给你信息压缩、界定边界和高效阅读三个非常实用的策略,实现信息的高效整合。
我们先从第一个技能开始,就是通过压缩信息,形成模块,来让学习速度翻倍。
一、专家处理大量知识的技巧:压缩信息量,用模块化技巧打包
首先我要教给你一个概念,什么是模块化思维,也就是英文中的chunk一词。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接收的一大段信息,可以被提炼出核心要点,压缩成一个独立的知识块,然后快速地对它进行处理和保存。
认知科学领域对这个现象有一些专业的研究:短时记忆的容量普遍是四个记忆块(chunk),也就是说,我们的短期记忆最多只能放四件事情,再多了就记不住了。
为了更好的理解记忆,我们需要不断将阅读中产生的小块知识增添合并为大块,从而减少块的数量。增加每一块的容量,每一个知识块就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在理解中增长,我们只需要抓住理解每一个大块的意思,即可管中窥豹,用关键的局部来把握更丰富的信息。
而我们接受信息的过程,就像拿到信息块在脑海里拼拼图一样,我们对chunking(知识概念的切割和组装)运用的越好,相应快速理解和记忆效果就会越好。
那么我们如何运作模块化思维呢?其实主要就是两个步骤:简化归类和总结压缩。
那么课要怎么听,书要怎么读?
我们边听边读的过程,可以以知识点的形式来进行简化和归类啊。对于条目相同或相似的信息要能快速地在脑海中归成一类。同时,排除重复的、次要的信息,为重点知识腾出模块空间。
如果是阅读的话,这里可以使用之前介绍的非常实用的小工具——彩色便签纸。我平时在提炼出每章的关键思想后,都会在书页的侧边贴上彩色便签,并将关键信息提炼压缩到上面。例如:想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就可以在便签上写下文章的结构,类似于“问题-必要性-解决方案”;想记录下来书的核心要点,可以在旁边写下关键词和概要;想在看完书后有所应用,可在便签上写下看到某段文字的联想和应用。下次查找资料的时候,对于不怎么需要细细阅读的畅销书或参考书,就可以直接查阅书中便签,省时、方便。对于需要深入理解的内容,也可以通过便签纸迅速定位到书中位置。
在听课时,我也会在听完一段要点之后,自己对这段信息进行一个口头总结复述,压缩成一个知识点,放到脑海里。如果是开会培训的时候,那么手边的笔记本,便是非常好的总结和记录工具了。
当你熟练地掌握了对信息进行压缩总结之后,你就会明白一目十行的秘密了。所谓的一目十行,就是凭借熟练程度,能够一边用眼睛扫视,一边简化归类和总结压缩,抓住要点就不会迷失在海量细节中了。
好了,知识的模块化,便是今天的第一个学习模块了。
二、划定学习边界,巧用知识粘合
想要实现技能学习的杠杆效应,我们可以应用知识粘合的技巧来进行学习。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基础概念叫做边际收益,指的是每多拥有一个商品,所增加的收益。比如,饿的时候,买一个包子吃,这第一个包子带来的幸福感很高, 但再吃第二个,第三个,可能幸福感就没那么高了。在经济的一般规律里,商品给人带来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但是,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却是相反的,即,学习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在原有的知识储备上,再多学一个知识点,投入更少,收益更大。
那么,如何让知识获取边际收益最大呢?利用知识粘合效应。
什么叫知识粘合?它指的是,相似的,相近的知识,通过更快地被掌握,形成更大的知识块、知识网。
比如学开车,从驾驶七座以下的C驾照,升级到七座以上的A驾照,是比小白从零学车要容易多了;学编程,我们有各种语言,比如Java、php、R语言、python等。如果你已经有一门编程语言的基础,再学一门新语言是很容易的;学外语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已经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再学第二门外语也会容易许多。
因为,这些技能,都是在已经掌握的技能基础上,做相近的粘合,所以学习的速度会非常快。
我们要学会寻找自己原有知识的粘合剂,然后再用现有的粘合点捕捉新的知识,就像小朋友用蜘蛛网去粘蜻蜓一样。
那么,哪些是知识粘合剂呢?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让大家用xmind脑图总结的个人能力和知识点吗?在这张图上,你总结出的已经掌握的知识,便是你最有效的知识粘合剂。
回忆一下那些你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和技能,你是如何掌握它们的?走了哪些弯路,又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可以迁移到新技能上面去?把它们总结出来,形成你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这些,便是放大你技能获取的边际收益的“粘合剂”。
三、一个非常实用的阅读策略:SQ3R阅读法
今天我还要教给你一个非常好用的阅读方法:SQ3R阅读策略。
什么是SQ3R?美国教育家鲁宾逊(Francis Robinson)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为了提升军人的学习能力开发了这种阅读思考模式,后来广泛运用到学校教育及成人教育等领域。SQ3R阅读法由纵览(survey),提问(question),阅读(reading),复述(recite),复习(review)五个阶段组成。
❶纵览全书(Survey)
有效阅读第一件事就是纵览,主要是了解书籍背景、分清主次。
将书本拆分为封面,扉页,前言,目录,后记几个部分。封面到目录部分迅速通览,了解作者,主要内容,章节划分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可以对一本书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把握,方便根据自身需求划分主次,挑出最想了解的知识。
❷提问阶段(Question)
纵览之后,阅读之前,尽量向自己多提问题。带着目的去读书,可以激发求知欲,提高阅读效果。我把问题大致分为两类:
➀思考自身:你要从中学习什么?你看这本书想得到什么?你现在有什么困惑等,读书的过程正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针对自身问题去阅读一本书,就会减轻读书乏味,精神分散等状况。
➁基本问题:已知什么?作者的意图真正了解吗?我还想知道什么?对已知信息的反思,对作者意图的深度发掘,对自身需求的探索,绝对是深入学习知识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任何知识都要联系实际,对照现实。
❸阅读阶段(Read)
在阅读的时候,还是要像整合信息那样,寻找主要信息,减少对次要信息的过多停留。
我们需要略读的地方有:已知的部分、举例论证部分和暂时不需要的部分。这三部分我们不用耽误太长时间,扫一眼,了解个大概就好。像很多书都会用的承接、转折性词语,我们通常就略读。
❹复述阶段(Recite)
在读完每一节之后复述一次也许符合大多数人的学习目的,从头至尾温习一遍你刚刚读过或学到过的东西,通过口头复述、某种方式记笔记来做小结。同时回忆文章内容来回答纵览阶段提出的问题。
每读完一个小标题的内容,就停下来在脑海中复述一次,可以借助纸笔简要记录,要注意尽可能用自己的话复述,避免照抄书本原文。
❺复习(Review)
复习的目的是取得有关复述的怎样的反馈信息,复习方式有多种,你可以记笔记或者在重复上述四步之后复述。我建议你可以做思维导图,书中的脉络、关键词、主要信息点会以图像的形式更清晰地印入脑海。最后,运用思维导图将整本书收入自己的资料库,作为平时查阅的有用工具,学以致用。
纵观整个SQ3R的阅读方法,你会发现,它的总览、复习策略和康奈尔笔记法原理相同;它的快速阅读和复述总结环节,可以用上知识模块化的方法;而我们学习到的工具,也可以应用进去。
所有的知识点都不是单一的,它们都能被有效地粘合起来。这就是高效学习的关键秘籍。
图片: http://feed.youshu.cc/editor/user/255/upload/PU_z2m8pDY_598
今天课程我希望你带走三个知识点:
第一个,便是学会知识的模块化,即有效地对知识和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压缩,边输入边加工,实现高效学习;
第二个,是学会从已经学会的知识技巧中提炼经验,使之成为知识粘合剂,加速新知识的学习,获得学习的边际效益递增红利;
最后我教给了你一个高效阅读方法,即SQ3R法,希望你能应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