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自杀行为是什么心理?(家庭教育学习打卡第二十一天)

2022-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喜悦和平123

    孩子出现自伤、自虐、自杀行为,究竟是为什么?是不是现在的孩子娇气太重?抗打压力太差?动不动寻死觅活,孩子怎么了?

    韦老师分析孩子们出现自伤、自残、自虐行为主要问题是以下几个原因:

    1.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孩子的自残自伤行为是一种自我攻击。是孩子认为自己不够好,不配拥有活在这个世上的权利,孩子对自己的认知是消极的、向下走的。

    2.社会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孩子认为自己不够好的认知不是在出生时就具备的,是因为孩子在社会学习的过程当中,家人对他的否定和打压使他产生了这种认知,是长期积累形成的负面认知。

    3.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说,出现自伤自残行为的孩子,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都没有彰显真正的自我。他们没有办法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意义的人,或者通俗的说他们没有感觉到过快乐和价值。为了使自己心理平衡,他们会选择伤害自己的方式。并且在伤害自己的过程中,他们认为自己的心里反而舒服一些,这是他们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表现。

  自伤自残的孩子都是在否定教育中长大的,这就告诉我们身为父母,我们要做到:

    1.叫停伤害行为。停止对孩子的打压和全盘否定行为,停止给孩子带来伤害,让他们感觉自己无意义、无价值的伤害行为。

    2.接纳允许孩子。敞开心扉接纳自己的孩子,允许和尊重孩子,不控制孩子。接纳是无条件的接纳,而不是学习好我们才接纳他,表现好我们才爱他。减少或者避免施加到孩子身上的外界压力。

    3.爱和鼓励,温暖孩子。开始更多的爱孩子、鼓励孩子,看见并放大孩子的闪光点。

      做到了以上三步,我们才能帮助孩子从自伤、自残、自杀的行为当中走出来。遇到这类孩子的心理辅导,更应该做的是父母的亲职教育。让父母学会改变自己不良的教养方式,和孩子建立和谐共信的亲子关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