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
时序的变化指数,无疑在春节期间是最高了。今日是农历正月初八。
从家里走下楼,看到的多是家长推着拉杆箱在前面默默地走,孩子背着双肩包在后面默默地行。母女间该说的话在离开家门前,估计都说了。说了,也就说了,不外乎:“该用的钱还应该花”、“注意安全”、“别累着,注意身体”。或者,作为父母什么都没说,只帮助孩子打点着行装,算准到汽车站需要的时间,提前几分钟出门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16463/16a96850d1daeac4.jpg)
走到种子楼,两位分别来自兰城南乡仓里和西北乡的jian坦村的大伯在门市部,仔细地选着洋芋籽。令人意外的是,这两位大伯都喜欢选择小颗粒洋芋籽,且只买2.5公斤。想来,喜欢规模种植的三哥比他们要奢侈多了。来自仓里的大伯说:“就自个儿种点吃吃。”来自jian坦的大伯则跟我说起了村史。我说:jian坦村我去过。在报社的时候,还专门去走访过老通讯员周作诚老先生。他告诉我周作诚老师去世已有一段时日了,今年是九十四岁。我说:“人总归要老去,就是不知回程的路从什么时间开始?”他默默地看着远方,不说了。
别看孩子嫌大人啰嗦,今日下午在车上,晚上或者明后天到达目的地,一定觉得家里的年货带得太少了,因为同事尤其是同寝室的人会互相分享来自家乡的土特产。也别看两位大伯只买了2.5公斤洋芋籽,他们精明着呢,选时就看准了每粒种子身上已有几根芽,回家后横一刀竖一刀切成几小块,下田时施足基肥就行了。曾经少年的我在老家劳动的时候,所谓的“基肥”,还是秋后从田坷上削下的黄草泥,用火“焐”成的草木灰,最不济的是从灶膛里临时拔弄来的柴火灰,有肥没肥,反正洋芋长在公家的田,收获的成果也是公家的。没良心气的人,老天事后会不会制裁他,谁能够晓得?
走到机关食堂门口,一扇门正张开着。我走了进去,向正在摆放碗筷的女员工问个好。她们问我是否早就上班了?我点点头,又摇摇头。她们客气地说:明天早上就可以来吃。
回程了,回程了,都回程了。我的工作册簿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陈水河原创于2024年2月17日下午,于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