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婚姻育儿

你的善心为何总是充满“恶意”

2017-03-18  本文已影响404人  67e0c8293c73

文|Z老师

“好心有好报”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日渐成为一个争议话题。我接过无数个学生家长电话,主题都是“我批评ta是为ta好啊,ta怎么就不理解呢!”

小时候,我爸总说“良药苦口利于病”。

这句话既适用于感冒时,强制我吃药,也适用于犯错时,让我坦然接受挨骂。可时代变得真是快哈,如果你细心会注意到:现在市面上的“苦药”越来越少了!可是“挨骂还是挨骂”,它在原地踏步,没有随着科技而改变。那么“良药苦口利于病”这句俗语,是否还能被认同呢?

女朋友回家和老林抱怨领导是猪头。老林开启唐僧模式去安慰:

“哎呀,领导也不容易啊,手下这么多人,他得平衡各方面,担很大的风险,还要出去拉单子圈钱,哎呀,你这样说人家很不公平,人与人不能太计较,你更不能只想着自己,刚才那话虽然没被领导听到,但你这么想也会伤到人家的心,就算没有伤到人家的心,万一伤到花花草草balabala···”

“你,倒真爱替别人说话,啊~”女朋友的冷笑让老林是把话吸了回去,并倒退了好几步,“这么说是我的错是吧?!就你懂事是吧?!你这么懂事怎么不当董事长呢?!你!走!!”

被关在门外的老林,砸着自己那个大头对我说:兄弟啊,我不就是想安慰她吗?怎么我成坏人了?还我替别人说话?

女朋友肯定不会真把领导怎么样,只是想让你来帮她发泄情绪,并不想得到一堆大道理。我说:“哥,你站错队了,不就是抱怨别人猪头吗?处理这类事情的正确姿势是——坚定地和你家芳芳一起骂他!”

恶意满满

善心好比“良药”,但我们的善心在表达时常常陷入恶意却不自知,被对方误解后我们又觉得委屈。如此,为何?在亲友感到痛苦时,我们总在想办法使他们好受一些,然而恰恰是急于采取行动,让我们无法体会他们的真实状况。

1.习惯于道德评判,即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都是邪恶的。

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道德立场上,以貌似客观的语言来表达心意。例如“你的毛病就是太自私了”,“你这人真是小气”,“你怎么这么软弱”,“你一点都不关心我”,等等。

你可能会说“我这么说是好心啊,是想让他改掉缺点”。嗯,你这么说仅限于出发点是好的。归根到底,这类语言是将人分类,把人看作好人或坏人;正常或不正常;负责或不负责。总之,非黑即白。以这种方式提出批评、劝告,实际上充满着敌意。即使对方接受了批评,通常也不是心甘情愿。如果对方是个孩子,怀恨在心倒是小事,这种出于恐惧而屈服的状态,会使他们真的认为自己就是某一类人,进而厌恶自己。

你的善心为何总是充满“恶意”

2.对比。

“别人家的孩子”永远能碾压我们。在对比的语境中,你满怀的善心常常会变为对对方感到失望,责备,甚至控诉。对比或被对比,少数人能知耻而后勇,多数人只是越来越觉得自己过得“很惨”。

3.逃避责任。

每个人的言行都是受大脑支配的,客观上说,无论是否成年,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言行负有责任。但生活中,我们特别常用两个短语——“不得不···”和“你让我···”。“因为房贷,我不得不找工作”,“一个是妈,一个是媳妇,你让我怎么办?”这两个短语凸显了我们处理事情的无力,以及失控的人生状态。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总结了以下几个行动理由让我们试图在回避责任:

受说不清楚的力量驱使——为什么打扫房间?因为我不得不做

我们的个人情况,成长经历,自我形象——为什么喝酒?因为我是个酒鬼。

其他人的行为——为什么打孩子?因为他站到窗台上。

上级的命令——为什么欺骗顾客?因为老板让我这么做的。

同伴的压力——为什么吸烟?因为我的朋友都抽烟。

规章制度及政策——为什么要停我的职?因为学校规定,我必须这么做。

性别、年龄、社会角色等——为什么我必须做我讨厌的工作?因为我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

无法控制的冲动——为什吃巧克力?因为我太想吃了。

推卸责任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不再成为事情的主人,这会让我们减轻一些压力。可事件中,一旦意识不到自己是主人,你也就失去了对这个事情的控制。

4.习惯于发号施令。

许多人认为,作为父母,师长,我们的职责就是管教别人。现实中,我们可以提出要求和纪律,但永远不可能让一个人完全按照我们的期待生活。我也常常想出惩罚措施来教训我的学生,但如果我真那样做了,他们也很快会想出办法来对付我。而且这样长久下去,还会造成人与人的心灵隔阂。如果你想通过发号施令来表达的善心,那首先说明你认同“性恶论”,对方人性本恶,所以要通过管教命令来强行控制。恶意就这样产生了。

你的善心为何总是充满“恶意”

5.绝对化评论,忽视观察

“我从没见过你这么笨的学生。”“你这个懒惰的人又迟到了!”当我们说出这些话时,想一想,是他们人很笨,很懒,很自私,还是他们的行为很笨,很懒,很自私?

再比如“她长得真丑”,严格说,你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她对你没有什么吸引力”。这两句表达的内涵显然不一样,而绝对化评论正是想把二者混为一谈。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木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世界是动态的,而绝对化评论使用静态的语言。任何一种评论都应该基于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老林上周买手机花了5000块,这一件事并不能给老林定性为“他是个花钱大手大脚的人”。忽视观察到的具体情境,直接下绝对的结论,倒是轻松,但很容易给人带来“当头一棒”的委屈。

你的善意到底是真为ta好,还是只是看起来为ta好?好好地善心,就是因为这些,变成了最终的满满恶意。

最大的善意是帮助,最有效的帮助是倾听

你的善心为何总是充满“恶意”

让我们再回看被关在门外的老林:当别人遭遇不幸或苦恼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或表达感想。但问题是:通常,你提不出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在别人诉说的过程中,你说的那些“你应该···”可能只是“然并卵”。许多事情我们无法直接帮对方解决。《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为了倾听别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

1.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小水妈妈和小水的交流出现了困难。小水对她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

妈妈错误的接话方式是:我怎么不好好听了?你有什么要求你说。

妈妈的正确接话方式是:(试图体会女儿的需要)你感到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得到理解?

正确的原因在于妈妈的注意力放在了小水的感受和需要什么,而不是辩解自己没错。

2.给他人反馈

在别人倾诉的过程中,我们要表达的是: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而不是“你应该···”或“你不该···”。《非暴力沟通》建议使用疑问句。请体会以下四个问题的区别:

“你说的什么事?”和“上周我有两个晚上不在家,你说的是这件事吗?”

“你让我怎么做?”和“你是不是想让我帮你去和父母解释一下?”

3.保持关注

这一点最关键。过早提及自己的要求,我们就无法传达关心,甚至容易被看作应付。保持关注才能让沟通一直处在善意中。

一个母亲打来电话:“我的孩子无论我说什么,ta都不听啊!”

无用的回答方式:“心平气和地多沟通就好了。”(毫无意义的废话)

恶意的回答方式:“得好好教育教育,这将来哪行!”(暗讽家教失败,只会让这个母亲更惶恐)

正确的回答方式:“听起来,你很伤心,你希望找到和孩子沟通的办法。”(关注了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接下来,她可能会继续表达其他感受,比如“都是小时候爷爷奶奶宠的,我们再管不回来了”或者直接承认自己已经无能为力。我们继续把我们的理解反馈给她,并保持关注。最终,即使你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只要对方充分表达完了感受,你就已经帮助她解决了一多半的问题。上善若水,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善心的表达有个局限——我们无法给别人自己都没有的东西。当我们没有心情去关心别人时,说明自己也需要被关心。当自己也处在麻烦中,显然无法倾听别人,此时若还要去强行表达善心,那多半会转化成负能量。我们需要换一个安静的环境,平静下来,再回去。

一切的善意背后,都有一个善良的人格。善良的最终指向,大概就是接受不完美。愿我们在流转的时光里,都能够主动呵护自己,进而推己及人。宽恕世界,与命运和解。

你的善心为何总是充满“恶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