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说我们是同一个地方的人
最近公司需要招聘几位清洁工,而这些清洁大姐是不会在网上投简历或者看招聘信息的,都是一些熟人介绍,他们对薪资待遇十分清楚,在谈薪资的时候根本没法往下谈。而她们往往在进行甄别后,确实有能力高低之分,但是少一毛钱都是不肯的。好在,那种刁钻古怪的大姐毕竟还是少数,基本上不会过于造作提出许多不合理要求。
我们的应聘申请表单有两种,一种是精简版,只有一页纸两面表,另一种是精细版,包括封面一共有三页纸6面表。而清洁大姐的招聘中,从来只是用精简版,而有些连字都不会写,包括70后80后,与年纪无关。
就在没多久前,面试了两个清洁大姐,是我的老乡,然而我却不想说我们是同一个地方的人。我的那些亲戚肯定会说我不讲人情事故,没有思乡情怀。对家乡的人不重视。写到这里我就想起我那个读过高中的大伯父,他是那种自己写不出什么诗文,却看到别人念一句前人写的诗,会说一句“不劳而获的果实”的人。
我不想说我们是同一个地方的人,跟我的大伯父这一类小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也有关系,因为就那点墨水,就让他沾沾自喜了一辈子。
一般情况下招聘是绝对不跟候选人套近乎的,像这种老乡,根本没必要“相认”。他们会觉得有了这层关系,工资待遇肯定可以再多争取一些,而且获得工作毫无悬念。如果我脱口而出,我们是老乡,这句话说明我不是一个具备基本素养的HR。
这两个大姐果不其然也是通篇错别字的主,文化程度低,其实我面试过很多我们老家那边的人,大多数文化程度都不高,最高的一个是专升本的本科,而这种本科的含金量其实再行业内并没什么太高的认可度。而那个地方的人,出了名的人口基数大,一个县就能有五百万人口,像我这个还不想结婚的年纪,有些同辈已经有了三个小娃娃。还不是特别富裕。
虽说人口多,但是教育质量却是极差的,而庞大的人数中,好好接受教育的人所占的比例很小。大多数人,无论是老一辈还是年轻一辈,随处常常能听到的一句话是,读书没什么用的。这是一个很荒谬的论断,但也情有可原,那就是因为他们穷苦,所以一切没有带来切实利益的行为都是无用功,那些什么读书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的言语,我也不想再强调。
只是内心还是觉得略可悲的,对于我的老家,我确实没有一丁点感情。不仅仅因为从小到大没有怎么在那儿待过,也因为接触到的许多人都让我不想再接触那个地方的那一类人。
我只觉得那是个恶性循环的地方,因为贫穷而不愿读书。因为读书赚钱是一个非必然事件,读了书不一定能赚大钱,而不读书,去打工则能迅速地看到回报。这个看似浅显的道理,就像投资,投进去后有个时间差需要等回报,而贫穷的人们往往觉得再等一会儿,他们就快饿死了。而这个世界只要输出就会看到些许回报,所以他们更愿意在年轻体壮的时候出卖劳动力得到迅速得到回报。
大多数家庭都有重男轻女观念,我对自己的老家始终敬而远之,因为有些思维方式就像病毒一样会让人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