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备选迎新班九月主题作业奖励

秋游记|昆明黑龙潭公园|寻“秋”却变踏“青”

2023-09-10  本文已影响0人  自岛

      群里有个作业,题目是“八月桂花飘香”,想了一下该写点什么,只记得幼时在院子里,种着几棵桂花树,桂花满树时,如干净夜幕里的点点繁星,很是好看,桂花的香气甜腻、浓郁,很容易就能闻见。

      每当此时,母亲经常会寻一簇开的正盛的插在鬓角,我也会学着插着,满身的桂花香气。奶奶会用竹编的篮子带着我把桂花摘下来,满满一篮子,还会引来蜜蜂,她告诉我她要做桂花蜜,放在粥或饵块上,最是好吃。

      就这么想着想着,回味着奶奶做的桂花蜜的味道,兴致突然起来了,今天我一大早就翻看附近的游园攻略,看见黑龙潭公园有桂花的介绍。

同时也是为了完成作业,加强自己的写作训练。马上收拾一下,出发!


                                     昆明黑龙潭公园简介(摘自百度百科)

       黑龙潭,位于昆明市北郊龙泉山五老峰脚下,云南农业大学旁。黑龙潭内龙泉山,山脚下有两潭池水,一清一浊,面积共600平方米,相互连通但浊不变清,清不变浊,为一奇观。黑龙潭有“滇中第一古祠”之称。

        同时它还以唐梅、宋柏、元杉、明茶四绝(栽种于唐朝,宋朝,元朝和明朝的古树)而闻名,更有梅树林数亩,冬季赏梅的市民络绎不绝


黑龙潭公园南门

       在门口,问了保安可以不用买门票,与几年前来已是不同了。我抬头看到的便是古建筑的牌坊,金色的繁体字“黑龍潭”十分显眼,或是为了保留古迹,看上去有些“年久失修”的斑驳,苍绿的树木隐在其后,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好像在说那悠远的故事,久远的历史渊源。

      此时的阳光热烈,脖颈处微微出汗,看昆明这23℃的天气,又看这绿莹莹的的树木立在道路两旁,心里忐忑,我是否能寻到桂花。

龙潭介绍 

        先探的是著名“黑龙潭”,即深池“清水潭”,碧色的水如境,水下有见红色锦鲤群在悠闲地摇着尾巴,人走近了并不害怕;另是浅水池,又称“浑水潭”,确如其名,黄如泥泞,并不讨喜。

       中间有石桥隔开,据说围池石栏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近600年的历史,承载了多少人或急或慢的脚步,经历了多少春夏秋冬的雨露风霜,表面已浮起黑色的印记,些许破损已斑驳不堪,实在令人感叹。

      一阵风吹过来,不知是什么树的飞絮飘扬过来,落在这两潭之中,恍惚下雪般。这一幕,竟让我有些怔住了,时间仿佛静止,梦境般。有个路过的老人从我旁边走过,看我发痴的模样笑出了声,他或许是在笑我大惊小怪吧。

清水潭  碧绿如境 浑水潭  黄若泥泞

        沿着石坡往里走,我欢喜地看着这满眼的绿,总算体会到什么叫目不暇接,冲天的翠竹、盖天的树木、摇曳的各种花朵,连鸟鸣都是各式各样的,有叽叽喳喳,有呲呲,有像人弹舌一样的······

绿色的竹叶 红杜鹃 非洲菊?不太懂,友友可纠正 不知名的花,我叫它张牙舞爪花

       脑袋忽然被什么东西砸中了,“嘭”地一声闷响,我摸着被砸中的地方,不是鸟屎,只是轻微疼,低头寻那“罪魁祸首”,不由得笑了,原来是一颗小小的榛子静静地躺在草丛中,深棕色的表皮带着隐隐的光泽,低头去拾,手感沁凉,外壳很是坚硬,用手指随便搓“干净”就往嘴里送,大牙用力咬开,带着苦涩的微甜,并不是平日里吃到的味道。

“罪魁祸首”小榛果是也

       进入树林深处,人造的石阶蜿蜒向前,一旁的杂草长的肆意,很像一条白色的大蛇,正当我想着,身旁的草柯子里有悉数作响,我惊恐转头,不是“梦想成真”了吧。

       一只身形胖硕的灰色松鼠窜出来,又迅速地抱住一棵树的枝干上了树,消失在树影中,我的眼睛随着它矫健的身姿向上望去,这些苍天树木枝叶繁茂,用力地向上,凸显一种向死而生的威力。我想到身为人的一生,那样短暂,我们却总试图控制和占有那么多超过所需的人或事物,实在是愚蠢,人的肉身脆弱,生存、消亡不过都是一瞬间,为何都不能好好珍惜时光。

向死而生的树木

       一阵清脆的笛声将我思绪拉回,这笛声在这树林里欢快跳跃着,随着脚步渐进,在林间的人造亭子里,两个老人,一人吹笛,一人跟随唱着,唱歌的奶奶抬手打着节拍,有时停下,会低声讨论在哪个节拍该进,哪个节拍该出。我只愿把他们比作“神仙眷侣”,也不管会冒犯,执意如此。我小心翼翼走近,不愿打扰他们认真的模样,躲在树的后面,悄悄将他们录制了下来,我发给云先生说,我们老了以后也能这个样子么?云先生回答,应该是的。

      看过很多老人,晚年身体的衰落,无法吞咽正常食物,时常说身体无力且疼痛,进出医院已是常事;还有独自生活在养老院里,与老朋友相约打麻将或唱歌,吃食虽有减少,但神采奕奕,面对身体疼痛时,只是淡淡说到,都活到这把岁数了,也够了。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状态。我没有到达这个年纪,我无法判定他们的心态,是虚弱?是恐惧?但是我始终明白,如果在年轻时不增加自己内心内核的密度和强度,是无法与时间抗衡的,也无法面对肉身的衰败,这也是我为何执意找那桂花,只为训练自己。

“神仙眷侣”

      最终,我还是找到了桂花树,不过已无桂花,早已干枯的桂花有气无力地挂在枝头。“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心里是有一丝可惜的,但有闻见那桂花的香气,幽幽的传入鼻腔,不知是不是有些魔怔了,或许连它也听见了我内心的期盼吧。

      当内心在恳切地寻求时,也会得到回应,我这么安慰自己。

凋零的桂花

       寻“秋”却变踏“青”,昆明“四季如春”的美誉今天总算是领略到了,我却很感恩这次秋游,无论什么事情都值得我们去认真探索和对待,带给自己的内心将会是丰盈,这是多么特别的奇遇。

听说这里春天看杜鹃,冬天赏梅更佳,会再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