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读书青春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2017-07-07  本文已影响559人  邓喵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

不觉已在大学呆了一年。

一年时光,对大学的种种期待没实现多少,新鲜感倒是消失了一大半。犹记当初,懵懂的高中对大学的幻想多么美好——

研习专业,力争术业有专攻;开拓视野,涉猎古今中外典籍;寻志同道合之友,觅高山流水知音;也享一晌清欢,闲时一路欢歌……

总之想象里的大学,是目标明确,自律勤奋;是博览群书,精神充实;是友人相伴,共同奋斗;是兴趣广泛,无忧无虑……

然而除却汗水与欢笑,整个大一终究逃不过青春的常客——“迷茫”。这种“迷茫”的症状通常表现如下:

上课时周围同学的心不在焉令人困惑不已;下课后突然多出的大把时光令人无所适从;周末的闲暇在逛遍周围景点后,似乎只剩下懒觉与懒觉;原以为能与朋友敞开心扉畅谈理想,却无奈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见得能理解你的情感诉求。

于是闲散,于是习惯,于是日复一日,于是梦想渐渐尘封心底,不再提起。

心底有个声音常常在问,我来读大学,到底是读什么?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前天读完了这本《不要等到毕业以后》,我对大学有了一些认识,并且准备消灭迷茫,付诸行动。

一开始看到书名,觉得这也许是一本励志鸡汤书。然而翻开后,我看到的不是词藻华丽、光说不做的满腔鸡血,而是从57条中肯的人生成长建议出发,辅以相应的实操训练,通过10位同学的真实经历分享和40本好书推荐来引导我们寻找方向的书。

虽说不是句句金玉良言,但对我这个普通的大学生来说,算是颇具指导意义。也就是说,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指了道,还为我们该怎么走给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建议。

这本书我的启发不少,我想与大家分享“读大学,应该读什么”中我认为很重要的三点——

专业课,独立思考,碎片时间利用
你了解你的专业吗?

一、专业课——你了解自己的专业吗

专业课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我们大学学习的首要内容。

专业不等于爱好,也不等于毕业证。所谓专业,就是不管你喜不喜欢它,都必须经过大量的专业训练成为“专”才,然后靠“它”就业。——书摘

如书中所说,专业不等于爱好。我们经常会以这门专业选修课没有用为由,不好好学习甚至逃避它,美其名曰花要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然而我们没有想过光谈喜欢不喜欢只不过是主观判断,可是知不知道专业课程性质、了不了解专业体系这些客观因素就另当别论了。

大一过去,我对自己专业课程的最大感受就是“杂”。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实在有限,自己在课下往往也无法进行系统学习。不了解自己的专业主线是什么,有哪些分支,将来有哪些职业可以选择等。

有人会说,毕业了也不一定会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没错,这是事实。可是每一个行业都会有其相对应的专业领域,即使大学的专业用不上,但是系统学习一门专业的方法总是会用上的。所以不管喜不喜欢,专业课都要好好学。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想要学好一个专业,首先要深入了解它。问题是,很多同学想是想了解自己的专业课,无奈不知道方法。于是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如何了解自己的专业,如下图: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专业

关于了解自己的专业,表格里面的内容和建议供我们参考,全部做完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不过相信做完后,我们能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专业知识?关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作者提出了三个概念,我总结如下:

元知识——用于构建解决问题的专业体系的一种深度思考力
硬知识——每个学科知识体系里需要大量记忆的知识点
软知识——需要不断训练的流程

这些知识相辅相成,了解了它们的工作机理,我们就可以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作者在书中作了详细具体的展开,在此我不赘述。至于在大学专业课程中怎么具体运用这些知识,作者也做出了说明,如下图。希望这些能让你掌握有关专业知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知识背后的知识

二、独立思考——学会自学才算读过大学

陈寅恪说过,希望青年都能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们都知道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可是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比获得文凭更困难。对此,对于总是需要学习各种知识的大学生,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尝试从自学开始。

你会自主学习吗

这里说的自学不是上课不跟随老师节奏,自己课下琢磨课程内容,而且在老师讲课基础上做课外延伸,这个延伸可以是你所学的专业课程,也可以是下文将提到的“共性知识”。自学不仅需要自觉,还要有相应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需要对不同知识分类,用不同的对策和方法。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即知识可以分为共性的知识、思考的方法、通用的能力三类。以下是我的总结。

                    ——分类&对策——

共性的知识——大部分工作都要借助营销、传播、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历史等知识,这些知识可称为共性的知识。                                            对策:这些知识在大学里没有多大的机会实践,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和笔记积累,争取在未来的工作中加以运用。(作者在这本书中推荐了很多相关书籍)
思考的方法——有了一些知识储备不一定代表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的方法”就是要求你在面对新问题时能提出合理行动的对策。                            对策:对于没有研究过的区域,可以采用“分析背景→找准问题→提出对策→建立行动→效果评估”的套路。书中给出了关于这个模型的具体事例,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通用的能力——对应大学里的通识课程。比如英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等用于学习的工具。                对策:可以尝试用碎片时间学习

以上就是独立思考培养自学能力的知识分类和对策。在此我想着重提一下第三点对策,也是最后一点——用碎片时间学习。

时间都去哪儿了?

三、碎片时间利用——为什么有些人学习效率高

在大学里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也是一门必修课。如果说专业知识需要我们用完整的时间慢慢“磨”,那么碎片时间完全可以拿来充实自我或,用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们常常会感到时间不够用,计划的事情完不成。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大学里的碎片时间,经常会有这种时间:一二节课没有课多出来的时间,中午吃完饭回到寝室后午觉前的十几二十分钟,食堂排队,候车的五分钟等等……

而我们通常是如何对待它们的呢?一二节课不上课的我们可能会睡到八九点钟,养成了睡懒觉的坏习惯;午觉前的时间可能会浪费在刷微博和王者农药上;至于说排队候车这种时间可能就耗在QQ和微信上了,更谈不上利用了。

有的同学会说,我也想过利用这些时间,可是像三五分钟这种时间太零碎了,有时就会不自觉的点开手机上的娱乐软件。我控制不住我自己啊。

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控制不住自己是因为没有觉得这几分钟有多大用。可是我们不应该小瞧这三五分钟。用我们很熟悉的一个算法来算一算三五分钟的积累效应:一天五分钟,一个月一百五十分钟,一年就是一千八百分钟。

你可能会说,道理我都懂,这讲的不就是积少成多嘛。

是的。很多事情都是积少成多的过程。比如说学英语、学吉他、阅读和写作、坚持锻炼……我就不一一列举。作者用了一个巧妙的方法,那就是把碎片时间按场合和长短分类,并写下它们的用处,列成表格。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下次碰到这种情境,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一目了然。表格样本如下图。

尝试一下分配你的碎片时间

可以先在脑海里想一下积少成多的事项,比如说看几本书、背多少个单词、学会几首曲子、瘦多少斤等,想完之后不妨现在就拿起笔将这个表格填起来,并在下一个学期付诸行动。完成一个碎片时间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比如说小礼物什么的。养成习惯后,效率自然会高很多。

最后,也不要忘了适当放松

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了。但是除此之外这本书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这只是一小部分。

比如说社团和实践这一章说到了“我该加入各种社团吗?在社团里感觉学不到东西?社团占据太多时间怎么办?”等问题。

再比如说有一章讲了友情和爱情。“大学里应不应该谈恋爱?我该如何和同学相处?大学生如何经营自己的人脉?”

除此之外,本书还在考研和就业、求职和创业、生活和习惯、个人和社会、天性和信仰、成长和反复等方面做了详细具体的说明。并且作者在书中推荐了涉及历史、哲学、心理学、小说等各个领域的四十本书。推荐有兴趣的同学看一下这本《不要等到毕业以后》,我们共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