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级第30期黄俊云持续分享第84天2021-11

2021-11-15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个读书者

约练收获,第二周,第一次

      今天,我以观察者的身份参加了约练,咨询老师几乎没有说多少话,只是用抱持地态度陪伴着来访者,尊重她,相信她,倾听她,偶尔提一两个问题,给来访者全然的接纳,让我看到了一场真正的焦点咨询。

      让我第一次相信来访者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每个人都是带走解决方案来的,要真正做到相信,不急不慢地陪伴其实真地很难,需要多少时间和功底呢?同时,我也在反思我和孩子相处的过程,我能这样相信孩子吗?

        但是,很多抑郁的孩子在体验过很多咨询后,都表达了因为咨询师不能给出有效的建议吗,只是在那里听他们说,让他们觉得除了情绪好转并没有其他的作用,所以,不愿意再继续,我也看到一些孩子非常努力后发现,自己还是原来的状态,变得非常绝望,甚至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也看到孩子因为咨询师的一个建议,离开了绝望的状态,开始有了行动。

        所以,如何能分清楚,到底来访者需要帮助还是不需要帮助,这其实是一个难点,就像我陪伴孩子的过程,什么时候该让孩子自己行动?什么时候我应该参与进去?这个点把握其实是有难度的。

      就比如我孩子写作业的问题,一年时间,我完全没有参与的结果是孩子越来越无力,越来颓废,如果在问题出现一开始,我就有能力参与,就像孩子当时的考试焦虑,躯体症状,都是可以缓解的,可是,我没有能力参与,然后我让孩子自己处理,结果孩子的状态越来越差,7月份我再次尝试参与到孩子写作业的问题中,孩子和我的关系没有破坏,孩子的状态反而有些好转。

      写到这里,我明白了,孩子写作业的问题, 他确实自己没有办法解决,如果要等待他自己解决的话,那么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3年、5年,也不是没有,只是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很难,我如何做到既参与,又不过度参与,处理帮助孩子改变,却不期待改变发生的矛盾,是我最大的挑战。

      其实,只是相信相信的力量,什么都不行动,接受孩子最差的后果,这件事做起来并不难,我能做到,难的是,如何既要行动,又不被挫败感影响,又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的影响,有能力在孩子情绪波动的时候接住孩子,原来我在做最难的事情,所以,才会这么不稳定。

      回忆整个过程,在我的陪伴下孩子还是有改变的,虽然很慢,但是有改变,我想退回去,想完全不行动,是因为我不喜欢自己不稳定的状态,我对自己不够自信罢了,相信孩子也要相信孩子能够承受一定的挑战和痛苦,相信孩子也要相信自己,我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有更多的成长。

        我现在需要修炼的是,自己能更好的应对挫败情绪, 能更好的理解孩子的反复 ,能更好的去觉察自己,这段时间总觉得自己的觉察能力在变弱,要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做到真正去支持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