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一小时内读完一本书

2020-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德平说

最近翻阅了一本经典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我学到了快速阅读的方法。

书中提到的检视阅读,就是在规定时间内,比如1个小时之内,读完一本书。

1.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分为两个步骤,系统化略读和粗浅的阅读。

系统化略读

系统化略读,就是在5分钟到1小时内,快速地完成阅读。

该步骤的目的有两个,首先是找出本书的主题和基本架构,其次,判断是否对本书开展粗浅的阅读。

为找出书籍的基本架构,阅读的主要内容是书名、序言、目录和部分重点篇章。

若采用思维导图工具,在系统化略读中,你能画出导图中一级标题了,还有部分二级标题。

粗浅的阅读

粗浅的阅读,是从头到尾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和思索。

在阅读过程中,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或停下来思索良久,是我常犯的毛病。

书中给出一个解决办法,我觉得还挺实用,用手指指着章节段落阅读,同时让手指的速度快于眼睛的速度。经过这样的训练,你阅读速度会越来越快,或许有朝一日,还能做到一目十行。

之前在读书会,有听伙伴分享过《超级快速阅读》,也讲到过这个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重新阅读到这个方法,算是再次复习了。

经过该步骤的阅读,对应到思维导图中,二级标题和三级标题都应有了。

如果每天有阅读1个小时,1周内完成一本实用书籍的检视阅读,绝对没问题。

附上我画的本书的思维导图

2.感想

这本书不愧是畅销几十年的经典书籍,对于阅读方法,讲得非常系统。

它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只有学会基础层次的阅读,才能掌握更高层次的阅读。若未经过阅读训练,基本停留在基础阅读层次,即能识文断字,理解文章。

检视阅读是一种快速阅读方法,特别适合阅读实用类书籍,它能快速地抓住一本书的重点,同时决定是否继续阅读。

分析阅读是优质、全盘的阅读,只有少数书籍值得这么做,如国学经典,《论语》和《道德经》,还有西方名著,如《理想国》和《国富论》。

主题阅读是对某一主题的书籍,进行系统的阅读,最高层次的阅读,按我理解,能做到这一步的人,几乎成为该主题领域的专家了。

3.启发

读一本书的旅程

读一本书的旅程,是与书籍的数次见面。

第一次初见时,系统化略读,有个大概的了解;第二次见,粗浅地阅读,能把握重点了;第三次见,分析阅读,深入交流,有全方位的理解;第四次见,主题阅读,能说出本书与其他同主题书籍的差别与关联,更系统化地理解。

避免藏书过多

可用检视阅读的方法清理书籍库存,特别是系统化略读的方法,快速过一遍,清理当前不太需要的书籍。

再购买书籍时,去书店买,先做系统化略读,再决定是否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