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应该尽可能简单,但不应过于简单

2024-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千鸟格

听到查理的第四讲,引用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并举例示范,某个乡村老师在每次写圆周率的时候,都简写成3,可想而知,简单也不能简化成这样,假如按照复利的计算,这种约等于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会造成多么大的误差!

今天依旧是探索的一天,于是又回想到2018,那时候还是菜鸟一个,就被委任了其他人也没有负责的工作,现在想来,是否这种工作交给新人也是一石二鸟呢?做成了新人勇于探索,做不成新人本就是菜鸟,所不同的是,这次是我自己主动探索。

昨晚睡觉的时候想到,我目前探索的这些,都属于术的层面,在平台的大机会下增色添香,而假如抽离了这个平台,这些调味料只会晓得没有内容,但是无论如何,我还在学习,还在探索,那就意味着我离正确的方向不远了,恰如今天看到的,假如每天没有失败几次的话,那一定说明我在偷懒,只要尝试,就会有失败的可能,而失败中蕴含着成功的可能,和足够多的人交流交往,会明确自身边界,失败过足够多次,会明确成功的框架!

今早突然意识到,心态越发放松的原因,从学生时代就很容易一惊一乍,尤其是每次听到要检查作业,而我正好没有做作业的时候,及至工作,那种一惊一乍的反应贯彻到听到要求立刻就要给出结果,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当被一种紧张感包围,而无暇思考时,那么所有的工作都只能沦为形式上的重复。

昨晚,在接到要求后,我先回复,然后卸下了心头的紧迫感,以至于都要把这件工作抛诸脑后了,及至负责人来催,才意识到还有这事,但是工作本身很简单,三下五除二就能搞定,只是今早交付的时候才看到明显的错误,同样的数据原样复制了两回。

一瞬间有点窘迫,竟然犯这种低级错误,并且下意识的想要解释,手误啦,昨晚没看清啦之类的……但是理智将我拉了回来,简单回复,已修改。

回顾这件事的时候,下意识的解释其实就是想撇清责任,也是一种没担当的表现,于是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很习惯帅锅吧,就这件事而言,失误确实是从我手上发出的,那么解释求宽恕的心理在工作中也没有必要了,这种行为也是一种情绪化,更注重情绪价值,而模糊了主要矛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