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他们是跟不上时代,所以你更要多帮忙
前几天公司的船员叔叔让我帮忙订张从科威特回国的机票,我想都没想果断定了物美价廉的阿提哈德航空,一天后拿到英文机票的他面露难色,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问我能不能改成国航的。
起初我以为是对外国航空没信心,就安利了一下舒适度爆棚的阿提哈德。后来我才知道,他并非是出于安全的担忧,而是碍于英文水平有限,对外国人惧怕。
他很为难的说,“我不会英文,怕走丢”。
我先是耐心地把英文机票上的信息全部翻译成中文给他,又详细讲解巴林机场的路线,甚至连飞行中空姐要向他问的问题都给他一一列举做成攻略。
但即使这样,就在临出发的三天前,他还是打电话给经理,请求退票换国航。
打折机票换起来要赔进去很多钱,再加上补国航的价格,完全等于两张机票的费用了。我以为经理不可能同意,没想到他马上点头,还说“上了年纪,不容易”。
那一刻,他在我心里难得的偶闪光辉。
说起我妈,一直以来在我心里她很全能,上能横刀立马,下可下海捞金,抽空还能研究些神仙方术。我曾以为她无所不能,但不知道是哪一年,突然的就发现她其实弱小得很,甚至到了需要我保护的年纪。
我逐渐感受到,自己越是变得强大,我妈越显得无力。
曾经刀枪不入的小坦克女战士, 被时间的脚步落远,慢慢竟变得手无缚鸡之力。
我知道,其实她不是退步了,只是走慢了。她对电子产品有莫名的抵触心理,玩不转智能手机,很多功能对于她来说形同虚设。
她不会用一切自动售票机,在按钮面前无所适从。
她害怕一个人离开熟悉的城市,在陌生的方寸步难行,怕被坏人骗,担心迷路。
我不清楚究竟哪个岁数是一个分水岭,让一代人集体落后。
从中年到老年之间的衰老不单是身体机能的下降,更多的是对新事物的抗拒。他们惧怕新知识的摄入,接受能力每况愈下。
于是从如日中天的时期急转直下,这种落差让他们恐慌和对自己失望。
我很怕我妈在无能为力的事物面前,说“人老了,不中用了”,那一刻真的让人心疼。有时候想带她去更大的世界看没看过的风景,见没见过的东西。但每每这时,又担心她在新事物前面露怯色。
曾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他们,在认清自己已经是拖生产力后腿的现状时,会有多失落。
我不喜欢说他们被时代淘汰了,因为我所见的六零五零后的他们,并没有一刻放弃前进。就像在比赛场,他们不过是速度慢了些,资质平庸了点。这不意味着,新世界已经将他们排斥在外。
也有很多人拿他们跳广场舞来取笑,说尽了难听的话,什么群魔乱舞,什么张牙舞爪。每每听到这些,我都想一个打耳光招呼过去。
我见过这样的场面。在城市的中心广场,一边是跳《小苹果》的大妈们,一边是跳不知道什么鬼畜音乐的街舞小青年,路过的一对小两口对大妈们指指点点,我还从其中听到有人说“伤风败俗”,紧接着就挤去街舞那边趋之若鹜。
我和我妈坐在旁边的石凳上,我问她,“妈,你觉得那边街舞跳得好,还是广场舞这边好?”
“都行,都挺好。广场舞强身健体,你看前面领舞那’孔雀’姿势摆得也挺好的。街舞我也挺爱看,挺帅气的。咔咔咔……”她一边咔咔一边偷摸比划机械舞。
“那你怎么不去跟着跳?”
“小孩不添我,我动作也不协调,一跳舞像跳马猴。”我妈的可爱之处在于贬低自己的时候也毫不留情,绝不手软。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社会现在变得畸形,长辈们可以夸奖年轻人的穿衣打扮、说话方式、处世态度,但反过来就不行。
每代人受的教育不同,成长的环境也不一样,怎么就能凭简单的“我们年轻人不喜欢”,就评论别人的爱好和审美。对于美的评判谁说就一定由年轻人规定准则?
就拿跳舞来说,都是运动,广场舞碍你什么事?还有人吵吵看一眼就辣眼睛,我看这样人你都多余长眼睛。
广场舞怎么了,正经难度系数挺高呢好不好。
我无心说教,我对他们只是多了一点感同身受。年纪在长,时间马不停蹄往前赶,从来都不带喘口气歇一会的。总有一天跟不上时代的也会是我们每一个人啊。
我们也会有年过五十的时候,二三十年后,唱KTV、打DOTA也会被二零三零后嘲笑。我们在新一批的所谓的更新人群面前,跟当初讽刺过的楼下老头下象棋般别无二样。
现在看不惯的每一个父辈们跟不上时代的做派,轮回之后都会成为我们的标志,总有一天“落后”这个标签也会被我们所继承。
我今年二十又余很多,真心希望大家对年长者多一点耐心和理解,就像小时候长辈曾带我们认识世界时的态度。
每次爸妈出门旅行的时候,我都默默祈祷当他们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能遇到好心人。所以我也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像他们一样年纪的陌生人,我帮他们买地铁票,在地图上帮他们标记换乘点,热心地翻译,殷勤地带路。这确是我应该做的,每一个具备这样能力的人都必须尽己所能。
没错,他们是跟不上时代了,所以你更需要多帮忙。
愿他们可以被世界温柔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