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二字并不像看上去那样,关注该关注的,做该做的
在头条更新文章那么多天,对头条的关注也是最多的。一个是为了看自己文章的阅读量是多少,另外一个还是看看有什么感兴趣的文章可以看看,要是有干货文刚好我需要的就更好了。
看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是不是新媒体文章的标题的写作方式都差不多,什么简单几步啦、这样做最简单啦、轻易爆款差这么几步啦等等。
不可否认,这样的标题是够吸引人的,我这样学习写作的人自然很难免俗。
按这样的套路,结合自己的思考,我觉得就好像开门最生意,吸引顾客无可厚非,但顾客进来以后呢?
要么,进来看看,招牌晃眼,等看清楚了,没什么意思,草草逛逛,走人;
要么,进是进来了,感觉怎么招牌那么大,进来的东西瞧不见呢?空壳子一个,看都懒得看,要不没得看,无奈走人;
要么,进来了,招牌上写的和店里的东西不对版,完全是忽悠,气愤走人;
最后,终于看见好东西了,发现要拿走没那么简单,不仅仅是给钱那么简单,一时半会儿没弄明白,走了又回来,恍然大悟,苦笑走人。
相信前面三种情况的大家都明白,就不说明了。说说这最后一种情况,怎么会进店看见好东西了,还拿不走呢?又为什么恍然大悟,苦笑走人呢?
文章标题写得好,文章内容也写的对应题目,没有什么忽悠成分,而且干货满满,好东西多。总会给人以找到宝的感觉,不禁要多停留一会儿,有些人甚至收藏、转发、记笔记等等。
拿不走怎么回事呢?
文章是好文章,什么前因后果,利弊得失,操作步骤都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想过没有,标题说的这样做最简单,这样做最容易,只有这样做才是捷径的方法论背后的逻辑基础是什么?!
哦,对了,标题常常还看见“什么什么小白”字样。
逻辑基础在于,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才能使用和学习运用文章里面的方法。捷径也仅仅等你所有的准备做好了,脑筋思考习惯的熟练程度和手上有了一定的熟练程度,然后再根据文章介绍的方法来操作才有可能成功。
有句诗这样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到了,看见的、学到的、体会到的,才会觉得简单,上手容易,效率很高。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可以有所建树。不然呢?
这就是拿不走的真正奥义。
走了又回来,然后苦笑走开怎么回事呢?
最近有个游戏宣传得比较火,名叫什么《幻想三国》。人家宣传语说的是:“装备等级不需要肝,无损继承!”
这个好,新人来了,各种装备、等级、技能一键更换,马上接场上,好畅快!
现实中的技能可以吗?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学完了进入职场不会再记得学了什么,而真正存留下来的是,学会学习的技能。
头条文章千千万,人的性格、习惯、天赋,能够适应什么样的学习模式都能在其中找到对应的东西和干货。照着按部就班就好了,怎么会苦笑呢?
无奈就无奈在“容易”、“简单”这么几个字。现在的生活节奏那么快,人们已经习惯了什么都得快。
早上上班吃早点,塑料袋装着一边走一边吃,快;
坐在公交车、地铁上,手机拿出来看看,表面上是方便,实际上还是快;
每天的任务必须电脑处理,完了电邮,要是打印出来交不是不可以,要领导看完以后再交,打印出来只是方便存档,一个字:“快”;
下班回家,累得不想动了,点个外卖吃完睡觉,快!
人靠脑子、靠双手吃饭的技能又不可能一蹴而就,马上现蒸热卖。总得一点点来,学完了还要实践,实践完了形成经验保存下来,再和其他知识和经验形成一套知识体系。日后构建出来一套个人风格,知识学习网络和框架。对适应自己的领域添砖加瓦。
一天能记住的东西本来有限,而且还要尽力对抗遗忘。生活节奏那么快,大部分时间都在奔跑,习惯了以后怎么能慢下来呢?
久而久之,人们开始喜欢上了走捷径,捷径不是不好,提高效率什么方法都得用,但底层的能力却需要慢慢来,完全掌握,熟练御用以后,效率才提得起来。
这好像形成了一个矛盾,一个悖论,却吸引着无数人。
结果可想而知,看看有用就想拿来用,上手一看完全不适应,要么就是完全产生不了想象中的效果,不知道哪里不对又回去看看,确认了是每一步,甚至每一个字都记得清楚;再操作一段时间以后,还是停留在原地。失去了耐心,转念一想,才明白“路得一步一步走,饭得一口一口吃”的道理,恍然间大悟。二选一,坚持还是放弃,大多数人选择了放弃,无奈走开。
很少人有闲情逸致,有的只是有问题,要快速解决问题,产生价值。
在现实中就是,最好一篇文章写出来马上爆款,然后收入过千,最好过万,走上人生巅峰。
客观环境的无奈逼迫着人们快速朝前走,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在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努力奔跑,外人看来才是停留在原地,何其辛苦!
浮躁是必然的,追求捷径也情有可原。但产生结果需要清醒认识和对待。
上面讲的并不是反对标题该怎么写,毕竟我也是写文章的那个人,不可能倒自己的招牌。再大的咖也需要吃饭,吸引流量才有可能变现。
我想讲的是,看见此类的标题,关注的点一定不能混淆。
作者的愿望是好的,是想带来有价值的东西给大家分享。读文章的目的是吸收养分,学习方法,或者帮助自己思考。
至于吸引人的那部分标题,在打开文章的那一刻就完成任务了。毕竟,读到了,学成了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虽不敢说端正态度,摆正心态。最起码琢磨透了,选那个适合自己的,也不枉关注头条,寻找方法,少走弯路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