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梦了,你的女儿这辈子也不可能嫁得好
春节是一年中最喜庆的节日,也是一年中全家人坐在一起最能互相揭伤疤的日子,在叙述这件事之前,我非常鼓励所有的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看春晚歌曲《是妈妈是女儿》,这首歌太深入人心,将母女之间细微的情感描述的太真切,微博热搜也是:是妈妈是女儿听哭了,两位歌手也将这份情感唱的太动容。
这时好友给我发了一个信息:
我很想问问我朋友圈那些晒公婆晒老公转账的女人,如何维护的家庭关系,我很想学学
看完她的信息我马上回复:
替我也问一句,人家婆婆好几万的压岁钱说收就收,咱连虚话都不敢接一句
很快我就发现好友的情绪不对了,再我关心的问候下得知,她的妈妈又开始疯狂催婚,仿佛她能嫁出去肯定会比现在过得好。
不知道:到了年纪就必须马上结婚生子,这个奇怪的定律什么时候能从长辈的脑海中剔除,也许20后吧,但是能挺到一代代结婚生子的人,是否也会觉得,结婚是人生到了年纪就应该做的事情。
跨过30岁的大门,未婚、单身仿佛有罪恶一样,父母亲戚也仿佛除了逼婚没有别的话题可以聊,而且他们都会有这样一套理论:
你不结婚怎么办?
结婚就好了,都30的人了,有人要就不错了
结了婚就有自己的家,你现在这样没车没房能干嘛?
在老一辈的思维里,结婚就等于有车有房有孩子,但是为什么会有呢?他们不明白,只知道在他们仅有的熟人范围内,很多别人家的闺女不仅自己嫁得好,还能给娘家买车买房,照顾娘家。
事实上并非如此,现在的社会男人比女人更现实,婚后不如意带来的矛盾远远大于单身可以预见的任何风险。
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父母都会错误的认为,随便给闺女按一个男人作为结婚对象,结婚了就会过得比较好。
也许真能遇见条件不错的,但是婚后会受制于人,或者婚后依然捉襟见肘,反而在婚姻中承担更多责任的女儿变得更加拮据。
想要女儿嫁得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实好友的质问也是很多已婚后女人的疑问,为何人家的丈夫婆婆有钱还有情,自己老公家的人防备自己和防盗贼一样。
说到底无非三个原因:
其一 不关心孩子成长的转变时刻
我至今不能苟同生女儿就能轻松的想法,既然为了轻松为什么要生孩子呢?难道不是为了延续自己爱情的结晶,守护她呵护她吗?
这样的想法就让很多女孩从小被培养的不值钱,家里有好的先紧着男孩子,或者除了日常学校的活动,孩子之间关心的任何话题和活动父母都不参与不支持。除了学习,其他事情面谈。
久而久之孩子内心变得敏感,她觉得自己不配享受更好的生活,成为别人的附属品。因为父母无法给予的,她就只能变成小跟班,谁能让自己稍微接近一点喜爱的东西,谁就是自己的领头。
第二:无法成为孩子坚强的助推器
那些但凡嫁得好,或者自己优秀的女孩都有强大的氛围感,那就是“贵气”这种贵气是父母给的底气,父母会在女孩成长的各个阶段给予精神和物质的照顾,让孩子从小就觉得“这些东西本来就是让我来享受的”
这并不是说要娇惯孩子,而是让孩子知道任何时刻都有父母在身后撑腰,要什么东西,只要能培养气质、开阔视野,就积极鼓励孩子多参与多长见识。
这样的孩子从小到大都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在遇到任何事情会积极和父母商量,因为父母就是自己的助推器,只要有理想,父母都会参与并给予帮助。
第三:除了学习,孩子也需要提高情商
学习好是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但是并非学习好就是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绝对准则,而是要给孩子培养一个高情商的脑子,让她懂得与人相处。
记得小时候,很多女孩但凡和男孩在路上见面打招呼,父母就觉得发生了天大的事情,这样导致孩子从小不敢与人交往,父母只会盯着学习,除了学习和任何异性、以及学习不是很出众的同学有来往,都是错误的。
慢慢砍掉孩子积极交友的心态,封闭内心。
但是很多家长并不知道,他们只是看到别人的女儿嫁得好,别人的闺女结婚后日子就好了,并不知道自己身为父母除了指责就是索取,只会培养出躲避阳光的孩子,甚至有些女孩为了跳出原生家庭的坑,着急找个人结婚,落入婚姻的坑,婚后生活不幸依然被数落,不如别人。
如果只会指责和索取,不做筛选就以年纪命令孩子到年纪就应该结婚,很抱歉,这辈子你的女儿都不可能嫁得好。
婚姻的本质依然是情感,情感的结合需要多种因素,情感的维系也需要不断调整方向,婚姻并非是安全的避风港,也有可能是驶向大海的一叶扁舟。
想要孩子嫁得好,不要带着私心,而是无限的支持和正确的引领,人生是自己的,无需任何定义,希望所有人共勉。